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礼逊:最早来中国的传教士,1807年由伦敦布道会派出。他先在广州、澳门学习中文,翻译《圣经》和编纂《英华辞典》,同时出版《新约》和许多宣传基督教义的小册子。但中国政府严禁外国人传教、印书,1813年伦敦布道会又派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两人总结了传教经验:中国方言多,故口头宣传在中国困难很大,米怜建议把传教与出版基地设在马六甲。马礼逊接受了米怜的意见,于是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揭开中国新闻史第一页。
米怜:中国新闻史早期出色宣称家,主张文章通俗简短,1813年伦敦布传教士米怜来华协助传教工作。米怜带上刻字工人梁发来到马六甲,开始印刷所的建立和宗教宣传,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开始出现。任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主编。1822年病逝。
郭士立:德国基督教路德会牧师,汉学家。又译郭实腊。1831年到澳门任英国东印度公司翻译,曾七次航行中国沿海口岸,在上海等地贩卖鸦片并在“阿美士德”间谍船上活动,同时散发宗教书刊。1833~1837年主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月刊),该刊除传教文字外,还刊载政治、科学和商业方面的文章。鸦片战争期间,随英军到定海、宁波、上海、镇江等地进行侵略活动,一度任英军占领下的定海“知县”,1842年8月参与签订《南京条约》。1851年死于香港。
林乐知:字荣章,生于美国乔治亚州。清代进士,基督教美国监理会传教士。咸丰十年(1860年),偕夫人来上海传教。1868年9月5日,自费创办华文周刊《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并亲自撰稿,刊登教会新闻和国内外时事及科学短文,以后扩大为有宗教、政治、科技和社会新闻的综合性刊物。在中国生活40多年,最早外国人在华的“中国通”之一。后回到国受到了总统接见,美国人称他为“在华传播种子的人”。
奚安门:近代着名在华办报的英国商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到中国上海。于同年创办英文《北华捷报》,成为在上海办报的第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太平天国革命抱同情态度。清咸丰六年(1856年)在上海逝世。
亚历山大·伟列亚力:英国汉学家,伦敦传道会传教士。1846年来华。伟烈亚力在中国近30年,致力传道、传播西学,并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在这几个方面都有重要贡献。1877年返回伦敦定居,1887年2月10日逝世。1857年伟烈亚力创办上海第一份中文月刊,《六合丛谈》,自任主编。《六合丛谈》成为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发行区域大,但是发行量并不大。
蔡尔康:字紫绂,别署铸铁庵主、楼馨仙史、涨海滨野史、海上蔡子等。江苏嘉定人。1868年考中秀才。1876年入《申报》馆工作,主编该馆出版的我国最早通俗报纸《民报》,次年又参加在英国出版、由《申报》在上海发行的《寰瀛画报》的中文说明编撰工作。1878年离开《申报》。1883年进《字林沪报》任主笔。1891年辞去《沪报》主笔职务。1893年参与筹建《新闻报》,担任第一任主编,因与董事会意见不合,半年后即退出新闻报馆。1894年接替沈毓桂为《万国公报》华文主笔,与林乐知合作翻译了很多着述。1901年脱离《万国公报》,仍担任广学会记室。1921年病逝。
福开森:教育家,文物专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1866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城。1887年到南京,在估衣廊居所办校开课。1896年,李鸿章幕下重臣盛宣怀在上海创建南洋公学,受聘出任监院之职,参与创建工作。1899年办《新闻报》。1945年在波士顿去世。在华57年,对中国社会颇具影响,对中西文化交流卓有贡献。
林则徐,魏源:(这不是新闻人,应该不会考,但是加一点吧)。清王朝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所办《澳门新闻纸》,是我国最早的译报。《澳门新闻纸》和《澳门月报》(魏源在
《海国图志》中所用名)虽然名为报纸,但不公开发行。在中国新闻史中具有一定地位。
沈毓桂(1807~1907):曾用名沈寿康,号赘翁。江苏吴县人。早年接受传统教育,中年结交外国教士,对西学发生兴趣。后进《申报》馆工作,1876年与蔡尔康合编中国最早的通俗报纸《民报》。1882年协助林乐知编《万国公报》。后几年《万国公报》改为月报复刊后,分任华文主笔职务;894年初因年逾八十辞职,由蔡尔康接任。
陈言:字善言,号蔼亭(又作霭庭)。1871年3月受《孑刺报》聘为副主笔,并兼翻译事务。旋即创办《中外新闻七日报》,为《孑刺报》的中文版,该报督印发行仍仗《孖刺报》,1872年4月6日,改为4版,定名《香港华字日报》,除星期天外,间日刊行。为香港最早的华文报纸之一。1905年逝世。
王韬:中国近代着名思想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初名王利宾,字兰瀛,江苏苏州人。1849年应英国传教士麦都士之邀,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1862年因化名黄畹上书太平天国被发现,清廷下令逮捕,在英国驻沪领事帮助下逃亡香港。应邀协助英华书院院长理雅各将十三经译为英文。1870年返香港。1874年在香港集资创办《循环日报》,评论时政,提倡维新变法,影响很大。1884年回到上海。次年任上海格致书院院长,直至去世。1894年为孙中山修改《上李鸿章书》,并修书介绍于李鸿章的幕友罗丰禄、徐秋畦等。王韬一生在哲学、教育、新闻、史学、文学等许多领域都作出杰出成就,着有《韬元文录外编》,《韬元尺牍》、《西学原始考》、《淞滨琐话》、《漫游随录图记》、《淞隐漫录》等四十余种。
康有为:略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汉族,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中国近代史上着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梁启超先生一生先后创办10多种报刊,代表如《中外纪闻》、《时务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从事报刊宣传活动27年;创造了“时务文体”,一生着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人们称之为“舆论界的骄子”,有丰富的报刊实践经验,为资产阶级办报提供了基础。新闻理论发展上,梁启超先生承几十年中国新闻发展,第一次完善的提出了自己的新闻理论。梁启超这时的新闻思想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报刊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新闻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此时他的新闻思想已经进到了资本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为中国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派人士们所借鉴。
梁启超一生着作等身,对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中国政治家办报”的着名代表人物,一生主要与报纸为伍,报纸连载《变法通议》对中国思想界有巨大影响。
梁先生为中国近代史“千古第一人”。
汪康年: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出版家、政论家。初名灏年,字梁卿;后改名康年,字穰卿。号毅伯、恢伯、醒醉生。浙江钱塘人。1890年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先后任自强书院教习、两湖书院史学斋分教。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支持康有为的变法主张。1896年初去沪参加强学会。同年8月与黄遵宪、梁启超等创办《时务报》,任经理,并着文提出\"参用民权\"主张。在反对变法的张之洞的压抑下,言论渐趋保守,并对梁启超多所牵制。1898年初,在上海设立东文书社,培养日语人材。后与曾广铨、汪大钧等创办《时务日报》,首创新闻分类和分栏编辑方法。由于在报纸的经营管理和业务改革方面做过一些探索,在当时的新闻界有较大影响。1898年7月,光绪帝下令改《时务报》为官报,汪
康年将该报易名《昌言报》予以抵制。同年并将《时务日报》改名为《中外日报》,于戊戌政变后继续出版。1904年赴北京任内阁中书。1907年在北京创办《京报》,后以所刊评论触怒权贵被封。1910年再创《刍言报》(5日刊),提出以评论及记载旧闻供人研究为主,不以登载新闻为职志。他自己负责编辑、校对与发行工作。1911年11月14日在天津逝世。着作编入《汪穰卿遗着》、《汪穰卿笔记》。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梅县人。清末杰出的爱国诗人、外交家。广东梅县人。黄遵宪在历史中因外交家和近代文学史上最早提倡诗界革命而着名,在中国新闻史上影响有限,仅限与梁启超、汪康年共创《时务报》。
唐才常:清末维新派领袖。字黻丞,佛尘。湖南浏阳人。中日甲午战争后,积极主张变法维新。1897年与谭嗣同在浏阳兴办算学馆,提倡新学,在长沙办时务学堂,编辑《湘学报》。次年又创办《湘报》,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与谭嗣同创办南学会、群萌学会,成为南方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维新失败后逃往日本,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接触。后赴汉口,组织自立军,任诸军督办,拟于8月9日起义。起义延期,8月21日晚被张之洞逮捕,次日被害。有《唐才常集》。
胡璋:胡璋1896年6月26日在上海创刊《苏报》,后转入陈范之手,后因章太炎发表《康有为与爱新觉罗氏》,引发“苏报案”,因而因《苏报》而广为知名。
郑贯公:我国近代着名报人。早年赴日留学,受知于梁启超。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后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组织开智社,在日本创办《开智录》。因谈及革命,被《清议报》解职,后任《中国日报》记者。在香港先后创办《广东日报》、《有所谓》等革命报刊,其中,《有所谓》是当时港粤报纸中读者最广泛,发行量最高报纸。其文思想新颖,以报纸为“笔枪”,鞑伐列强和清廷,受到爱国人士的普遍尊敬。
章太炎:中国近代着名国学家和报刊政论家。戊戌变法时期,参加强学会,曾为《时务报》撰述。1900年在《中国日报》等报纸发表文章排满,反对保皇立宪。1902年后,为《苏报》撰稿,宣传革命,在《苏报》在案中被捕入狱,成为举国闻名的革命志士。1906后赴日本任《民报》主编,继续宣传排满和保存国粹,成为《民报》最主要的政论作者和革命宣传家。他的政论逻辑严密,气势充足,陈古论今,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
章士钊:(1881-1973):字行严,曾用笔名黄中黄、青桐、秋桐、等。湖南长沙人。1901年,离家赴武昌,寄读于两湖书院,在此认识了黄兴。次年3月考入南京陆师学堂。
1903被聘为上海《苏报》主笔,经常发表激烈的革命言论,并因此结识了章太炎、张继、邹容,意气相投,结拜为异姓兄弟。四兄弟中,章太炎、张继、邹容均有鼓动革命的书籍。于是章士钊将日本人宫崎寅藏所作《三十三年落花梦》编译成《大革命家孙逸仙》一书,将孙之别名“中山樵”与姓氏连在一起。于是1903年9月用黄中黄的笔名刊行,国内由此书而知重孙中山。1903年7月初,清政府查封了《苏报》,并先后逮捕了章太炎、邹容等七人。章士钊因得主办此案的江苏候补道、陆师学堂总办俞明震徇情,未予追究,侥幸得脱。于8月7日又与陈独秀、张继等人创办了《国民日报》,并继续激烈地鼓吹革命。“苏报案”中,鲁迅一生最为敬佩的三个人章太炎、蔡元培、俞明震生平首次会面。
于右任: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1909年在上海创办《民呼日报》、《民吁日报》;1910年在上海创办《民立报》;他为报刊写了不少评论和诗词,感情炽烈,文辞丰腴,名噪一时。《中兴日报》同盟会新加坡分会机关报。1907年创刊,由陈楚楠、张永福等主办。尽管困难重重,该报与当地保皇派报刊仍进行了论战,推动了革命力量的发展。
黄远生:原名黄为基,民国初年着名记者。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讯。他善于调查研究,勤于采访交人广,以擅长写新闻通讯着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被称为“报界之奇才”。1915年避往上海,12月到达旧金山不久被枪杀。他死后,其友人将他的文章收集整理,出版了《远生遗着》,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现在广为新闻从业者接受。
邵漂萍: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早在学生时代就被聘为《申报》通讯员;1911年协助创办《汉民日报》,1913年主持《汉民日报》,二次革命失败后,《汉民日报》被封,邵飘萍入狱,兼任《浙江军政府公报》,从此开始职业报人生涯。日本留学期间,在东京创办东京通讯社。1916年回国后,受聘于《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撰写时评。袁世凯死后,《申报》聘他为特派驻京记者,期间为之撰写的《北京特别报道》很受欢迎。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自任社长,以“铁肩棘手”为座右铭。1919年《京报》被查封,邵飘萍再度流亡日本,出任大阪《朝日新闻》特约记者。1920年回国恢复《京报》。1925年秘密加入共产党,1926年,邵飘萍用《京报》全力揭露“三一八”惨案真相,抨击当局,被列入黑名单。张作霖进占北京第三天,邵飘萍被诱骗逮捕,不经审讯,以“宣传赤化”罪名,被枪杀于天桥刑场。
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越,英年遇难,是中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邵飘萍被害后,《京报》一度停刊,后又恢复出版,他的夫人继承。在北方,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展开了对《甲寅》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斗争。他最擅长新闻采访,所着《实际应用新闻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着之一。
刘少少:汗颜,实在找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中国新闻事业史》中也是一言带过。
徐彬彬:仍然找不到。
丁佛言:(这人太有名气了,实在太多了,这里仅列出和新闻有关的)名世峄,初字桐生、息斋、芙缘,后字佛言,号迈钝,别号黄人、松游庵主、还仓室主。近代着名的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古文字学家。
主编《中华杂志》(1914年4月到1915年1月停刊,出13期),以笔名“善哉”撰文针砭时政,反对专制,为袁世凯所忌恨,被誉为为新闻界三杰之一(另两名为黄远生和刘少少)较有影响的是《民国一年来之政党》《民国国是论》。
林白水(1874-1926):初名林獬,又名林万里,字少泉,号宣樊、退室学者、白话道人,福建福州青圃村人。报界先驱。1901年任《杭州白话报》主笔。同年冬赴沪,与蔡培等成立中国教育会,组织爱国学社。后留学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法科兼习新闻,加入同盟会。1916年起从事新闻事业,创办《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北京《公言报》、《新社会日报》(后改《社会日报》)上海《平和日报》等,1926年8月因在社论中屡次抨击军阀张宗昌,被张逮捕杀害。着有《剑绮缘》、《生春红室金石述记》、《各国宪法源泉》、《林白水先生遗集》。
胡政之(1889~1949年4月14日):名霖,字政之,以字行。四川成都人。新记《大公报》创办人之一,任总经理兼副总编辑。
1912年应聘出任上海《大共和报》日文翻译,后继任编辑、主笔,编发专电,兼写社论。
1915年被派驻北京,以消息快捷受到业内注意。1916年安福系王郅隆接办大公报后
聘为经理兼总编,开始对《大公报》进行改革,将原有记者开除,同时聘请林白水、梁鸿志、王峨孙等为特约访员,每天以电话向天津发消息,或以快邮寄稿,新闻因此大有改观。同时对版面进行了改革,抛弃旧式书册,改用西式通栏,版面设计都不断提高。在此后一系列事件,如张勋复辟、新文化运动中都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报道和文章。同时也密切注意国际动向,1918年作为大公报记者前住欧洲采访巴黎和会,也是与会的唯一中国记者。1920年7月回国后不久辞职,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
张季鸾(1888~1941):中国新闻家,政论家。名炽章。祖籍陕西榆林,生于山东邹平。1905年官费留学日本。1908年回国,一度在于右任主办的上海《民立报》任记者。辛亥革命后,担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负责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件,并且发出了中国近代报业史上第一份新闻专电。因反袁世凯被辅。出狱后,在上海先后任《大共和日报》编译和《民信日报》总编辑。1916年任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1916~1924年任北京、上海两地的《中华新报》总编辑。1926年与吴鼎昌,胡政之合作,成立新记公司,接办天津《大公报》,任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评论工作。1941年9月6日病逝于重庆。身后有文集《季鸾文存》传世。他和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并称为“陕西三杰”。(这是我们陕西人的骄傲啊,哈哈哈哈哈~~~~~)。张季鸾先生提出的“四不原则”(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后为新闻人广为传颂。
陈景韩(1878~1965年):又名陈冷,笔名冷、冷血、不冷、华生、无名、新中国之废物等。松江县人。中国第一代着名评论家。
1904年初任上海《大陆报》记者。后《时报》在上海创刊,受聘为该报主笔,于是锐意进行业务革新,除创设“专电”、“特约通讯’等专栏外,还开辟“时评”专栏,每日写一短评,针对当时收回粤汉铁路权的斗争和抵制美货运动等事件,抒发议论,短小精悍,今人耳目一新,各报纷纷仿效。又善写小说,曾和包天笑合编《小说时报》(月刊)。913
年,史量才接办《申报》,受聘任该报总主笔。主张以爱国爱民、独立不偏为立场;以“确”、“速”、“博”三字为办报要点;慎选记者,发布真实可靠的新闻和明白公正的评论,因此成为舆论界权威之一。《申报》在史量才和他的合作下,成为经济独立、业务发达的全国着名报纸。民国16年后,对蒋介石控制、检查新闻等政策不加反对,和史量才时有争论。民国19年冬,辞去《申报》总主笔职务。抗日战争胜利后,《申报》由国民党CC系掌握,请他续主报事,坚决不应。
陈布雷(1890~1948年):浙江慈溪人。原名陈训恩,号畏垒,字彦及。1911在上海《天铎报》作记者。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1920年赴上海,任《商报》主编。1927年加入国民党。1948年11月12日在南京自杀。由于为蒋介石同乡,深为蒋所器重。
陈布雷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为中国第二代着名评论家,和颜旨微并称“南陈北颜”。被蒋介石称为“完人”。
颜旨微:比利时籍神父雷鸣远于1915年10月10日在天津创办《益世报》,被称为民国四大报刊之一(另外三个是《大公报》、《申报》和《民国日报》)。1923年至1928年间,颜旨微出任总主笔,仿照梁启超“新文体”,以浅近文言评论时事,与上海《商报》主笔陈布雷其名,当时有“北颜南陈”之说,益世报在北方获得一定的影响力。
陈铭德、邓季惺:二人为夫妻,其子吴敬琏为中国当代最着名的经济学家,共和国改革开放经济改革的总经济设计者。(陈)中国报业发行人。四川长寿人。1924年毕业于北京国立法政大学。1925年在成都法政专科学校讲授新闻学,并任《新川报》总编辑。1927年任重庆大中华日报主笔。1929年9月9日在南京创刊《新民报》(南京),任社长。1937年南京新民报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兼总经理。抗日战争爆发后,《新民报》内迁四川重庆,荟萃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和着名的作家,使该报影响颇大。1938年1月在重庆复刊。
抗战胜利后,《新民报》反对内战,要求和平民主,对国共两党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作了大量客观的报导。同时积极扩展报业,在重庆、成都、南京、上海、北平五地出版了8种《新民报》,成为拥有“五报八版(或称5社8刊)”的大报业系统,陈因此被誉为中国报业巨子,陈铭德任总经理,夫人邓季惺任协理。1947年国共谈判破裂后,《新民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坚持出版。
林放:原名赵超构(1910—1992),原名景熹,林放是其笔名,浙江省文成县人。1934年毕业上海中国公学大学,受聘于南京《朝报》任编辑、记者,并开始撰写新闻评论,颇多忧时爱国言论。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南京沦陷。赵超构积极参加新闻、文化界救亡运动,着有《战时各国宣传方案》一书,在武汉出版。1938年他在重庆受聘于陈铭德、邓季惺创办的《新民报》,任主笔兼国际新闻编辑。
1944年春,他作为《新民报》特派员,参加中外记者访问团,访问延安。回重庆后,在《新民报》发表长篇通讯《延安一月》,十余万言,客观公正地反映了革命根据地的实际情况。被认为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之后,中国记者写的第一篇反映延安风貌的力作。
汪汉溪(1874~1924):字龙标。浙江温州人。1899年福开森购进《新闻报》,即委任汪为总理。经长期努力,《新闻报》在销数上竟超过《申报》,成为经济上最早独立的中国报纸。他坚持不卷入政治旋涡,不在报业以外经营他业的原则,形成《新闻报》的一大特色,使之成为在商界人士中有重大影响的报纸。
张竹平(1886~1994):字竹坪。江苏太仓人。1922年进申报馆工作,以卓越的报
业经营管理才能与业绩,受到史量才器重,被提拔为经理兼营业部主任。在申报馆工作期间,逐步筹建自己的报业。1924年创办申时电讯社(设在申报馆内);1928年张竹平等人购得《时事新报》股权,组织股份有限公司,张任董事长兼经理。1930年脱离《申报》馆,与友人合作接办上海英文日报《大陆报》。1932年又创办《大晚报》,并将其与《时事新报》、《大陆报》、申时电讯社组成“四社”,实施集资经营、联合办公,是一次报业向托拉斯化发展的探索,张自任各社经理。1935年,他准备在中国建立报业集团的计划遭阻,“四社”产权全部为孔祥熙官僚资本收买。
徐铸成(1907~1991年):徐铸成,江苏宜兴人。1927年步入新闻界,前后达60余年。1925年参与《大公报》上海版的创刊工作,任要闻编辑,后曾任总编辑。上海沦陷后,《大公报》停刊。民国27年初,《文汇报》在上海创刊,他主持编务,在日伪残酷迫害的情况下,坚持宣传抗战,连续报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英勇斗争。次年《文汇报》被迫停刊。
抗战胜利后,《文汇报》复刊,于民国35年回到《文汇报》任总主笔,持论反对内战,要求和平民主。民国36年5月,《文汇报》被国民党当局勒令停刊。他赴香港创办香港《文汇报》,任总主笔兼总经理,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1949年6月,《文汇报》在上海圆明园路复刊,徐铸成任社长兼总编辑。
徐铸成还长期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传授新闻工作经验,培养新闻人才。
储安平(1909.7一1966.9):江苏宜兴人。1933年起,在南京《中央日报》任副刊编辑。1938年在重庆,先後担任《中央日报》撰述,编辑,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政治学校研究员。1946年春赴上海,9月1日创办《观察》半月刊,任社长和主编,兼任复旦大学教授。
1954年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宣传部副部长。1957年任《光明日报》总编辑。1958年1月被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1966年9月失踪(或死因不明),时年57岁。
史量才:中国近代最大的报业资本家和投资者。戊戌变法后,受维新思想影响,放弃科举,于1901年考入杭州蚕学馆学习。1904年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校。1912年,史量才以12万元的价格从席子佩之手购入《申报》,1915年合伙人悉数退出,《申报》归史一人所有。1919年10月世界报业大会在檀香山举行,被推选为大会副会长。1929年,陆续购进《新闻报》、《时事新报》大部分股权,一跃成为上海报业巨擘。由于史量才善于经营,重用人才,革新报业,《申报》在史量才之手中,迎来了历史发展之最高峰,终成,民国四报之手。1934年,杭州被暗杀身亡,举国震惊,万世同悲。
史量才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报业经营者,史认为报纸的商业赢利性和报纸的骨气并无冲突,因此《申报》敢言敢为,为民族担忧,大胆报道“九一八事变”,惹怒当局,终至于被暗杀。
史量才对中国近代新闻理论发展亦有重大贡献。
戈振公(1890年11月27日-1935年10月22日):原名绍发,字春霆,号公振。江苏东台人。新闻记者、新闻学者。
1913年从东台淮南法政学堂毕业后,到上海狄楚青创办的“有正书局”当学徒。受到狄的赏识,次年被调至《时报》,从校对、助理编辑、编辑一直做到总编辑,在该报任职15年之久,为报纸业务改革作出了一定贡献。1913年南下上海,入“有正书局”当学徒,后任《时报》总编辑。1920年首创《图画时报》。1921年“上海新闻记者联合会”成立,任会长。
1927年受国联邀请,出席在日内瓦举行的国际新闻专家会议。1928年返国,任《申报》总管理处设计处主任兼《申报星期画刊》主编。1935年8月应邹韬奋邀请,回国参加《生活日报》。
范长江:我国着名新闻记者。1991年,中国记协与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联合设立了“范长江新闻奖”,这是表彰奖励我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全国性高层次新闻奖。
范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一”南昌起义。1932年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3年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天津《益世报》等报撰稿。
1935年7月,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深入中国西北地区作为期10个月的考察采访。所写旅行通讯在《大公报》上连载,第一次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引起轰动。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赴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后发表通讯《陕北之行》等,第一次向人们介绍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致力于抗日救亡宣传。1937年11月和羊枣,徐迈进等同志创建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即中国记协的前身),并被推选为“青记”的总事。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他还参加了香港《华商报》的创办工作,担任过新华社华中总分社社长,《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和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校长等职务。1949-7月,与胡乔木等新闻界知名人士在北平成立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筹委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华通讯社总编辑,《解放日报》社社长,政务院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等职。1970-10-23日跳井自杀。
邹韬奋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发展做出重要卓越贡献,现在的长江韬奋奖即由范长江新闻奖和邹韬奋新闻奖于2005年合并,以纪念邹韬奋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陈独秀:《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五四运动时期的着名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敬告青年》一文。广大青年推崇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
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1916年从日本寄给《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1918年李大刊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
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我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从1921年初到1922年底,他坚持在苏联采访活动两年,辛勤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通讯,发表在两报上的有五十多篇,他还写了着名散文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瞿秋白在苏俄期间,于192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脱离了与《晨报》、《时事新报》的关系,“五卅”时编辑《热血日报》。
徐宝璜:最早赴美国研究新闻学的人,回国后任北京《晨报》编辑,北京大学教授。他讲授新闻学概论基本知识,并指导编辑新闻的练习。讲课讲义《新闻学大意》是我国第一本新闻学着作,后改名为《新闻学》。蔡元培称赞它“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
蔡和森:湖南湘乡人,1918年同毛泽东等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五四运动后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向导》的第一任主编,有很高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能抓住重要的实际问题,提高到理论高度来分析,具体生动地宣传当的纲领和政
策。于1925年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会议,1931年在香港被捕后引渡到广州,被反动军阀杀害。
恽代英:他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报刊宣传活动家。五四运动后在武汉创办工人和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3年当选为团中央委员,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发表文章百余篇、通信四五十封。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就是:热情加说理。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有求实精神。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0余种,撰发报刊文章500篇,他具有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
萧楚女:1925年在上海参加团中央工作,担任《中国青年》编辑,主持《新刊批评》专栏。1936年协助毛泽东编《政治周报》,1927年广州“四一五”政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其文情理交融、分析深刻,感人至深。他还长于论辩,写有着名长篇论着《显微镜下之醒狮派》、《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青年读者称他为“真理的战士”、“革命的煽动家”。
成舍我:报刊大王,创立成氏报系事业。1924年4月创办《世界晚报》,1925年2月创办《世界日报》,同年10月出版单张《世界画报》。旧中国民间三大报系:成氏报系、南京新民报系、新记大公报系。
刘少少(1870-1929),原名鼒和,字少珊,湖南少化人。民初着名记者。青年就学于岳麓书院,1905年留学日本,专攻法政,曾协助杨度办理《中国新报》。回国后历任北京《帝国日报》编辑,共和党报纸《湖南新报》与教育界杂志《公言》编辑。其人吹鼓立宪,
北京《亚细亚日报》初创时曾一度被聘为主笔。后拒绝上海《亚细亚日报》主笔职务。1918年应聘至北京大学任教。1929年病逝。其人文章往往能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有报界“怪才”之称。
徐彬彬(1888-1961),名凌霄,江苏宜兴人。出身维新派官员家庭,政治立场偏向改良。1916年继黄远生为上海《申报》于《时报》驻京特派记者。邵飘萍《京报》创刊后,主编该报副刊《小京报》。文章以内容隽趣,风格美畅着称。20世纪30年代起,长期担任《大公报》的副刊主编,主持栏目连载文史短文。1961年病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