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教育与中国文化

2022-11-24 来源:好兔宠物网


教育是生长而不是灌输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个理念由卢梭提出,杜威对此加以进一步的阐发。这个理念涉及到了一个“何为教育”或者说“为何要教育”的问题。那就是生长。教育是为了让人更好的生长,懵懂无知的婴孩,正是从幼年,少年,青年的教育,来获得对世界的认知,在教育中逐渐完善自我人格,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体验生活,找寻自我价值,追寻生命的意义。

这种具有人本主义色彩——教育即生长的教育理念,不禁让我们反思当下中国的教育现状。钱理群先生在《中国教育的血肉人生》中,针对中国语文教育现状问题,关于中国教育改革,教育学界问题,何为真正的教师,提出了一些思考和见解。而这些思考和见解也透露着人本主义色彩,在此基础上,我将从两个方面:受教育者和教育者,来阐述我对现代教育的理解。

一、从受教育者对象——学生来看,学生的学习缺乏内在的自由,缺少自主性,创造性,精神需求在教育中被遏制,成长受到压抑。何为内在的自由?爱因斯坦说过,内在的自由即不受权利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未经审查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而能进行独立的思考。中国学生不爱思考,缺少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这跟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有重大的关系。应试教育决定了学习知识是为了“分数”, 不在乎通过何种手段来达到获得知识。而最快获得知识,提高“分数”的手段便是灌输知识,因而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只要答案不要过程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脑里都是“标准答案”,心里却空无一物。长期的灌输教学模式,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使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失去了学习知识的乐趣,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无从谈起。此外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多少学生被“学习就是一切”的观念影响着,兴趣爱好可能早早就不得不放弃,正常的玩乐时间甚至都觉得是一种浪费时间的行为,急匆匆的成长着,急赶赶地变成了“小大人”的模样,长大后却不知道这么急促

是为了什么,忘记了自己最初想要的东西。青少年的生命不应该是死板,呆滞,固定化的,应该是如春一般有其蓬勃朝气,拥有着自己的“理想骄傲”,这种狂热骄傲的“理想”是为青年人所独有的,即使那些梦幻般的理想实现不了,但这是他们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因为他们始终“在路上”,而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在路上”的过程,“用心的生活”才是真切的活着。生命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一颗种子的发芽,到一个果实的生熟,给予其外界的自由——阳光雨露,自会茁壮成长,“拔苗助长”只会提前扼杀生命,尽管初衷是美好的。

这种应试教育的功利性与中国国情和长期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中国传统教育制度是以科举考试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这种“学而优则仕”价值取向,已经深深埋藏在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影响了一代有一代的中国人。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是,把一个人的成长,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全部寄托在学习成绩的分数上,安放在名声和财富上,从而这便是一个巨大的悲哀。然而这种悲哀很多人是不自知的,在如今很多公认的观念里可见一斑:“现在的努力是为了明天的未来”。“现在少玩点,以后才有出息”。这些话语是绝对的公认的权威。然而我们试想一下,难道现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未来吗,难道现在本身就没有意义吗。这种“未来结果论”的恰恰将我们当下的生命无意义化,体会不到当前生命的美好。不可否认,现在是通往未来的并经之路,然而路是一步一步走的,未来是不可预知的,我们所能把握的便是现在。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每个年龄都有每个年龄的乐趣,每段时期都有每段时期的追求,顺着生命的历程,你拥有的是人生的无限可能性。如果一个孩童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为大学做准备,为未来的功名财富做准备,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可是我不知道现在中国有多少家长早早就让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扼杀在了“苦海无涯”的学习,补习,技艺深造中,多少孩子的价值观中是为父母而学习,甚至是不知道自己为何而学习!

另一个方面是中国国情决定了应试教育体制的长期性。中国是个大国,通过应试教育

选拔人才不得不说有其存在的合理的地方。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潮流下,决定了“文凭”的重要的性,决定了实际知识技能的获得在社会中应用的必要性,决定了教育学习的功利化趋向。一个人实现自我价值从某种意义上便是“功利化”,教育不是反对“功利化”,人是社会的产物,不可避免需要“功利化”,但是让学生在拥有健康独立人格和丰富精神世界的内心,以“内在的自由”去实现自我价值才是教育的真正出发点。

二、教育者——教师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保守僵化,教师在现实和理想中挣扎。中国教育是由政府行政部门主导,学校和教师并没有多少选择权和自主权。教师只能根据课程标准,依照选定的教材,完成教学任务。孔夫子所说的“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很难在现实中实施。中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有教无类”:九年义务教育的实现,大部分的高中生都能考上大学,中国教育的普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实现。然而仔细观察身边,你会发现,中国目前实现的大部分孩子都能接受文化教育的“有教无类”只是表面上的,暂且不论那些偏远地方的山区的孩子甚至上不了学,就看大城市跟农村的孩子接受的教学环境,得到的教育资源,以及其师资力量就有着巨大的差别。这就导致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去大城市,送去“高校”,找“名师”,不惜花费财力物力只为了让孩子“不在起跑线上输了。”因而各种补习机构纷纷如竹笋般涌现,“教育”被物欲化,功利化的时候,教师不再是“灵魂的工程师”,而是成了“决定孩子命运”的主宰者。

“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也很难实现。一个班级人数众多,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老师只能顾及大部分的人的学生需求,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就必须调整自己去适应老师的课程,适应不了老师的人,只能被“淘汰”。除此之外,应试教育决定分数才是最重要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只能重点讲解与考试有关的知识,这种带有极强目的性和“填鸭式”式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更让“因材施教”无从做起。人是难免会被社会大环境所限制而左右的,教师是无法以个人的力量去与整个社会,与教育制度做抗衡

的。教师需要以学生才成绩来向学生父母交代,来向学校交代,来向社会交代。但是人又是有思想的,有理想的,在现实面前,面对内心的挣扎,很多教师是从挣扎到无力抗争而放弃,其内心对教育是“绝望”的,“混饭吃”最终成了他们的生存状态。而有的教师本身就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受害者,从事教育职业也是迫于生存压力,这种“不合格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模式,教师技能,更重要的是精神状态。他们不是为了从教育追求个人生命的意义,不是带着对学生,对教育的热爱之情而投入教育事业,自然就很难对学生产生“为人师表”和“言传身教”的影响,很难从内心去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学生在长期的“义务性”教学下,感受到的是教学环境的隔阂冷漠,与老师的冷淡,更会对学习产生枯燥厌倦的心理。当然还有一部分教师还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在已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教育注入着新活力。这些教师就是钱理群先生所称作的——教育思考者,即真正的教师。他们把教学工作看做是一个追寻意义,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过程。他们清楚的知道“真正教学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即使此时面临教学理想的实现被阻碍,被粉碎的痛楚,但是他始终保持着内心自由,宁静,自觉地保持相对边缘的思考姿态,努力地甘于平淡,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在阅读,思考。写作,实践中,不被多元化的社会价值观所左右,努力的“做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写自己的想法。”通过精神感染,言传身教,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延续着他们的生命,这是他们内在生命的要求。虽然这个参与过程,有矛盾,有挣扎,有苦楚,但无疑是快乐并值得的,他们在为自己的生命而活着。

其实,无论作为教师还是学生,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就应该坚守住自己内心的自由,在为生存而奔波在大地时,也要为自己留一片天空。追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是每一个人都要叩问自己的使命。教育在人的生长中,正应该发挥智育,德育,美育,来完善自我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能在这漫长的历程中体验生命,找寻自我价值,始终不断追寻生命的意义。

一个人的生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因而生长的每时每刻都具有它的独一无二

的重要性。教育不是为了让学生去适应现实,教育应该为人的成长提供外在的自由,让学生成长的每时每刻都能在阳光和雨露下成长,体会生命每个阶段的不同与美好,使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教育即生长”是我们要去反思和努力去改变的,更是我们要去坚守的,虽“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吾将上下而求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