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媒体视域下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探究

来源:好兔宠物网
校园专区

新媒体视域下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探究

【摘

芝发矫立波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辅导员与大学生间的有效沟通已经成为了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不

容忽视的问题,然而新媒体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关键词】新媒体辅导员大学生有效沟通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全面覆盖,其成为了大学生日常学

习生活的重要手段,同时严重冲击着信息传播结构,对高 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创造良好机遇的同时,也使 其面临一定的挑战。所以我们有必要分析新媒体在辅导员 与大学生有效沟通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新媒体视域下促 进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具体途径。

_、新媒体在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中存在的不足

(一) 表述不当,影响沟通主体的正确理解新媒体通常是利用文本形式进行思想的传达。首先, 由于新媒体具有自由性特点,沟通双方热衷于利用网络流 行语和表情符号来表达内容,实际表达过程中,经常会出 现用词不当的现象,进而影响了沟通另一方的正确理解。 其次,实际沟通过程中,有的沟通人员为了进一步减少沟 通交流时间,往往会将沟通语言进行简化,直接省略了标 点符号,这不仅使得所表达的内容毫无情绪化,而且还无 法使沟通另一方顺利的解读,文本表述不当会直接削弱了 沟通质量。而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最初进行的面对面沟通 能够清楚掌握学生的肢体动作、语气等姿态,沟通双方对 交流内容一目了然,充分落实了所要表达的内容。所以新 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必须是在双方高度信任 和理解的情况下进行有效沟通,切记莫为了节省交流时间 而盲目简化表达内容,致使沟通另一方无法及时有效理解。

(二)

辅导员缺乏媒体素养

以往中,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过程中主要通过谈

话的方式进行,辅导员以一种严肃的姿态面对学生,沟通 内容死板且枯燥,学生对这样的辅导员十分恐惧,经常处 于被动状态下接受谈话内容。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为 学生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传播各类 信息,拥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与话语权,可自由发表自己的 观点,与广大网友就当前的热门话题展开深人的讨论,正 是由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影响了辅导员与大学生 的沟通方式及手段。在虚拟化的空间中,学生使用语言措辞 及表达内容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影响了辅导员的权威 性。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利用新媒体与学生沟通交流时,必须 保持本有的素养,禁止说一些题外话,树立为人师表的形 象,和学生距离不要太近,以免影响后续辅导工作的开展。

二、新媒体视域下促进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具 体途径

(一)加强沟通主体的情感

为了保证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有效沟通,就必须加 强沟通双方的理解与熟悉程度,彼此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 从而实现预期的沟通成效。倘若高校辅导员忽视了对学生 实际状况的深人理解,那么沟通工作将难以打开学生的心 结,并且也无法使学生产生心理与情感共鸣,可想而知, 最终的沟通成效十分不理想。由于辅导员未及时充分掌握 学生的特点、实际需求,沟通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尴尬场面。 对于以上现象,需要辅导员时刻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尊

重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遇到的难题,并且根据学生在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所写的心情签名或日志,辅导员不 仅要给出合理的评论和科学引导,还要给予学生必要的鼓 励,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线上沟通与线下沟通 关系,这对于师生间情感的升华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只有 深刻体会辅导员无微不至的照顾,才能对辅导员的教育及 思想表示高度认可,从而敞开心扉主动与辅导员沟通,产 生情感共鸣,沟通效率和效果达到了质的飞跃。

(二)提高辅导员的媒体素养

随着新媒体在高校的广泛应用,辅导员除了创新自身 思维模式及管理方式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媒体素养。随 着学生紧跟时代发展,辅导员也应作出必要的改变。一方 面,辅导员应不断强化自身的媒介意识,进人到学生的虚 拟空间中,及时获悉学生热衷的话题和感兴趣的地方,这

能使 学生 的 言 行有 沟 , 辅导 还 在闲暇时间自主学习了解各种新媒体技术,不断丰富自身 的新媒体知识,实现信息化沟通方式,保障网络沟通的顺 畅性。另一方面,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判断能力与洞察能 力,对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进行准确甄别、筛选并深人加 工,然后将具有现实意义的网络信息传输给学生。此外, 辅导 还 身的 体素养。 校辅导 发 身的 作 , 体 域 , 校辅导 有关于体方面的规范要求,正确看待媒体抨击现象,转发有价值的 文章内容,通过合理的语言进行教导,通过正确的行动进行 示范,充分展现自身良好的性格、气质、道德素养等。

三、结语

上所述 知, 体 域 , 校辅导 注重新自身的思维方式,及时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始终以大学

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为重点,深人研发和有效使用多元化信 息沟通路径,关心、尊重大学生,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关系,推动和谐美好的校园建设。参考文献:

[1 ]文洪莹.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 途径[J].高校辅导员,2014(2).

[2]王琳,张晗.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研究[J]. 青年时代,2015(21).

[3 ]朱瑛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探索[J ].才智, 2015(32).

[4 ]罗慧.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状况研究—

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2015(11).

[5 ]张世泽.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 战[J].科教导刊,2014(2).

(作者单位:青岛黄海学院)

作者简介:张皓(1986-),汉族,山东莱西人,中共

党员,法学学士,助教,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思想 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

• 23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