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和漏税行为的主旨不同,偷税是故意行为,漏税是过失行为。偷税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税收损失,并追求这一结果;漏税是对危害后果有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偷税行为人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漏税行为人则没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对偷税行为的处罚包括追缴税款、滞纳金,以及罚款;对扣缴义务人的处罚也类似。
法律分析
偷税和漏税行为的主观目的不同。偷税是出于故意,而漏税是过失行为。偷税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国家税收损失,而积极希望或追求这一危害结果。漏税的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应当预见却设有预见,或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偷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而漏税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有这一目的。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或者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拓展延伸
揭示企业逃税的常见手段
企业逃税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纳税义务,从而减少纳税金额的行为。常见的企业逃税手段包括虚构交易、假冒成本、操纵账目、避税港口利用等。虚构交易是指企业通过设置虚假交易来减少纳税额,例如虚构购买或销售、虚构费用等。假冒成本则是企业将非法支出伪装成合法成本,以减少应纳税额。操纵账目是企业通过调整账目记录的方式来掩盖真实收入,以达到减税的目的。而避税港口利用则是企业将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地区,以减少税负。揭示这些常见的企业逃税手段,有助于加强税收管理,维护税收公平,促进经济发展。
结语
偷税和漏税行为的主观目的不同,前者是故意行为,后者是过失行为。偷税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国家税收,却积极追求非法利益;而漏税者对自己行为的危害后果或预见或轻信能够避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对于偷税行为,税务机关将追缴未缴或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企业逃税行为常见的手段有虚构交易、假冒成本、操纵账目和避税港口利用等。揭示这些手段有助于加强税收管理,维护税收公平,促进经济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六十五条 进口环节海关代征税的征收管理,适用关税征收管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八条 本法第五十六条、第五十七条第一款规定范围以外的临时减征或者免征关税,由国务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2021修正):第五章 关税 第五十四条 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是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