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要三思而后行。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助人为乐议论文高中作文600字五篇。
助人为乐议论文1
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这时你最需要的就是别人向你伸出援助之手。往往这种关头会出现两种人:一种是面对别人焦急的样子,视而不见,还会幸灾乐祸;另一种人会力所能及的去帮助他,会微笑的鼓励他,让他鼓起勇气面对困难。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上尉忽然发现一架敌机忽然向阵地俯冲下来,照常理,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的卧倒,可上尉并没有立刻卧倒,他发现离他四五米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在那,他顾不上多想一个鱼跃飞身将小战士紧紧的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尘土,回头一看,顿时惊呆了,刚才自己所在的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故事中的小战士是幸运的,但上尉更是幸运的,因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一个人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应该记住: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好是为自己铺好了道路,帮助别人及时帮助自己!
还有雷锋叔叔,他做过的好事是举不胜数,帮助过的人也不计其数。他每次都力所能及的去帮助别人,比如:帮助丢车票的人用自己的工资买车票;在公车上为老奶奶让座,给穷困地区捐钱……可他从不留下姓名。
俗话说得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乐于助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已被传承和发扬了数千年,这种美德应被继续继承下去。可是世风日下,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这种美德是否已经摒弃了么?不!我相信不会的!如果每个人都像雷锋叔叔那样乐于助人的话,如同用一根金丝线将所有的一颗颗爱心都串起来,便是世界上一件最美最珍贵的礼物。让我们每个人都不要吝惜上帝赐予我们的一颗爱心,因为他
是用之不竭的,他会让别人都喜欢你,尊重你,都想与你交朋友。同学们,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心,世界将变成美丽的明天。
助人为乐议论文2
助人为乐,是正直善良的人怀着道德义务感,主动去给他人以无私的帮助,并从中感到幸福愉快的一种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我国古代先贤们有许多关于助人为乐、成人之美的处世格言,如“忽已之慢,成人之美”,“贵人而贱已,先人而后已”,“趋人之急,甚于已私”,“悯济人穷,虽分文升合亦是福田;乐与人善,即只字片言皆为良药”。两千年前墨子就倡导:“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其意思是说,对别人有利的事,即使从头顶到脚跟都受到损伤,也要干。这种精神发扬到现在,就是我们所提倡的“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
助人为乐要有一种忘我的奉献精神,并要把它贯穿在自己的生活中,作为为人处世的一种准则。当见人遇风险时,要先人后已。《三国志&·蜀书》中有句名言:“每有患急,先人后已。”它要求人们,临危不惧,见义勇为,这是助人为乐最高思想境界的体现。《世说新语》上记载着这样一则故事:华歆、王朗二人一起乘船避难。半途遇有一人想要搭乘便船,华歆感到很为难。王朗说:“幸而船上还有空余,为什么不许可呢?我们要多做帮助人的好事才对。”这个人上船后不久,就听到后面杀气四起,原来是盗贼追来了。只见盗贼离船越来越近,在这事态险恶之时,王朗想抛弃后来的这个人,可是华歆说:“我原先之所以犹豫,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既然已经接受他的请托,怎么可以因为形势危急而见死不救呢!”最后,他们终于使那被盗贼追赶的人获救。
见人遇到灾难时,要排他人之忧。我国古代名医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许多人。华佗行医不像当时其他医生那样,一定要病家寻上门来才给医治。他经常是主动去给病人治病。为减轻病人的痛苦,他常常跋山涉水,餐风宿露,到几千里、上百里以外去给人医伤治病。有一次外出看病回来,天已经很晚,途中碰到一个人蹲在路边呻吟,他就主动走上前去询问。路人
说:“肚子突然痛得厉害,什么东西也不想吃。”华佗就在路旁为他诊断,告诉他说:“你肚子里有虫,可向附近小店要三小杯醋酸,喝下去就会好了。”那人照办,果然肚子不疼了。当这位病人要感谢时华佗时,华佗却连名字也没有留下就走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在华佗的一生中不知有过多少次,经他抢救而生存下来的病人不计其数。
一个人,在助人为乐的道德实践中,会自然地使思想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一个人给予别人的东西越少,而自己要求的越多,他就越坏。”世界是个展览。我们从人品的“展览”中看到:世间的助人为乐者都不是庸庸碌碌、自私自利之徒。
要做到助人为乐,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把为他人谋福利当作自己的义务和幸福;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处事观,遇事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再有,要树立正确的知行观,要到社会的大课堂中去锻炼、去实践,在千百次的实践中去铸造自已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有了助人为乐的品德,就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助人为乐议论文3
近日,57岁的何大妈在晨练是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妈心存感激,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一下他的行为。老伯奋身救人这个行为是值得赞扬的,但要求宣传他的行为却是不好的,见义勇为,值得赞扬有意宣传不可为。
老伯的见义勇为是值得我们去学习,能够在别人危难之间主动伸出援救之手,挽救他人的生命,是伟大的行为,更是无私的行为。可是,老伯把无私的行为变成了有私要大妈,请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这样就把道德思想扭曲了,乐于助人是一种无私的行为,不要求任何的回报,除非被救者主动去回报。不要有违道德的规定,因此无论是乐于助人,还是见义勇为都要有一颗无私的心。
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是中华优秀文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位老年妇女拿着刚收到的工资钱往银行存款。在途中不小心不见了。
在他着急往回寻找时,看见一位年轻人手上拿着用塑料袋包裹的东西,她一眼就认出了他的钱,他便上前认领。经过再三确认,老妇人拿回了钱,而年轻人在捡到钱后一直在等待失主。老夫人当面道谢后,还邀请年轻人到家做客,好好答谢。年轻人却婉转拒绝了。没有留下姓名便离开了孙老伯与年轻人形成了对比,年轻人的拾斤不昧,不求图报与孙老伯的思想道德截然不同,由此看来,救人应该不求回报,遵守道德底线。
如果社会上的人如同老伯一样助人是为了图报出名,那么社会上就不会有爱。人人都是自私的,帮助他人是另有目的的,没有回报便不去帮助,这样会使社会形成一股冷漠,自私的风气,是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缺少无私的爱,人间就不会有美好。
不求回报是我们的传统道德,无私的帮助别人会使自己快乐,更能让人间变得更美好。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社会将变得更好。人与人之间相处更和谐。
助人为乐议论文4
为善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付出”;而最乐呢?那就是当我们看到别人快乐时,心里也觉得温暖,那种快乐是用再多金钱也买不到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记得在一次回家的途中,我在公车上看到一名乘客正因为忘了带零钱不能下车而烦恼,一位小姐看到了立刻从她的钱包裏拿出钱出来帮助他,令对方感动莫名;还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爷爷正要过马路,但他因为行动不方便而差点跌倒,幸好有位好心的先生马上过去扶他,让我看了很感动。在日常生活中,这种为善最乐的例子还真是不胜枚举,相信大家都记得一位卖菜的阿姨:她每天辛苦的卖菜,却还能从微薄的收入中拨出一些钱来救助其他的人;还有棒球明星王建民,虽然名满天下,但他还是谦卑为怀,捐出部份收入来做公益,让大家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拥有数亿身价,住着高级豪宅就会快乐吗?穿金载银,出门以高级轿车代步,就能拥有幸福吗?也许会!一开始的时候会有一种兴奋的感觉,但是这都是短暂、昙花一现的。因为他们拥有的只是一些身外之物,并不是从内心感到真正的满足与快乐;相反的,当我们在帮助别人
的时候,这些有形或无形的布施,却能让受益的人打 从内心感激,也能带给我们真正的快乐,因为真诚的善行善念可以带给我们实在的幸福感。
“施比受更有福”、“助人为快乐之本”,虽然我们每天的生活都过的平平凡凡,但是我们却能从平凡的助人行动中拥有真正的快乐,因为“为善最乐”,不是吗?
助人为乐议论文5
可能许多同学会说:“帮助别人,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谁都可以做到。”但是你们在帮助别人之前有没有想过,你要帮助别人做这件事本身好不好,如果你所做的这件事情本身,可能会对自己或其它人有害的话,那就不能叫帮助别人了。譬如:有些同学把自己的作业本给其他不会做作业的同学抄,你说,这还算不算得上是“帮助”吗?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并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要三思而后行。
那么,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助人为乐呢?
曾经有这样的故事:1992年拉萨市发生地震,孔繁森伯伯抚养了3名因地震而失去父母的孤儿。并经常用自己的工资帮助生活贫苦的藏族群众。所以,经常不到半个月,他的工资就所剩无几了,他又悄悄地跑去献血。在一年的时间里,他先后献血900毫升,并把所献血得到的营养补偿费900多元全部用于3个孤儿生活补贴上。
雷锋叔叔经常利用各种各样的机会,帮助有困难的战友,帮助许多陌生的人士,特别是帮助许多孩子和老年人,而且他每次帮助别人都不愿意留下名字,甚至于还把自己帮助别人所做的好事,记到别的同志身上,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他在日记中所说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孔繁森伯伯的这种行为和雷锋叔叔的这种精神,完全体现了助人是快乐之本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同学们应该认真学习并且落实到行动中去的“助人为乐”。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多做点为人民服务的事,如:帮别人捡一下地上的笔;在别人比赛跑步时帮别人
拿东西;在他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互相帮助,互相爱护。相信大家都会从中体会到帮助他人所得到快乐,体会到才什么是真正的助人为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