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记叙文的六要素:
1、时间、地点:要从大范围答到小范围。例如:暑假中的一天夜里。有的时间有跨度,要把跨度写出来。地点有变化时,要注意事情的各个具体环节和地点的对应关系。
2、人物:
A、如果问写了哪些人物,无论是正面出场,还是侧面表现的主次人物都列出来。 B、如果问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主人公、中心人物),看全文写的事为了表现谁、文章的中心靠谁来表现、议论、抒情围绕谁。
C、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事情的叙述者、是叙事的线索、衬托中心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从侧面表现中心,交待社会环境。
3、起因、经过、结果:
分析起因、经过、结果,一般是对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的。
A、怎样分析哪些内容是起因,哪是经过,哪是结果呢?一般起因是交待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矛盾、难题,包括主观的和客观的;经过是写人生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做了什么;结果是写这难题、矛盾解决了,经过这个事人们怎么样了。
B、对起因、经过、结果的概括表述,一般都用“谁怎么样”、“谁干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
二、记叙的顺序: 1、倒叙:
1把事件的结果先写出来,然后再顺叙事情。 ○
2提到前面来叙述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仅仅后面发生的事情。叙述由倒转顺后,○
并不是叙述到开头写的那件事情为止,而是能够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
1开篇点题;○2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引起阅读的兴趣;○3使文章更生倒叙的作用:○
4使结构更紧凑。 动、灵活;○
2、插叙:
1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一段从前发生的事情,一般有引出插叙的话,这句话不算插叙。○ 2对人物或情况作一些说明和介绍。 ○
插叙的前提是全文有一个中心事件,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停一下,插进一些必要的内容。
1表达具体内容;○2使文章脉络清晰;○3突出中心;○4使文章结构紧凑;插叙的作用:○
5能够对前文实行补充说明,为后文作辅垫。 ○
三、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的角度自由地叙述。 第二人长:称要写的人为你或你们,抒发强烈的感情。 四、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抒情 1、描写:
1人物描写:语言、行动、外貌、心理描写,也有神态描写。作用:A、使文章更加生○
动形象具体,给人深刻印象;B、突出某种中心思想;C、表现人物的某种思想性格;D、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交待时代背景,交待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
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
2、议论:直接点明和加深所写事情的意义,评价人物,突出中心思想,统领全文,承
上启下,表达作者的感情。
3、抒情:无论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作用都是突出中心思想,感染读者,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表达作者对人、对事的思想感情。
五、记叙文的结构(分段 分层) (1)按时间的起止; (2)按地点的变换;
(3)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按表达方式:开头、结尾的议论、抒情,各自为一部分,中间叙事一部分; (5)按各自然段的内容关系:内容相同的为一段;
(6)按过渡段划:过渡段的上下,要看其内容偏重于什么。 六、过渡句
(1)位置:在两件事之间、在两种不同的内容中间、在倒叙、插叙和顺叙相转换的地方。
(2)语言形式:设问句、总括上下文意思的概括叙述、议论句段。
(3)作用:承上启下,使行文更顺畅,上下文内容衔接更紧密,全文浑然一体,便于读者理解。
七、记叙文中的照应
照应的方式有:照应题目、解释题目、回答题目问题、照应开头、结尾与开头内容一致、照应伏笔、前暗示后结果、后文对前文相同相关内容的照应、内容相关的语句
照应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紧凑、严密,中心突出。 八、代词指代的内容:
一般在原文中找,找到的内容要放到代词的位置上和上下文连读,读得通就对,否则不对。
九、记叙文段意和全文的内容
首先要区别各段的表达方式,概括表达方式不同的段落要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一般议论、抒情段,用表达了、抒发了、揭示了、点明了等动词,连带本段的具体内容;
如果是记叙段,不论是自然段、结构段,层次或全文,都能够用下面的语言形式概括:谁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如果是写人的记叙文,还能够加一项内容:表现了人物什么品质。
十、归纳中心思想:
归纳中心思想:通过什么人和事,——表现——谁的或那类人的什么精神、本质,表达了作者对谁的什么感情。常用的感情有热爱、赞颂、感激、怀念、揭露、厌恶、抨击、痛斥、讽刺。
十一、归纳人物形象
1、归纳出人物的身份:时代、年龄、处境、在别人心中的位置、身份; 2、归纳人物性格;
3、归纳人物的精神、品质; 4、归纳出爱好、特长。 分析人物的方法:(1)要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和特定的情境中去分析;(2)看别人对人物的反应;(3)看作者的概括评价;(4)分析时能够先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揣摩人物的心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
十二、归纳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1)抒情主体是谁;(2)抒情对象是谁;(3)抒情内容(词语);(4)抒发了怎样的感情;(5)感情特点是什么。
十三、评价文章的写作特点
(1)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典型/材料安排是什么顺序/是否有详略
(2)结构:是否严谨、巧妙,具体表现为哪些方面。例如:如何巧妙过渡/如何照应/以何为线索等/
(3)表达方式:除记叙外的表达方式(描写、议论、抒情),它们和记叙是什么关系/有什么表达作用/
(4)表现手法:对比/拟人/夸张/象征/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反复
(5)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平实、自然、亲切,饱含感情/含蓄、文学色彩浓、幽默风趣/
(6)刻画人物的方法(小说)。
十四、分析词、句、段的表达作用: (1)解词或句的意思;(2)分析其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对表达感情的作用;(3)分析其对语言表达效果的影响;(4)所用修辞及作用;(5)对读者影响;(6)与上下文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