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题库

2021-02-26 来源:好兔宠物网
.

一、判断题

1、架体构架是指采用钢管杆件搭设的位于相邻两水平主框架之间和水平支承桁架之上的架体。( × )

2、悬挑长度即架体竖向主框架中心轴线至架体端部立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

3、架体在升降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坠落时的制动装置是防坠落装置。(√)

4、升降机构是控制架体升降运行的动力机构,有固压和液压两种。( × )

5、同步控制装置是控制各点相对水平位移的装置。( × )

6、电动吊篮是指使用电动提升机驱动的吊篮设备。( √ ) 7、安全锁扣是防止人员坠落的单向自动锁紧的防护用具,仅需和安全带配合使用。( × )

8、钢木弹性模量的计算指标用E表示,而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是用f表示。( √ )

9、有裂缝、表面分层硬伤、压扁、硬弯、深划痕、毛刺和结疤等的钢管不得使用。(√ )

10、钢管在使用后应涂刷防锈漆。( × )

11、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结构主体金属力学性能相适应。( √)

12、木方与脚手架杆件应用钉子钉牢,胶合板脚手板与木方应用钢丝绑扎牢固。( × )

13、高处作业吊篮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说明书,作业注意事项、安装方法则没有必要详细描述。( × )

14、当吊篮连接件和紧固件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其表面应清除灰尘、油漆、油迹和锈蚀。(√)

15、吊篮产品的研发、重大技术改进、改型应提出设计方案,并应有图纸、计算书、工艺文件等。(√ ) 16、工具式脚手架的构配件出现塑性变性却没有影响承重能力,则不应更换或报废。( × )

17、电动葫芦链条出现深度超过0.5mm咬伤,则需要更换或报废。 ( √)

18、悬挂机构是由钢梁、支架、平衡铁等部件组成。(√ )

.

.

19、作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荷载可分为施工荷载和装修荷载两类。( ×)

2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外侧需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其重量相对于钢管、扣件、脚手板等微乎其微,因此在《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计算永久荷载的时候对其忽略不计。( × ) 21、相同工况下,全封闭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相对于敞开开洞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所承受的风荷载更大一些。( × )

22、在计算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结构或构件等安全性时,其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可以自由设计各种荷载组合。( × )

23、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索具、吊具应按有关机械设计规定,按允许应力法进行设计。同时钢丝绳索具安全系数K应在6—8之间,当建筑物层高3m(含)以下时应取8,3m以上时应取6。( × )

24、当有风荷载组合时,应考虑风荷载对水平支承桁架上部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的稳定性的影响。(√) 25、在计算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水平支承桁架时,将简化成的空间几何不可变体系的稳定结构模型。(√ ) 26、在计算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水平支承桁架时,应将水平支承桁架与主框架的连接应设计成铰接并应使水平支承桁架按非静定结构计算。( × )

27、在计算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水平支承桁架时,若已计算节点的荷载设计值,则可不计算节点板和节点焊缝或螺栓的强度。( × )

28、在计算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竖向主框架风荷载时,风荷载按每根纵向水平杆挡风面承担的风荷载,传递给主框架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计算。(√)

29、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竖向主框架设计计算时,无须分别计算风荷载与垂直荷载作用下,竖向主框架杆件的内力设计值。( × ) 3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物每一楼层处均应设置附墙支座,但附墙支座荷载设计值时不用考虑每一附墙支座均应能承受该机位范围内的全部荷载。( × )

31、导轨分离式附着升降脚手架采用导轨附着于建筑物结构、 架体沿导轨升降的脚手架。通过设置悬挑梁来承担脚手架的全部荷载,其防坠装置与提升装置设置在同一附墙支座上。( × )

32、附着升降脚手架中的悬臂梁既作为升降用同时也起防坠作用。(× ) 33、为了增加施工作业层,加快施工进度,可以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搭设7倍楼层高度,不大于24m即可。(×)

.

.

3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相邻支承跨度不应大于6 m。( × ) 3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直线架体段较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段受力简单、承载能力相对较强,所以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撑跨度略大些。( √ ) 36、《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有规定: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5倍楼层高;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 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为提高使用效益,在设计爬架结构时可取其规定的高度、宽度最大允许值。( × )

37、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竖向主框架是重要的受力构件,故必须采用整体结构。( × )

38、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升降采用中心吊时,在悬臂梁行程范围内竖向主框架内侧水平杆去掉部分的断面,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

39、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竖向主框架的底部应设置水平支承桁架,其宽度与主框架相同,平行于墙面,其高度不宜大于1.8m。( × )

4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水平支承桁架的两端与主框架的连接, 可采用杆件轴线交汇于一点,且为固定的焊接点。( × )

4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使用工况时,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 √ )

4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 √ ) 4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由于受拉螺栓采用双螺母,故不强制要求使用垫板。( × )

4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墙支座支承在建筑物上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但不得小于C30。( × )

4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可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其立杆应设置在两竖向主框架上。( × )

4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水平支承桁架最底层应设置脚手板,并应铺满铺牢,若已设置翻转的密封翻板,则在脚手板的下面不用安全网兜底。( × )

47、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水平支承桁架不能连续设置,其一段间距长4m采用脚手架杆件连接,并采取了加强措施。( × )

48、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水平支承桁架不能连续设置,其一段间距长2m采用脚手架杆件连接,并采取了加强措施。( √ )

49、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遇到塔吊、施工电梯、物料平台等外部设施时,以附着式升降

.

.

脚手架完整性为原则,不得开洞,更不得断开。( × )

5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作业层外侧应设置1.5m高的防护栏杆和200mm高的挡脚板。( × )

5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作业层应设置固定牢靠的脚手板,其与结构之间的间距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为准。( √ )

5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防坠落装置严禁使用每次升降都需重组的手动装置,且须是机械式的全自动装置。( √ )

5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可以使用钢吊杆式防坠落装置,其钢吊杆规格应由计算确定,且不应小于∮48mm。( × )

5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设备、同步控制系统及防坠落装置等专项设备,均应采用同一厂家产品。( √ )

55、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两跨以上的架体同时整体升降时,可采用手动、电动和液压三种升降形式。( × )

5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操作过程中,为更好的观察架体情况,操作人员应站在架体上。( × )

57、升降过程中应实行统一指挥、规范指令。升、降指令只能由总指挥一人下达;当有异常情况出现时,也只能由总指挥发出停止指令,防止误操作造成不当后果。( × )

58、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升降到位后,应及时按使用状况要求进行附着固定。在每个机位安装一道附着后,施工人员可离岗吃饭或下班。( × )

59、遇五级及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拆卸作业,夜间拆除作业应提供充足照明。( × ) 60、工具式脚手架架体均为金属材质,且与建筑物直接接触,故可以不另设置防雷装置。( × )

61、工具式脚手架架在搭设过程中,剪刀撑应随立杆同步搭设。( √ )

62、作用于吊蓝上的水平荷载可只考虑风荷载。 ( √ ) 63、当支撑悬挂机构前后支撑点的结构的强度不满足使用要求时,为了安全起见不可使用下层支顶结构的措施。( × ) 64、悬挂吊蓝的支架支撑点处结构的承载能力,应大于所选择吊蓝工况的荷载最大值。( √ )

65、高处作业吊篮由悬挑机构、吊篮平台、提升机构、电器控制系统、钢丝绳、配套附件连

.

.

接件构成( × )

66、吊篮悬挂机构前后支架的间距,不得因建筑物外形而做出调整( × )

67、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时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实施。( √ )

68、高处作业吊篮所用的构配件可以是不同厂家的产品,但是型号必须匹配。( × )

69、高处作业吊篮悬挂机构宜采用刚性联结方式进行拉结固定。( √ )

70、为了使得意外发生时有足够安全缓冲,高处作业吊篮悬挂机构宜采用柔性联结方式进行拉结固定。( × )

71、高处作业吊篮悬挂机构宜采用刚性联结与柔性联结互补的形式进行拉结固定。( × ) 72、高处作业吊篮悬挂机构前支架严禁支撑在女儿墙上、女儿墙外或建筑物挑檐边缘。( √ )

73、高处作业吊篮悬挂机构前支架支撑在女儿墙上时,必须保证女儿墙强度达到标准要求。( × )

74、高处作业吊篮悬挑机构前支架支撑在建筑物挑檐边缘时,为了安全必须采用垫板降低压强。(× )

75、为了保证高处作业吊篮升降顺利,悬挑梁宜设置为前低后高( × )

76、为了安全起见,高处作业吊篮悬挑梁必须保持必须保持完全水平。( × )

77、配重件应稳定可靠地安放在配重架上,并应有防止随意移动的措施。( √ )

78、高处作业吊篮配重有损坏的情况下,为了达到设计值,两个损坏的配重累加一起只能按一个配重重量计算。( × )

79、高处作业吊篮配重不够的情况下,替代物重量不得小于配重重量。( × )

80、高处作业吊篮配重重量应至少达到设计值的80%以上。( × )

81、高处作业吊篮配重不得私自挪用,挪用前必须向安全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 ) 82、安装高处作业吊篮,向下抛掷钢丝绳时要避免交叉作业,注意警戒范围内不得有人。( × )

83、高处作业吊篮使用中,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不得受力。( √ )

84、高处作业吊篮使用中,为了保持悬挂机构稳定,前支架与支撑面角度应保持 在45°-60°之间。( × )

.

.

85、高处作业吊篮使用中,悬挂机构前支架应与支撑面保持垂直,脚轮受力不得 大于其水平摩擦力的50%。( × )

86、安装任何形式的悬挑结构,其施加于建筑物或构筑物支承处的作用力,均应符合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不得对建筑物和其他设施造成破坏和不良影响。( √ )

87、高处作业吊篮应设置作业人员专用的挂设安全带的安全绳或安全锁扣。( × )

88、高处作业吊篮使用时,安全绳必须牢固系在悬挑机构上,不可系在吊篮其他 处。( × ) 89、高处作业吊篮使用时,安全绳直径应小于或等于安全锁扣孔径,但不得小于最低标准值。( × ) 90、高处作业吊篮使用时,安全绳不得有断股、松散现场,建议吊篮行程上下两端打结。( × ) 91、吊篮宜安装防护棚,防止高处坠物造成作业人员伤害。( √ )

92、吊篮必须安装上限位装置,可不设置下限位装置。( √ )

93、对工人安全交底时要必须说明,人员、车辆于施工吊篮下方通过、停留时,要小心物体打击。( × )

94、不得将吊篮作为垂直运输设备,不得采用吊篮运输物料。(√ ) 95、多台吊篮安装时,建议先安装好一台,经检测可以使用后,运送其他台吊篮的配重。( × ) 96、高处作业吊篮宜两端各配备一名升降操作人员和一名监护人员,共计三人。( × )

97、吊篮正常工作时,人员应从地面进入吊蓝,不得从建筑物顶部、窗口等处或其他孔洞处出入吊篮。( √ )

98、班前教育中应提及,吊篮正常工作时,人员从楼层内进入吊篮内,应小心楼层与吊篮之间间距,先佩戴后安全带,系好安全绳再进入。( × ) 99、吊篮使用时只能从地面或屋顶进入吊篮。( × )

100、在吊篮内的作业人员应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并应将安全锁扣正确挂置在独立设置的安全绳上。( √ )

101、在吊篮内的作业人员应将安全带同时系在安全绳和吊篮上。( × ) 102、吊篮钢丝绳安全系数较高,超载时必须保持荷载均衡。( × )

103进行喷涂作业或使用腐蚀性液体进行清洗作业时,应对吊篮的提升机、安全锁、电气控制柜采取防污染保护措施。( √ )

104悬挑结构平行移动时,应将吊篮平台降落至地面,期间钢丝绳不得保持松弛。( × ) 105使用吊篮进行电焊作业时,焊机在吊篮内必须固定好,不可随意晃动。( × )

106、当吊篮施工遇有雨雪、大雾、风沙及5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并应将吊篮平台停放至地面,应对钢丝绳、电缆进行绑扎固定。( √ )

107、当施工中发现设备故障、安全隐患时必须停止作业,由专业人员维修,专业人员维修完毕后即可使用。( × )

108、高处作业吊篮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须经专业分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双方审批后方可实施。( × )

.

.

109、高处作业吊蓝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施工、安装、监理等单位的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吊蓝不得使用。( √ )

110、外挂防护架架体底部的横向水平杆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大于100mm。 ( × )

111、在外挂防护架提升状况下,三角臂与竖向桁架之间应采用定位装置防止三角臂转动。( × )

112、外挂防护架连墙件应与竖向桁架连接,其连接点应在竖向桁架下部,并与建筑物上设置的连接点高度一致。 ( × )

113、提升外挂防护架,当采用辅助架时,每一次提升前应在钢丝绳收紧受力前,拆除连墙杆件及与辅助架相连接的扣件。 ( × ) 114、外挂防护架每榀竖向桁架的外节点处应设置纵向水平杆,与节点距离不应大于300mm。( × )

115、外挂防护架的防护层应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其设置位置,防护层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大于150mm。 ( √ )

116、外挂防护架的的竖向桁架安装位置与架体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300mm。 ( √ ) 117、外挂防护架架体底部的横向水平杆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大于100mm。 ( × ) 118、外挂防护架的预埋件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圆钢,在建筑结构中的埋设长度不应小于其直径的35倍,其端头应带弯钩。 ( √ )

119、每片防护架应设置不小于2道水平防护层,其中底部的一道应满铺脚手板,外侧应设挡脚板。 ( × )

120、外挂防护架的底层除满铺脚手板外,应采用水平安全网将底层与建筑物之间全封闭。( √ )

121、外挂防护架的架体长度不得超过6米,架体宽度不得超过1.3米。 ( × ) 122、防护架应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的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个步距。( √ ) 123、外挂防护架整个架体搭设完成后,应校正整个架体的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 × )

124、外挂防护架纵向水平杆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且至少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 ( × )

125、当安装防护架的作业层高出辅助架二步时,应搭设临时连墙杆,待防护架提升时方可拆除。 ( √ )

126、外挂防护架的临时连墙杆可采用2.5m~3.5m长钢管,一端与防护架第三步相连,一端与建筑结构相连,每片架体与建筑结构临时连墙杆至少1处。 ( × )

127、防护架应设置在桁架底部的三角臂和上部的刚性连墙杆及柔性连墙件分别与建筑物上的预埋件连接。 ( √ )

128、外挂防护架的提升钢丝绳的长度应能保证提升平稳,且提升速度不得大于5m/min。( × )

129、提升外挂防护架的起重设备能力应满足要求,公称起重力矩值不得小于400KN·m,其额定起升重量大于架体重量即可。 ( × )

130、当外挂防护架提升、下降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建筑物内或相邻的架体上进行操作。( √ )

.

.

二、单选题

1.为贯彻执行国家( B )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施工人员在使用工具式脚手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依据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定《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范。

A.预防第一、安全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C.安全第一、事后控制、综合治理 D.预防第一、时候控制、综合治理

2.整体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是有( C )个以上提升装置的连跨升降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A.1 B.2 C.3 D.4

3.外挂防护架适用于层高( B )以下的建筑主体施工。 A.3m B.4m C.5m D.6m

4.竖向主框架主要( A )。

A.承受和传递竖向和水平荷载 B.承受和传递竖向荷载C.承受和传递水平荷载D.不承受荷载

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外挂防护架架体用的钢管应采用( D )的规格。 A.Φ48.3×3.0mm B.Φ48.3×3.2mm C.Φ48.3×3.4mm D.Φ48.3×3.6mm

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外挂防护架架体用的钢管应平直,其弯曲度不得大于管长的( A )。 A.1/500 B.1/550 C.1/600 D.650

7.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外挂防护架架体用的钢管表面的锈蚀深度不得超过( B )。 A.0.20mm B.0.25mm C.0.30mm D.0.35mm

8.当室外温度大于或等于( D )℃时,宜采用Q235钢和Q345钢。 A.-5 B.-10 C.-15 D.-20

9.钢管脚手架的连接扣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在螺栓拧紧的扭力矩达到( C )Nm时,不得发生破坏。 A.45 B.55 C.65 D.75

10.对于承受动力荷载或振动荷载的桁架结构宜采用( D )焊条。 A.高氦型 B.低氦型 C.高氢型 D.低氢型

11.架体高度是指( A )

A、架体最底层杆件轴线至架体最上层横杆(即护栏)轴线间的距离。 B、架体内、外排立杆轴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C、两相邻竖向主框架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D、架体的附着支承结构中最高一个支承点以上的架体高度。

12、一端固定在附墙支座上,悬挂升降设备或防坠落装置的悬挑钢梁,称为( C ) A、简支梁 B、框架梁 C、悬臂梁 D、挑梁

.

.

13、新脚手板板面挠曲不得大于( D )mm. A、10 B、8 C、14 D、12

14、木脚手板板宽不得小于( C )mm, 厚度不得小于( )mm. A、180;50 B、180;40 C、200;50 D、200;40

15、对于作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的永久荷载不考虑( D )。 A.架体自重 B.围护设施 C.竹笆板 D.施工人员

16、在计算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可变荷载时,应考虑施工具体情况,以下哪种情况不在考虑范围中。( A )

A.安装工况 B.使用施工 C.升降工况 D.坠落工况

17、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的升降动力设备、吊具、主框架在使用工况条件下,其设计荷载值应乘以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γ2 =( C );在升降、坠落工况时,其设计荷载应乘以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γ2 =( )。

A.(1.3)、(0.9) B. (2.0)、(0.9) C. (1.3)、(2.0) D. (0.9)、(1.3)

18、计算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墙支座时,应按( B )进行,选取其中承受荷载最大处的支座进行计算。

A.安装工况 B.使用施工 C.升降工况 D.坠落工况

19、在下列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结构构件中,(A )的容许长细比要求最严格,容许长细比值最小。

A.竖向主桁架压杆 B.脚手架立杆 C.横向斜撑杆 D.剪刀撑

2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物应( B )设置扶墙支座。 A.每一步架体 B.每一楼层 C.每间隔一楼层 D.每间隔一步架体 2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与建筑物每一楼层处均应设置附墙支座,且每一附墙支座均应能承受该机位范围内的全部荷载,并是其荷载的( D )倍。 A.1.2 B.1.4 C.1.5 D.2

22、下图为爬架穿墙螺栓处混凝土受压状况图,图中R1、R2为( B )。

.

.

A.混凝土压力 B.剪力 C.拉力 D.

23、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悬臂梁应按升降工况和使用工况分别选择荷载设计值,两种情况选取最不利的荷载进行计算,并应乘以冲击系数,使用工况时应乘以荷载不均匀系数。( B )

A. (2.0)、(1.0) B. (2.0)、(1.3) C. (1.3)、(2.0) D. (1.0)、(2.0)

2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的结构高度不应大于( D )楼层高。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25、由于施工需要,升降机需要穿过附着式脚手架,打断原本架体。其架体断面至最近机位不应大于( B )。

A.1.5m B.2m C.3m D.3.5m 26、《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有规定: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高度不应大于5倍楼层高;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7 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那么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应大于( C ) m²。

A.81 B.105 C.110 D.135

27、现有一爬架,其折线部位的架体相邻支撑沿架体外侧3m设计一个,若该段折线部位需水平悬挑一段架体,其长度可选则( A )。 A.1.5 B.2 C.2.5 D.3 28、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水平支承桁架的各杆件的轴线应相交于节点上,并宜用节点板构造连接,节点板的厚度不得小于( C )。

A.2mm B.5mm C.6mm D.8mm

29、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垫板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但其厚度不得取( A )。

.

.

A.5 mm B.10mm C.15mm D.20mm

3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水平支承桁架的架体悬臂高度不得大于架体高度的( B ),且不得大于( )。

A.2/5、9m B. 2/5、6m C. 1/6、6m D. 1/6、9m

3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悬挑端应以竖向主框架为中心成对设置对称( A ),其水平夹角不应小于45º。

A. 斜拉杆 B. 剪刀撑 C.抛撑 D.连墙件

3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外侧与普通脚手架一样必须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网目不应低于( D )/ 100 cm2。

A. 500目 B. 1000目 C.1500目 D.2000目

33、对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着支承结构、防倾、防坠落装置等关键部件的加工件应进行( D )检验;构配件出厂时,应提供出厂合格证。 A.10% B. 20% C.50% D.100%

3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防倾覆装置中必须包括导轨和( B )与导轨连接的可滑动的导向件。

A.一个 B.两个以上 C.每层设置 D.三个以上

3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升降和使用两种工况下,最上和最下两个导向件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得小于( D )m或架体高度的1/4。

A.2.0 B.2.2 C.2.5 D.2.8 3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防倾覆装置应用螺栓与附墙支座连接,其装置与导向杆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 A )。

A.5mm B.10mm C.20mm D.30mm

37、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某一机位的荷载超过设计值的15%时,应采用声光形式自动报警和显示报警机位;当超过( B )时,应能使该升降设备自动停机。 A.20% B.30% C.50% D.60%

38、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竖向主框架和防倾导向装置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 B ),且不得大于60mm。

A.1‰ B.5‰ C.8‰ D.10‰ 39、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预留穿墙螺栓孔和预埋件应垂直于建筑结构外表面,其中心误差应小于( B )。

A.10mm B.15mm C.20mm D.25mm

4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升降操作时,各相邻提升点间的高差不得大于30 mm,整体架最大升降差不得大于( D )。

.

.

A.50mm B.60mm C.70mm D.80mm

4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遇( B )及以上大风和大雨、大雪、浓雾和雷雨等恶劣天气时,不得进行升降作业。

A.4级 B.5级 C.6级 D.7级

42、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停用超过( A )或遇六级及以上大风后复工时,应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半年

4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螺栓连接件、升降设备、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电控设备同步控制装置等应( A )进行维护保养。

A.每月 B.每隔一个月 C.每季度 D.每半年

44、工具式脚手架安装前,应根据工程结构、施工环境等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经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 A )审核后实施。 A.项目总监理工程师 B.项目经理 C.项目安全总监 D.项目总工

45、工具式脚手架安装前应根据工程结构、施工环境等特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其方案内容可不包括( D )。

A.平面布置情况 B.特殊部位的加固措施 C.使用规定 D.应急预案

4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首次安装完毕及使用前检查验收表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下降作业前应检查验收表由( A )填报。 A.施工单位 B.监理单位

C.租赁单位 D.安拆单位

47、高处作业吊篮施工可变荷载标准值应按照( B )考虑,应为( )。

A、集中荷载 1KN/m2 B、均布荷载 1KN/m2 C、集中荷载 2KN/m2 D、均布荷载 2KN/m2

48、吊蓝的固定装置结构设计风压值应按( D )倍的基本风压值计算。

A、3 B、2.5 C、2 D、1.5

49、吊蓝动力钢丝绳强度应按允许应力方法进行核算,计算荷载应采用标准值,安全系数K应选取( C )

A、3 B、5 C、9 D、10

50、高处作业吊蓝通过( B )支撑在建筑物上,应对支撑点的结构强度进行核算。 A、悬吊机构 B、悬挂机构

C、悬挑机构 D、承重机构

.

.

51、固定式悬挂支架(指后支架拉结型)拉结点处的结构应能承受设计拉力;当采用锚固钢筋方式作为传力结构时,其钢筋直径应( A )。

A、16mm B、18mm C、20mm D、22mm

52、悬挂吊蓝的支架支撑点处结构的承载能力,应大于所选择吊蓝( D )

A、恒载的2.5倍 B、自重的2.5倍

C、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的加权平均 D、工况的荷载最大值

53、在建筑物屋面上进行悬挂机构的组装时,作业人员应与屋面边缘保持( B )m以上的距离。

A、1 B、2 C、3 D、4

54、悬挑横梁前高后低,前后水平高差不应大于横梁长度的( D )。

A、0.5% B、1% C、1.5% D、2%

55、高处作业吊篮使用中,当使用两个以上的悬挂机构时,悬挂机构吊点水平间距与吊篮平台的吊点间距应相等,其误差不应大于( B )。

A、 30mm B、50mm C、100mm D、200mm 56、高处作业吊篮安装和使用时,在( B )m范围内如有高压输电线路,应采取隔离措施。

A、5 B、10 C、20 D、30

57、吊篮内作业人员不应超过( B )人

A、1 B、2 C、3 D、4

58、吊篮做升降运行时,工作平台两端高差不得超过( B )mm

A、100 B、150 C、200 D、250

59、下列关于高处作业吊篮安全绳安全锁说法错误的是( D )

A、使用离心触发式安全锁的吊篮在空中停留作业时,应将安全锁锁定在安全绳上。 B、空中启动吊篮时,应先将吊篮提升使安全绳松弛后再开启安全锁。 C、不得在安全绳受力时强行扳动安全锁开启手柄。

D、吊篮空中停留时不得将安全锁开启手柄固定于关闭位置。

60、下列吊篮选用不合适的是( D )

A、吊篮悬挂高度50米,吊篮长边5米 B、吊篮悬挂高度90米,吊篮长边4米 C、吊篮悬挂高度90米,吊篮长边5米

D、吊篮悬挂高度110米,吊篮长边4米

61、下列关于吊篮做法错误的有( D )

A、工人甲离开吊篮时将电器柜各开关关停并锁上; B、工人乙收工时将吊篮主电源切断;

C、工人丙工作中暂时离开吊篮,将主电源切断;

.

.

D、工人丁把吊篮平台停在二楼处,停置好后离开。

62、下列关于吊篮拆除说法错误的有( A )

A、高处作业吊篮拆除应被编制在对应的外墙装饰施工方案内,拆除时应在专业人员的指挥下实施。

B、拆除前应将吊篮平台下落至地面,并应将钢丝绳从提升机、安全锁中退出,切断总电源。

C、拆除支承悬挂结构时,应对作业人员和设备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D、拆卸分解后的零部件不得放置在建筑物边缘,应采取防止坠落的措施。 63、高处作业吊篮悬挑机构抗倾覆系数应大于等于( C ) A、1.2 B、1.5 C、2 D、2.2

64、高处作业吊篮安全锁离心触发式距离小于等于( C )

A、100mm B、150mm C、200mm D、250mm 65、高处作业吊篮安全锁摆臂防倾( B )内锁绳。

A、3°以上 B、3°-8° C、8°以下 D、以上都不是

66、高处作业吊篮应设置锦纶安全绳,绳直径应不小于( D )

A、10mm B、12mm C、14mm D、16mm

67、高处作业吊篮超高限位器止挡安装在距顶端( C )处固定。 A、0.3m B、0.5m C、0.8m D、1.0m

68、吊篮钢丝绳夹子不得少于( C )个,且方向正确

A、1 B、2 C、3 D、4

69、高处吊篮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 D )

1、工程特点;2、平面布置情况;3、安全措施;4、特殊部位的加固措施;57、工程结构受力核算;6、安装、提升、拆除程序及措施;7、使用规定;

A、123456 B、123467 C、134567 D、1234567

70、外挂防护架的每片防护架应设置不小于( C )道水平防护层。 A、1 B、2 C、3 D、4

71、外挂防护架的施工荷载不得大于( B )

A、0.6kN/m2 B、0.8kN/m2 C、1.0kN/m2 D、1.5kN/m2 72、外挂防护架的提升索具应使用现行国家标准《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规定的钢丝绳,钢丝绳的直径不应小于( C )

A、10mm B、12mm C、12.5mm D、15mm

73、外挂防护架每一处连墙件应至少有( B )套杆件,且每一套杆件应能够独立承受架体

.

.

上的全部荷载。

A、1 B、2 C、3 D、4

74、每榀竖向桁架的外节点处应设置纵向水平杆,与节点距离不应大于( B ) A、100mm B、150mm C、250mm D、300mm 75、外挂防护架的每片防护架的竖向桁架在靠建筑物一侧从底部到顶部,应设置横向钢管且不得少于( C )道,并采用扣件连接牢固。

A、1 B、2 C、3 D、4

76、防护架预埋件宜采用直径不小于( A )的圆钢,在建筑结构中的埋设长度不应小于其直径的35倍,其端头应带弯钩。

A、12mm B、16mm C、18mm D、20mm

77、同一片防护架的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A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

A、500 1/3 B、600 1/3 C、500 1/2 D、600 1/2 78、防护架的防护层应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其设置位置,防护层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大于( B ) A、100mm B、150mm C、250mm D、300mm

79、防护架的架体底部的横向水平杆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大于( B ) A、25mm B、50mm C、100mm D、150mm

80、防护架的连墙件与竖向桁架宜采用( D )的方式连接。

A、刚性连接 B、半刚性连接 C、固定连接 D、水平铰接

81、当安装防护架的作业层高出辅助架二步时,应搭设临时连墙杆,待防护架提升时方可拆除。每片架体与建筑结构的临时连墙杆不得少于( B )处。 A、1 B、2 C、3 D、4

82、提升防护架的起重设备能力应满足要求,公称起重力矩值不得小于400kN·m,其额定起升重量的( C )应大于架体重量

A、75% B、80% C、90% D、95%

83、外挂防护架的提升速度不得大于( B )

A、2.5m/s B、3.5m/s C、5m/s D、6m/s

84、在每次防护架提升后,必须逐一检查扣件的紧固程度,所有连接件的拧紧力矩必须达到( A ) A、40N·m~65N·m B、45N·m~65N·m C、40N·m~55N·m D、45N·m~55N·m

85、外挂防护架的底部封闭不得有大于( A )的孔洞

.

.

A、20mm B、25mm C、30mm D、35mm

8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应采用起重机械把防护架吊运到地面进行拆除

B、在外挂防护架提升状况下,三角臂与竖向桁架之间应采用定位装置防止三角臂转动。 C、纵向水平杆应通长设置,不得搭接

D、防护架应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的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个步距。

87、下列不属于外挂防护架的永久荷载的是( C )

A、防护架构件的重量 B、脚手板的重量 C、施工人员及工具的重量 D、安全网重量

88、外挂防护架的架体长度最大为( C )

A、5m B、5.5m C、6m D、6.5m

8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提升外挂防护架,当采用辅助架时,每一次提升前应在钢丝绳收紧受力前,拆除连墙杆件及与辅助架相连接的扣件。

B、不得在施工过程中拆除连墙件。 C、安装防护架时,应先搭设操作平台。

D、当外挂防护架提升、下降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建筑物内或相邻的架体上进行操作。

90、对于外挂防护架的安装验收,说法错误的是( D )

A、桁架安装部位满足要求,工人可以在建筑室内或相邻架体上操作。 B、钢丝绳无断丝、断股、锈蚀等情况。 C、架体分片处距离不大于200mm。 D、底部封闭不得有大于50mm的孔洞

三、多选题

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以及其它相关标准的规定。不仅须计算架体构件的稳定性、强度、极限状态变形等,还应计算(ABCD)等受弯杆件的扰度值。

A.纵向水平杆 B.横向水平杆

C.水平支撑桁架 D.悬臂受弯杆件 E.竖向主框架

2、在分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竖向主框架受力情况时,应考虑(ABCD)。 A. 竖向主框架是空间几何不可变体系的稳定结构 B. 内外立杆的垂直荷载包括内外水平支承桁架传递来的支座反力 C. 内外立杆的垂直荷载包括操作层纵向水平杆传递给竖向主桁架的支座反力 D. 竖向主框架的受力明确可分析 E. 架体构件的稳定性、强度、极限状态变形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由(ABCE)、防坠装置组成。

.

.

A. 竖向主框架 B.水平支撑桁架 C.防倾装置 D.悬臂受弯杆件 E. 附着支承结构

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的宽度可以选择(AB)。

A.1.0m B.1.2m C.1.4m D.1.5m E.2m

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应大于,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承点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AC)。

A.7m B.6m C.5.4m D.4.5m E.3.8

6、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以下几点满足规范要求的有(ACDE)。

A. 受拉螺栓的螺母不少于二个 B. 受拉螺栓的螺母不少于四个

C. 受拉螺栓应采用弹簧垫片加单螺母 D. 螺杆露出螺母端部的长度不应少于3扣

E. 垫板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100mm×100mm×10mm

7、当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遇到(ABC)需断开或开洞时,断开处应加设栏杆和封闭,开口处应有可靠的防止人员及物料坠落的措施。

A.塔吊 B. 施工电梯 C.物料平台 D. 模板支撑架 E.吊篮

8、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应在以下部位采取可靠的加强构造措施:(ABCD) A.与附墙支座的连接处 B. 架体上提升机构的设置处

C.架体上防坠、防倾装置的设置处 D. 架体吊拉点设置处 E. 架体平面

9、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必须具有(ABC)的安全装置。

A.防倾覆 B.防坠落 C.同步升降控制 D.上下限位 E.限位器

10、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不得进行下列作业:(ABCD) A.利用架体吊运物料

B.在架体上拉结吊装缆绳(或缆索) C.任意拆除结构件或松动连结件 D.利用架体支撑模板或卸料平台

E. 遇到塔吊需断开或开洞时,在断开处加设栏杆和封闭

11、工具式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ABCD)等固定在架体上;不得用其悬挂起重设备。 A.模板支架 B.缆风绳 C.泵送混凝土 D.砂浆的输送管 E.防倾覆安全装置

1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前应具有下列文件:(ACDE)

.

.

A.相应资质证书及安全生产许可证 B.外脚手架鉴定或验收的证书 C.产品进场前的自检记录

D.特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岗位证书

E.各种材料、工具的质量合格证、材质单、测试报告

1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ABCD) A.首次安装完毕 B.每次提升、下降前

C.提升、下降到位,投入使用前 D.停用超过一个月 E.停用超过一周

14、高处作业吊篮的永久荷载包括(AB)。

A、悬挂机构、吊篮(含提升机和电缆) B、钢丝绳、配重块 C、操作人员、施工材料 D、施工工具、风荷载 E、安装人员

15、当支撑悬挂机构前后支撑点的结构的强度不满足使用要求时,应采取加(AC)的措施。

A、垫板放大受荷载面积 B、增大悬挂机构强度 C、下层支顶结构 D、安全范围内减小配置

16、以下属于高处作业吊篮构成部分的是(ABCD)

A、悬挑机构 B、吊篮平台 C、提升机构 D、防坠落机构

E、揽风绳

17、下列需要划定安全作业区域拉警戒的作业内容有(ABD)

A、塔吊安拆作业 B、吊篮安装作业 C、动火作业 D、汽车吊吊装作业

18、高处作业吊篮悬挑机构前支架不得支撑在以下哪些地方(ABD)

A、女儿墙 B、女儿墙外边缘 C、建筑结构楼板 D、建筑物挑檐边缘

19、关于吊篮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吊篮宜安装防护棚;

B、吊篮宜设置防止配重随意移动的装置; C、吊篮宜设置上限位装置;

D、吊篮宜设置下限位装置;

20、吊篮选用的原则有(ACE)

A、吊蓝悬挂高度在60米及其以下的,宜选用长边不大于7.5米的吊篮平台 B、吊蓝悬挂高度在60米及其以下的,宜选用长边不大于7米的吊篮平台

.

.

C、悬挂高度在100米及其以下的,宜选用长边不大于5.5米的吊篮平台; D、悬挂高度在100米及其以下的,宜选用长边不大于5米的吊篮平台; E、悬挂高度100米以上的,宜选用不大于2.5米的吊篮平台.

21、需要对吊篮进行防护的作业内容有(ABC)

A、电焊作业 B、喷涂作业

C、使用腐蚀性液体清洗 D、幕墙安装

22、关于在吊篮内进行电焊作业说法错误的是(BC)

A、在吊篮内进行电焊作业时,应对吊篮设备、钢丝绳、电缆采取保护措施; B、吊篮内的焊机必须做好加固措施;

C、电焊缆线不得与吊篮任何部位接触,电焊钳可以搭挂在吊篮上; D、必须开动火作业证,使用接火盆;

23、下列关于外挂防护架的提升说法正确的是(BC)

A、钢丝绳与防护架的连接点应在竖向桁架的中部,连接处不得有尖锐凸角等。 B、提升速度不得大于3.5m/min。

C、提升防护架的起重设备公称起重力矩值不得小于400kN·m,其额定起升重量的90%应大于架体重量。

D、每片架体均应分别与建筑物直接相连,应当在提升钢丝绳受力前拆除连墙件。

24、下列属于外挂防护架的永久荷载的是(ABC )

A、钢结构构件自重 B、立杆自重 C、脚手板自重 D、施工人员随身工具的重量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外挂防护架最底部的水平防护层应满铺脚手板,外侧应设挡脚板。 B、外挂防护架底层应采用水平安全网将底层与建筑物之间全封闭。 C、外挂防护架搭设完成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D、外挂防护架纵向水平杆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且至少采用3个旋转扣件固定。

26、下列关于外挂防护架连墙件说法正确的是(ACD)

A、连墙件的连接点应在竖向桁架上部并应与建筑物上设置的连接点高度一致。 B、连墙件与竖向桁架应采用刚性连接,且固定不能转动。

C、每一处连墙件应至少有2套杆件,每一套杆件应能够独立承受架体上的全部荷载。 D、预埋件宜采用直径不小于12mm的圆钢。

27、对于外挂防护架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ABD) A、架体高度不得大于13.5m。 B、架体宽度不得超过1.2m。 C、纵向水平步距不得大于1M。 D、架体长度不得超过6m。

.

.

28、外挂防护架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ABC)

A、拆除前,应对防护架的连接扣件、连墙件、竖向桁架、三角臂进行全面检查。 B、拆除前应清除防护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C、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D、应在防护架上自下而上进行拆除。

29、在外挂防护架提升过程中,应当注意(ABD) A、提升索具使用的钢丝绳直径不应小于12.5mm。 B、提升钢丝绳的长度应能保证提升平稳。

C、当采用辅助架时,每一次提升前应在钢丝绳收紧受力前拆除连墙杆件及与辅助架相连接的扣件。

D、严禁提前拆除两片以上的架体、分片处的连接杆、立面及底部封闭设施。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在防护架从准备提升到提升到位交付使用前,除操作人员以外的其他人员不得从事临边防护等作业。

B、当防护架提升、下降时,操作人员必须站在建筑物内或相邻的架体上,严禁站在防护架上操作。

C、架体安装完毕前,严禁上人。

D、每次防护架提升后,必须逐一检查扣件紧固程度,所有连接件拧紧力矩必须达到40N·m~55N·m。

31、对于外挂防护架的安装使用验收,说法正确的是(ABCD)

A、架体分片处底部采用20mm厚模板下加60mm厚以上的木方作加强筋。 B、桁架、三角臂、连墙件无明显变形。

C、桁架安装部位满足要求,工人可以在建筑室内或相邻的架体上操作。 D、桁架安装部位满足要求,工人不可以在建筑室内或相邻的架体上操作。 E、底部封闭不得有大于20mm的孔洞。

32、对于外挂防护架的监督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CD)

A、安装、升降、使用、拆除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教育,并监督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交底。 B、外挂防护架只需在安装后、拆除前进行检查即可。 C、应组织外挂防护架的检查验收。

D、应对专业承包单位人员的配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进行审查。

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A、外挂防护架的剪刀撑应随立杆同步搭设。

B、遇6级及以上大风和雨天,不得提升或下降外挂防护架。 C、外挂防护架在使用期间,架体上的非承重杆件可拆除。 D、防护架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整机检测。

34、对于外挂防护架提升钢丝绳的要求有(ABC) A、钢丝绳的直径不应小于12.5mm。

.

.

B、钢。丝绳的安装部位满足产品说明书要求

C、钢丝绳与防护架的连接点应在竖向桁架的顶部。

D、钢丝绳直径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超过7%且小于10%,只要未发现断丝,则可继续使用。 35、外挂防护架的专项施工方案应包括(ABCD)

A、安全措施 B、特殊部位的加固措施 C、安装、提升、拆除程序及措施 D、周边环境保护措施 E、使用规定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