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背部经络穴位

2023-09-28 来源:好兔宠物网

背部穴位及其主治症状:。1. 背部穴位包括肺俞、肾俞、肝俞、心俞、脾俞、大肠俞、膀胱俞、胆俞、小肠俞、胃俞等几十个穴位。2. 背部穴位可以治疗与其相应的脏腑病症,也可以治疗与五脏相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3. 常用的背部穴位包括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等。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背部正中脊柱两侧是什么穴位

1、背部正中脊柱两侧是什么穴位

人体背部的正中为督脉,督脉的两侧均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通过捏脊疗法,可以疏通经络,达到调整脏腑的作用。

2、按摩督脉有什么功效

为加强疗效,在挟提到与病情相关的背俞穴上时,可加重挟提力量,并用力向上提捏一次。《肘后备急方·治卒腹痛方》:“粘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本法有调整阴阳,通理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等作用。常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及小儿疳积,感冒,发烧等症状。

3、督脉有哪些分支

3.1、第一支,与冲、任二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在尾骨端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的脉气会合,贯脊,属肾。

3.2、第二支,从小腹直上贯脐,向上贯心,至咽喉与冲、任二脉相会合,到下颌部,环绕口唇,至两目下。

3.3、第三支,与足太阳膀胱经同起子眼内角,上行至前额,于巅顶交会,人络于脑,再别出下项,沿肩胛骨内,脊柱两旁,到达腰中,进入脊柱两侧的肌肉,与肾脏相联络。

1、大椎穴。取穴时正坐低头,大椎穴位于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大椎穴的主治疾病为:幼儿体质虚弱、哮喘、颈酸疼、肩部酸痛、手臂疼痛、手臂麻痹等。

2、陶道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疾病:头痛项强,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胸痛,脊背酸痛,疟疾,癫狂,角弓反张。

3、身柱穴。位于人体身柱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疾病:身热头痛,咳嗽,气喘,惊厥,癫狂痫证,腰脊强痛,疔疮发背。

4、神道穴。人体神道穴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疾病:心痛,惊悸,怔忡,失眠健忘,中风不语,癫痫,腰脊强,肩背痛,咳嗽,气喘。

5、灵台穴。灵台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疾病:咳嗽,气喘,项强,脊痛,身热,疔疮。

1、在找脊椎部的穴道时,数凸骨就可发现穴道,不过,并不需总是都从最上面颈椎的凸骨开始数起。

2、头往前低下时,脖子后面所露出的一块骨,就是第七颈椎骨。而第七颈椎骨下面的一个背骨突出处,即是第一胸椎骨。

3、若以线连结左右两边肩胛骨的下端,正好是第七胸椎骨和第八胸椎骨间的突起处。

4、腰的左右边有极突出的“髂骨”(为髋骨最上部),而连接其左右侧上端之线,则为第四腰椎棘突之突起处,这也是系腰带的位置。

5、脊椎上及旁边的人体穴位是非常丰富的,且布满了被广泛用于疾病治疗的穴道,对于任何想致力于人体穴位疗法的爱好者来说,掌握好“脊柱旁取穴窍门”都是大有裨益的。

6、脊柱穴位的定位技巧:一椎大抒二风门;三椎肺俞四厥阴;心五督六七隔俞;八椎胰俞紧相跟;九肝十胆仔细寻;十一脾俞十二胃;腰一三焦腰二肾;腰三气海腰四大(肠);腰五椎下关元镇;小肠膀胱骶骨找;中膂白环椎尾沉。

常按哪些穴位可以获益一生?

人身上一共有三百多个穴位,但最关键的也就是几个,对这些关键的穴位进行按压,就能解决我们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甚至还可以立竿见影解除病痛,不用吃药打针就行。

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人体中最关键的八个穴位,如果你学会按压这些穴位,保证你终身受益。

一、按摩天宗穴可以缓解肩颈酸痛:

很多上班族尤其是坐在办公桌前打字的上班族,不是脖子酸痛就是肩胛僵硬,长期困扰着大家,叫人不胜其烦,工作都没有了兴致。

按摩天宗穴可以摆脱这个烦恼,摆脱颈部肩部疼痛困扰。

天宗穴位在上背部,具体位置在肩胛骨的,上半身直立,用你的左手轻轻地贴在右肩中间位置,当你手指自然垂直的时候,中指指尖碰到的那个点就是我们要找的天宗穴。

不过这个穴位我们自己是按不到的,那就只能请家人和朋友来完成。让朋友站在你背后反复按压,每次十分钟,每天两次,效果很好。

二、按压天枢穴能改善便秘

天枢穴在肚脐左右两边2寸(约3指)处,,现代人爱吃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而这些食物都极容易引起肠胃功能失调,出现胀气和便秘,而按压这个穴位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按压天枢穴、合谷穴,都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我们只须或者依次在右腹部从下往上,还有肚脐上方由右到左,以及左腹部从上往下,按照顺时针方向搓揉,就能按到腹部促进肠胃蠕动的穴道,可以缓解便秘。

三、按压三阴交解决生理期不适

三阴交位于脚外踝上方距离4指宽。在小腿胫骨内侧,不少女性饱受痛经之苦,有的则因为月经不规律而烦恼。

按摩方法:经痛时不放按摩三阴交,每天三次,每次十分钟,保证你有意外惊喜。

四、手脚冰冷按摩涌泉穴

这个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的地方,如果你的体质虚寒,血液循环不良,经常手脚冰冷,不妨按摩一下这个穴位。

常常按摩这个穴位,还能防治哮喘、解除失眠多梦、头晕、头痛等困扰,按摩次数和时间不限,发热为止。

五、失眠按摩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安神,也能缓解心绞痛,还有助睡眠。每次三分钟,每天三次。

六、头痛按摩百会穴

该穴位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汇处 。当你酷热难耐头疼的时候,可以按压头顶的百会穴,瞬间就能气血通畅。心定神怡。

七、睛明穴缓解眼睛疲劳

该穴位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按摩方法是顺着眼框骨按摩眼部周围至感觉酸,这时候你会发现眼睛疲劳不见了,红肿的想象也消失了,顿时心明眼亮。

八、按摩迎香穴治疗过敏性鼻炎

迎香穴位于面部,在鼻翼旁边一厘米的皱纹中。将食指指尖置于迎香穴,做旋转揉搓。鼻吸口呼。吸气时向外、向上揉搓,呼气时向内、向下揉搓,连做6次,多可44次 。可治疗鼻窦炎、鼻炎、鼻出血和感冒。

十四经络穴位之十四

十四、督脉穴位定位

1.长强: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连线的中点处。《针灸甲乙经》:在脊骶端。

2.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针灸甲乙经》: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间。

3.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素问》王冰注:在第十六椎节下间。

4.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十四椎节下间。

5.悬枢: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十三椎节下间。

6.脊中: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十一椎节下间。

7.中枢: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素问》王冰注:在第十椎节下间。

8.筋缩: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九椎节下间。

9.至阳: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七椎节下间。

10.灵台: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素问》王冰注:在第六椎节下间。

11.神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五椎节下间。

12.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三椎节下间。

13.陶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大椎节下间。

14.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一椎上陷者中。

15.哑门: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针灸甲乙经》:在项后发际宛宛中。

16.风府: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针灸甲乙经》:在项上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

17.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针灸甲乙经》: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

18.强间: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针灸甲乙经》:在后顶后一寸五分。

19.后顶: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针灸甲乙经》:在百会后一寸五分,枕骨上。

20.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针灸甲乙经》: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旋毛中,陷可容指。

21.前顶: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6寸(百会前1.5寸)。《针灸甲乙经》:在囟会后一寸五分,骨间陷者中。

22.囟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针灸甲乙经》:在上星后一寸,骨间陷者中。

23.上星: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针灸甲乙经》:在颅上,直鼻,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

24.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针灸甲乙经》:在发际,直鼻。

25.素髎:在面部,当鼻尖的正。《针灸甲乙经》:在鼻柱上端。

26.水沟: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针灸甲乙经》:在鼻柱下人中。

27.兑端: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针灸甲乙经》:在唇上端。

28.龈交: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针灸甲乙经》:在唇内齿上龈缝中。

《穴位名诠释》

1�大椎: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主治发热、咳嗽、气喘、头痛等病症。

2�风门: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伤风、咳嗽、发热头痛、胸背痛等病症。

3�肺俞: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鼻塞等病症。

4�曲池:当肘关节成直角时,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即为曲池穴。主治咽喉肿痛、热病、齿痛、目赤痛等病症。

5�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主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6�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病症。

7�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主治头痛、目疾等病症。

8�天突:位于胸骨上窝正中。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9�中府: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处。主治咳嗽、气喘、肺胀满、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10�丰隆:位于外踝高点上与外膝眼连线中点处。主治头痛、眩晕、痰多咳嗽、呕吐、便秘等病症。

11�尺泽: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胀满、咽喉肿痛、小儿惊风、吐泻等病症。

12�中脘:位于脐上4寸。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泄泻、黄疸等病症。

13�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噎膈、腹胀、泄泻、痢疾、便秘等病症。

14�天枢:位于脐旁2寸处。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等病症。

15�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热病、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等病症。

16�心俞: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心痛、惊悸、咳嗽、失眠、健忘、盗汗等病症。

17�肾俞: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耳鸣、耳聋、腰痛、遗尿、遗精、阳痿等病症。

18�脾俞:位于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腹胀、黄疸、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等病症。

19�三阴交: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处。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失眠等。

20�安眠:位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主治失眠、眩晕、头痛、心悸、癫狂等病症。

21�肝俞: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主治黄疸、胁痛、吐血、目赤、目眩、脊背痛等病症。

22�环跳:位于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主治下肢痿痹、腰痛等病症。

23�承扶:位于臀横纹。主治腰痛等病症。

24�殷门:位于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主治腰痛、下肢痿痹等病症。

25�委中:位于腘横纹。主治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等病症。

26�承山:位于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主治腰腿拘急疼痛,便秘等病症。

27�悬钟:位于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后缘。主治下肢痿痹、胸胁胀痛、咽喉肿痛等病症。

28�风市:位于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主治下肢痿痹,遍身瘙痒,脚气等病症。

29�肩髎:位于肩峰后下方,上臂外展,当肩髃(音鱼)穴后寸许的凹陷中。主治肩臂挛痛不遂等病症。

30�阳陵泉:位于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主治下肢痿痹、胁痛、呕吐等病症。

31�身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主治咳嗽、气喘、脊背强痛等病症。

32�腰阳关:位于第四腰椎棘突下。主治腰骶痛、下肢痿痹、遗精、阳痿等病症。

33�肩中俞: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主治咳嗽、气喘、肩背疼痛等病症。

34�天宗:位于肩胛骨岗下窝的。主治肩胛疼痛、气喘、乳痈等病症。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