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名称 《微信营销》 二、适用专业 电子商务
三、建议课时(学分) 64课时 四、课程性质 1.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熟悉微信平台的运营机制,掌握微信公众号的设置方法,能策划与实施微信营销活动,熟悉掌握公众平台的推广技巧,能熟练进行微信群与粉丝的管理,能对图文群发、用户行为等用户信息进行分析与应用,能够运用微信的交易平台进行商务活动。课程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旨在使学生能胜任移动营销等岗位,较好的完成企业新媒体营销推广的工作任务。课程对应岗位为微信营销相关职位,典型的职业活动有:商务计划制订、商务客户挖据、商务洽谈、合作实施、媒体计划制订、媒体选择、效果跟踪、宜传计划制订、品牌设计、活动实施等。
2.内容简介
“微信营销”是移动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微信平台的运营机制,掌握微信公众号的设置方法,能策划与实施微信营销活动,熟悉掌握公众平台的推广技巧,能熟练进行微信群与粉丝的管理,能对图文群发、用户行为等用户信息进行分析与应用,能够运用微信的交易平台进行商务活动。课程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为一体,旨在使学生能胜任移动营销等岗位,较好的完成企业新媒体营销推广的工作任务。
3.前导课程:《移动商务基础》等。
4.后续课程:《移动商务运营》、《移动营销实务》等。 五、课程目标 (一)素质目标
(1)培养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素质;
(2)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与沟通能力的素质; (3)培养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素质;
(4)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清晰的逻辑思维,良好的分析与判断能力的素质。 (二)知识目标
(1)了解微信的发展历程,掌握微信与微博的区别,熟知微信的商业模式的知识; (2)理解微信营销的价值及准则的知识;
(3)掌握微信公众号的类型及各自特点,熟知公众号申请的方法的知识; (4)学会微信公众号后台主要功能的内容、操作方法及流程的知识; (5)熟悉微信开放平台应用,掌握微信支付的现状及接入方法的知识;
(6)掌握微信公众号的定位方法,熟知公众号设计的内容,了解推送技巧及策略的知识;
(7)理解内容运营的目的,熟悉内容的类型,掌握内容运营的手段的知识; (8)了解粉丝的价值,掌握吸粉的方法与技巧,熟知粉丝的类型,掌握锁粉及转粉的途径及方法的知识;
(9)了解微信营销效果的评价指标,掌握快速成交的途径及方法的知识。 (三)能力目标
(1)具备关注微信营销的发展,能够随时了解微信营销的新动态、新方向的能力; (2)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微信公众号,熟知各自特点,根据企业整体营销战略进行微信公众号的申请工作;
(3)能够根据企业营销目标,熟练使用群发、自动回复、投票管理等基本功能,掌握推广及卡券功能,熟知管理、统计、原创声明等更多功能;
(4)具备利用微信开放平台进行营销推广的能力; (5)具备对微信支付的接入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6)具备根据用户画像进行公众号定位,并根据公众号定位开展公众号设计的能力; (7)具备够搜集整理资讯,合理选择素材类型,创作与撰写微信内容的能力; (8)能够利用多种渠道与媒体吸引粉丝,提升粉丝满意度,并有效转化客户; (9)具备够对企业微信营销方案提出建议,利用评价指标对微信营销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
六、课程内容 (一)课程结构
教学模块 模块一 微信营销基础 模块二 公众号操作基础 模块三 公众号运营规划 模块四 内容为王 模块五 粉丝运营 模块六 进阶成交 模块七 典型微信营销案例 合计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教学模块 项目 项目1:微信模块一:微信营的发展历程和销基础 微信营销的认知 理论学时 4 8 8 4 0 4 4 32 实践(实验)学时 0 10 4 4 8 4 0 30 学时合计 4 18 12 8 8 8 4 64 教学内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课程思政点融入) 了解微信的发展历程和微信营销的知识 具备了解微信的特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微信的了解的素质 建议学时 4 项目1:微信了解微信公众平台的理念的知识 公众平台的开具备创建微信公众平台的能力 模块二:公众号放及支付 操作基础 培养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素质 8 项目2:微信了解微信公众号的相关知识的知识 公众账户的创具备创建并经营一个微信公众号的能力 建和相关功能 培养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号创建的素质 项目1:对公众号进行规划了解公众号怎样运行的知识 具备运营微信公众号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号运营规范的素质 了解公众号怎样定位知识的 具备找寻微信公众号特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号特色的素质 4 8 10 模块三:公众号运营规划 设计和运营策略 项目2:公众号的定位 项目1:公众号的运营目模块四:内容为王 的、素材类型、风险把控 掌握公众号运营目的知识 具备搜集微信公众号素材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于微信公众号运营风险的素质 4 项目2:公众了解公众号内容运营手段的知识 号的内容运营具备去运营微信公众号的能力 手段 模块五:粉丝运项目1:吸粉、营 锁粉、转粉 培养学生自己运营微信公众号的素质 掌握公众号运营的粉丝重要性的知识 具备吸粉、锁粉、转粉技巧的能力 培养学生利用粉丝运营的素质 掌握公众号的快速成交和新模式的知识 具备运用快速成交技巧和运营新模式的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快速成交和运营新模式的素质 掌握后台数据分析内容的知识 项目2:微信具备熟练运用微信后台数据分析的能力 后台数据分析 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微信后台数据分析的素质 模块七:典型微信营销案例 项目1:学习了解典型微信营销案例的知识 典型的微信营具备寻找典型的微信营销案例的能力 销案例 培养学生学习成功的微信营销案例的素质 4 4 4 8 4 项目1:微信公众号的快速成交和运营新模块六:进阶成模式 交 七、课程组织
1.教学手段现代化。利用多媒体、影视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方法多样化。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任务驱动教学,以具体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教学组织团队化。运营管理实践活动都是以团队形式完成的,教学过程中同样采取分组方式来组织实践教学。每项实践活动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因此都可以成立类似于企业中的一个工作小组;每小组由5至6人组成,小组工作要按企业化运作,实行组长
负责制;并在班级或年级内开展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管理能力。
教学条件
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媒体技术的优势,建立以多媒体教学为主线,由多媒体课件、纸质教材、网上教学资源、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等构成的,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及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教学环境,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八、教学评价
本课程改变仅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测试与实践测试并重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知识提升和能力培养,特别是在独立实践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明确考核方法及该项目课程学习完成后应取得的“1+X”证书。
考核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 平时考核 (10分) 考核项目 课后作业 课堂提问 公众账号创建与设置实训 微信公众平台后台主要功能阶段实训考实训 核 (30分) 公众号定位实训 公众号内容撰写实训 粉丝运营方案设计实训 微信后台数据分析实训 成绩 5分 5分 5分 5分 以组为单位,根据各阶段实训项目5分 5分 5分 5分 以组为单位,自选一家企业,根据学期末考核微信营销方案策划 (60分) 综合试卷 总分 30分 100分 30分 学习进度,对该企业进行微信营销情况进行调研,期末完成微信营销策划方案 参加学校期末统一考试 完成效果打分。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说明(百分制) 五次作业,每次占1分 每人至少1次,取平均分 九、教学资源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训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自身的综合职业素质。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开发网络课程,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4.积极利用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电子书籍,使教学内容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十、课程实施
一、教材的选择与编写
1.教材编写要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和职业技能考证为指导, 以“微信营销实务”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将教材内容与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结合起来,充分体现行动引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工学结合的设计思想。
2.教材内容应在“微信营销实务”课程标准基础上有所拓展,将移动商务的最新发展动态纳入其中。
3.教材体系的安排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教材设计要顺理成章,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做到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4.在教材编写中要突出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以适应微信营销实务技术发展的需要。
5.教材中有关专业的专用英文名词应提供中文注释。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手段现代化。利用多媒体、影视等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方法多样化。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任务驱动教学,以具体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教学组织团队化。运营管理实践活动都是以团队形式完成的,教学过程中同样采取分组方式来组织实践教学。每项实践活动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因此都可以成立类似于企业中的一个工作小组;每小组由5至6人组成,小组工作要按企业化运作,实行组长负责制;并在班级或年级内开展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管理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