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讨 Academic study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rn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19・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静 北黄冈438000 【摘要】 《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 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中医脉学、诊法、辨证、 治疗及古医学文献保存上均做出了杰出贡献。 【关键词】 王叔和;脉经;脉学;学术价值;研究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3)23—0019—02 【中图分类号】R241.11 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十卷, 97篇。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 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 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 们中有现存的,对其校勘、补遗起到参考对比作用。对那 些湮没佚失的古籍脉学著作,在《脉经》中也有所记载, 对于研究、考证古典脉学也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该书同时也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除了脉学在临 床具有重要的诊断学意义之外,其对辨证论治、针灸学等 的总结,也有重要的实用价值。王叔和强调四诊合参,全 面诊断,脉、证、治三者密切结合,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 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 为至详悉,成可按用。” 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 经》,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 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 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为 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因此使他 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 了依据。在针灸上弥补了《内》《难》的不足;总结出脏 腑虚实病候在寸口脉法基础上的针刺规律;各种脉象所主 症候的针灸治疗;充实和完善了奇经八脉症候的描述;明 确记载了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强调经络和脉诊结合的 针灸辨证论治。 1 《脉经》的渊源 《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 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著,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 知识的一次总结。”_2 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 “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百病 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其王、阮、傅、 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沈炎南《脉 3 《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3.1对仲景脉学的总结宋本《伤寒论》卷一的第一、第 二两篇文章分别为《平脉法》和《辨脉法》,历代医家一 直质疑此两篇非仲景而是叔和所作。要了解仲景的脉学思 想,就一定要注意仲景的此两篇内容,才能全面了解仲景 脉学的全貌。在《脉经》中王叔和也引用了很多《平脉 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 华而成。” 由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 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 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著《脉经》。 法》和《辨脉法》的文字。《脉经》卷五《张仲景论脉》 中的一些段落出自《平脉法》,由此也说明叔和对仲景脉法 的深晓,及仲景脉法对叔和脉法的影响。王叔和还将仲景 《伤寒杂病论》内容的大部分,引录到其《脉经》中。基 本上约有2/5以上的内容引自《伤寒杂病论》,因此可将 《脉经》中收录的《伤寒杂病论》内容看成现存最早一种 古传本,且保存了仲景的部分佚文。他从病、脉、证、治 几方面着手,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精神。强调脉证合参, 将仲景所用治法加以分类比较,非常切合临床应用。这也 是研究、校注《伤寒杂病论》的主要版本。 3.2对中医临证的指导作用 《脉经》是以脉学为核心、 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依据,结合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对后 世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更加丰富了临床治 2 《脉经》的学术价值 在《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关于脉 学的论述。魏晋以前历史也记载了从战国时的医和、医缓、 扁鹊至汉代的仓公、郭玉、张仲景、华佗等许多名医都精 于脉诊,但却未进行系统整理,更无著述传世。《脉经》一 书的价值就在于:它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把脉学理论 系统化、完整化。由此具有很高的理论学术价值,成为中 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一 个重要指标。 疗学的内容。在《脉经・卷二・平三关病候并治宜第三》 中以寸、关、尺三部脉象归纳临床常见的各种病脉及主证, 根据脏腑经络辨证,来诊断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提 (下转第25页) 《脉经》中收载了大量魏晋以前的医学文献。“其王、 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l3 它 基金项目: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黄冈历代医药名人研究”[2012C2011103]。 作者简介:徐静,女,湖北汉阳人,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l临床教学。 学术探讨 Academic study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Chinese joumal of ethnomedicine and ethnopharmacy ・25・ 节与理筋整复。正如《灵枢・本藏》中所说:“是故血和 则经脉流利,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也。”《医宗 补益肝肾;以外邪为主者,操作的重点部位宜在足太阳膀 胱经及五脏背俞穴之肾俞、脾俞等,以求疏风散寒、温肾 健脾除湿;以气滞血瘀为主者,操作的重点部位宜在腰的 病变局部及手、足阳明经,以求解散局部之瘀结,并通过 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也指出:“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 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 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说明 推拿具有滑利关节和理筋整复的作用。 3对推拿临床的指导意义 综述可见,推拿治疗疾病是通过经络与腧穴来发挥治 疗作用,且肝肾亏虚、外邪侵袭及气滞血瘀是腰椎间盘突 补益气血的方法以达活血化瘀的目的。 上述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的推拿治疗思路与现代解剖学 与病理生理学指导下的LIDP推拿治疗思路虽然有较大不 同,但它强调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强调了中医脏 腑理论与经络腧穴理论,符合中医治疗学原则与中医思维。 至于其临床疗效及现代医学依据则有待于临床验证及进一 步探讨。 出症的主要病因病机。既然如此,那么从中医学角度来讲, 推拿治疗本病时就必须重视具有补益肝肾、祛风散寒除湿 及行气活血作用的经络与腧穴在临床中的应用。如病人以 肝肾亏损为主者,操作的重点部位宜在肝经与肾经,以求 (收稿日期:2013.10.12) (上接第19页) 出药物治疗、针灸补泻以及饮食生活宜忌。被后世医家有 对于后世在诊断上及临床实践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历 代都把它作为学习中医的必读书。历史上很多著名医家把 效地应用。在《脉经》第二、六、十卷中,还详细记载了 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理论,从而补充了内难不足、并强 调针灸和脉诊结合的针灸辨证论治。 《脉经》的内容都引录到自己的著作中去。《诸病源侯论》、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都收载有《脉 经》内容。后世诊脉者,皆以本书为脉学理论的准绳。唐 代太医署、宋代太医局都把《脉经》列为学习中医的基本 课程之一。 4结论 3.3对脉学的丰富与发展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 日:“以谓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兼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 之惑,专之指下不可以尽隐伏,而乃广述形证虚实,评明 声色王相,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故得十全无一失之缪, 为果不疑。”…王叔和在全面继承和系统整理古典脉学精华 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确立24种脉象,并准确地描述了各 种脉象的指下感觉,奠定了脉诊指下标准的基础。以后历 王叔和的《脉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脉 学专著。是集魏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在脉学理论、辨证论 治、针灸学上颇多总结与发挥。在古典医籍保存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尤其在脉学方面,首先总结出24种基本脉象, 确立了脉象的指下标准,确立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并 确立了寸、关、尺三部的脏腑分配。是临床脉诊的一大改 革,给临床带来很大便利,一直沿用至今。对中医诊断学 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在以脉诊为中心的基础上强 代医家对脉象的认识均未离开《脉经》基本标准。并归纳 出8组相类脉:浮与芤、弦与紧、革与实、滑与数、沉与 浮、微与涩、软与弱、迟与缓,在仔细鉴别脉象上有重要 的临床意义。后世医家对脉象的分类皆在王叔和的24种脉 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在《脉 经》基础上增加了牢、长、短而为27种脉象。突破了《内 经》三部九候脉法约束,完善了《难经》寸口脉法,总结 了分寸、关、尺三部位及脏腑分配原则。确立了独取寸口 的诊脉法。推进了诊脉法在临床的普遍应用。是对内难脉 调四诊合参,全面诊断。 《脉经》的学术思想主要本于 《内经》《难经》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 以前历代名医脉学精华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成。该书全 面继承了魏晋以前脉学成就,集其大成,可以说是中国古 典脉学的结晶。是中医脉学的不朽之作。 参考文献 法及仲景脉法的发扬,从而使脉学理论与方法规范化和系 统化。 3.4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脉学专著 王叔和言“脉理精 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 指下难明。谓沉为浮,折方治永乖;以缓为迟,折危殆立 至。况有数候俱见,异病同脉者乎!夫医药为用,性命所 [1]史南华等.扁鹊仓公王叔和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2]李经纬等.中国医学通史[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福州市人民医院.脉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沈炎南.脉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收稿日期:2013.o9.25) 系。” 遂以“脉学”为核心,著成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