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重庆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摘要:城镇化过程本质是现代化过程,具有自身规律,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但把握不好也容易走弯路。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如何健康推进城镇化建设,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城镇化的发展根源谈起,在全国各地实践经验的利弊分析中逐步勾勒出重庆城镇化发展轮廓,探索一条符合重庆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统筹城乡特色城镇化
2007年6月7日,国务院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拉开了重庆市大胆探索创新的序幕。实践中,如何走出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已成为各级政府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央寄予厚望,市委、市政府重任在肩。在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下,重庆市正经历着由“大城市带大农村”向“1+6+N”的城镇化格局悄然蜕变,即由1个国际化大都市引领6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遍及城乡的若干小城镇,形成“一圈两翼”大、中、小梯次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据重庆官方数据显示,重庆城镇化率已经由1997年的28%,提高到了2010年的53%;城镇人口从825万增加到1659万。专家预计,到2015年重庆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2%。城镇化已成为重庆发展进程中正在经历的历史过程,高速的经济发展必然推动高速的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化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加快城镇化步伐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
所谓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2010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蓝皮书》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率为49.6%,城镇人口达6.7亿,城镇化规模居全球第一。该蓝皮书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到2015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2%左右,到2030年达到65%左右。可见,城镇化已成为全球历史发展的潮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近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区域、城乡和贫富“三大差距”呈现扩大化趋势,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成为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败得失的关键因素。造成这一困局,除政策和体制性因素外,另一重要原因即是我国小城镇发育不良,导致大、中、小城市与广大农村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和纽带。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城乡分割,阻碍了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面对这一复杂的现实困境,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成为破解难题的一剂良药。这主要是因为:第一,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而
耕地资源有限,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如果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大幅提高,收入总量也很难有较大增长;第二,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很大,已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农村经济,就必须推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别;第三,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力有限,难以通过建设众多大城市转移接纳大量农村人口来实现城镇化;第四,我国资源环境局限性大,缺乏大规模发展大中城市的地理条件,不可能单纯依靠走大城市带大农村的路子。在城市居民尚不能充分就业的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重担更多地落到了小城镇肩上。
此外,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启动市场,增加就业,而且从长远看,通过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小城镇将以一种新型生产力的方式,成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器。据统计,在过去10年里,我国小城镇数量增长了近10倍,增加各类企业100万家,吸纳就业1000万人以上,其中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约占83%,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安置。小城镇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我国农村的经济布局和社会结构,极大改善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实践也证明,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新时期提高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必然选择。
二、走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利弊分析
从全国各地城镇化探索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城镇化具有诸多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二是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社会消费;三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居民文化娱乐活动,提高生活品质;四是提高农村教育总体水平,促进全民整体素质提升;五是有利于集约节约用土,解决“空心村”现状,将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多地用于发展高端产业,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但是,也应看到中国的城镇化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特点,稍有不慎也容易走弯路。一是在节奏上不容易把握好“度”。如果一味强调城镇化率,而忽视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能力等配套因素,必然导致城镇化超前或滞后,那样整个社会都将付出沉重代价。二是在发展模式上不容易选择。国外城镇化进程证明,城镇化的建设一定是联动发展的。中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任何单一的城镇化发展模式都是行不通的,必须因地制宜。三是在速度和质量上不容易平衡。很容易片面追求速度而忽视质量和效益,其后果将会导致系列社会问题,造成社会结构性不和谐。同时,在城镇化过程中,还有一些弯路值得格外注意。如片面追求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忽视文化传承、地方特色、建筑风格,造成“千城一面”的雷同化趋向。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当对如何保护文物遗迹、传承历史文脉等问题给以高度重视,既着眼未来,又要考虑文化传承等问题。
三、重庆城镇化道路中面临的历史机遇、现实困难和挑战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自1997年直辖以来的14年时间里,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西永微电园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两江新区”相继挂牌成立,惠普、广达、英业达等世界500强和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地重庆,经济迅猛发展,城镇化步伐日益加快。
在中央对重庆的“314”总体部署指引下,重庆迎来了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这为加速推进重庆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主要表现为“六大机遇”:一是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潮流为重庆城镇化带来机遇;二是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机遇;三是三峡移民搬迁安置和旧城改造为城镇化提供了条件;四是振兴老工业基地为重庆工业化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五是直辖市和统筹城乡等政策优势带来的机遇;六是打造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市布局带来的机遇。这些发展机遇和政策优势叠加,成为助推重庆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然而,重庆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首先,从自然环境和人口来看,重庆8.64万平方公里的辖区范围内,山区占70%以上,所辖40个区县中,农民占总人口的2/3以上。其次,从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看,“圈”、”翼”差距很大,2010年“一圈”地区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而“两翼”地区部分区县人均GDP仅2000元人民币左右。再次,从城镇化水平来看,主城九区城镇化水平均在60%以上,渝中区甚至到达100%;而“两翼”区县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平均在30%左右,个别区县甚至只有百分之十几。这些困难的存在,都给重庆走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提出了巨大挑战。
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走重庆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如何才能走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笔者认为,重庆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发展方针,借力发展,走一条符合地方实际和发展要求的城镇化道路,充分依靠社会资金推动小城镇建设,大力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小城镇经济,形成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合理、发展优势互补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实现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科学定位,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加快城镇化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驱动。一方面政府要搞好宏观调控,特别要搞好城镇规划,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信用,改善投资环境,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入更多民间资本,形成一个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资金来源多体化的体系。同时,要特别注重推进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即在城镇化发展中要创造一个既凝聚人气又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例如,在城镇化过程中,必然带动工业化,这就要高度重视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工业污染和城镇垃圾污水防治问题,切实改善生态环境,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二)因地制宜,构建四个层级城镇化发展格局。重庆是一个直辖市,
所以建设规模和方向应是一个中心多组团、城镇群集合的发展格局。具体操作上,应构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按照国务院批准的组成规划区,构建都市发展经济圈,以现代大都市为中心来辐射城市发展。第二个层次是沿都市经济圈外沿重大打造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6个区域辐射中心,每个中心人口在100-200万,幅员面积2000平方公里左右。发挥其辐射功能和纽带作用,在周边逐步形成一批70-100万人口的城市。第三个层次是31个远郊区县所在地的镇,按照点上做精、面上做靓的要求,逐步形成3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带动区(县)域经济和区(县)城市建设发展。第四个层次是在全市打造500个产业坚实、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特色中心镇,以中心镇带动其他城乡集镇全面发展。
(三)加强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注重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高标准、高质量编制完善城镇规划,形成特大城市、中小城市、中心镇和一般镇有机结合的城镇网络体系,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指导。注重交通、通信、能源、园林绿化、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和科教文卫设施建设,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城镇功能。合理划分市与区县的事权和管理职责,探索建立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镇管理体制。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基层乡镇(街道)对辖区公共行政和公益事业的管理职能。推进依法治理,将城镇建设与管理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保证城镇化发展健康有序。
(四)产业引领,不断增强镇域经济实力。加快主城区老工业基地结构调整,合理布局现代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业等优势支柱产业,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商贸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以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为重点,大力实施名企名牌战略,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培育主导产业。加大对县城和中心镇产业扶持力度,支持中心城市特别是中心镇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一批具有市场前景的“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为内容的现代农业经济,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依托工业发展,积极促进小城镇商贸流通、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着力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综合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和连锁经营网点,增强城镇的吸纳力和扩张力。
(五)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不断扩大城镇就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性障碍,实行农村进城务工者、农转非人员、经商人员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通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鼓励发展微型企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拓展城镇就业空间,使进城农民有工可做,有业可依。大力发展非公经济,重点扶持劳动密集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和科技型民营企业,使之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力军。向市外有序输送劳动力,重点与东部地区发达省市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出合作关系,建设农村劳务输出重点基地和劳务承接基地,确保每年稳定输出一批农村劳动力。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城镇就业服务管理水平,为劳动者就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规范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行为,加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生存、就业和创业能力。
(六)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增强城镇公共服务能力。应大力实施“科
教兴国”和“人才强市”战略。在主城区,加强综合大学、有学科优势的多学科大学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普通高中、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建设,加强现有高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二级学院建设;在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通过加快科技教育发展,为加快城镇化提供必要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为改变小城镇人才不足的现状,还应积极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万计划”等,选调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中心镇工作,并从市级机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选派一批干部到中心镇挂职锻炼。此外,应进一步加大农村公益事业投入,重点加强区县城区和中心镇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医疗卫生水平,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渝府发[2011] 13号),2011年2月16日;
[2]《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2011年7月25日中共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审议通过)
[3]《十六大报告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专题读本》,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4]厉以宁:《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蓝皮书)》,2011年3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
[5]《体制改革》2009年3、6、10期,2011年1期;[6]吕斌:《中国要走集约化道路 推进健康城镇化》凤凰网论坛 2009年11月22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