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

2022-09-23 来源:好兔宠物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 ! 实验技术与管理 第25卷第5期2008年5月 CN11—2034/T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o1.25 No.5 May 2008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 胡卓红,梁小婉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国际经贸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办出自己 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特色。必须坚持突出高职教育的技能性,突出课程教学体系的实用性,突出专业知 识的通融性,从而使得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适应外贸企 业用人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就业需求。我们不但要进行理论教学的改革,也要完善实践教学。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2-4956(2008)05—0134—03 Explor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U Zhuo—hong,LIANG Xiao—wan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Zhejiang Economic&Trade Polytechnic,Hangzhou 310018,China) Abstract:The specialt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ims at raising the personnel with practical skills necessary in the performanc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which requires a special way of its teaching.Namely,empha— ses should be placed on skills—developing,practicaliyt in the curricula—designing and the versatiliyt of specilaized knowledge SO that hte graduates of htis specilaty can keep 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satisfy wi出both the requirements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and the students’own aspiration for employment.For htis reason,we are urged not only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in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but also to improv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Key words:specilaty of international trade;teaching reform;practical teaching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 贸业务人员目前在我国既是十分需要的,又是十分 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 缺乏的。适应这种现实情况,我们开展高职国际贸 道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国际经 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既要重视“双基知识”,即扎 贸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现在很多外贸企 实的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教学,也要 业,特别是新备案的进出口企业希望在短期内能够 注重国际贸易的实务与技能及国际贸易的考证知识 扩大本身的国际业务,但他们又没有精力和实力培 的训练。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进行理论教学的改 训国际经贸业务人员,所以他们在招聘时一般都首 革,也要完善实践教学。 选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我国外经贸从业人员达 7000多万人,但只有8万多人拥有外销员资格证 1 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 书,而20万的货运代理从业人员中经过正式培训 1.1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深刻 的人员为数不多。由此可见,高素质技能型国际经 就目前来说,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 收稿日期:2007-10-09 全新的教育体系。很多人对高职教育的内涵认识不 作者简介:胡卓红(196o一),女,浙江省慈溪市人,本科,副教 足,还停留在压缩式大学本科的错误概念上。有些 授,研究方向: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践教学的研 院校的领导及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搞实践教 究,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和科研 学需要较大的投资,教学的管理和组织难度加大, 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基金资助(2007c3009);浙江省高 且见效慢。所以往往是重学历轻技能训练,以理论 教学会项目(Y200607). 教学为主,把实践教学放在次要的位置,体现不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胡卓红,等: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 135 高职特色。这样,使得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学 生缺乏外贸实践技能,实际动手能力不强,不受外 贸企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1.2实践教学学时的分配不科学 由于在思想上没有摆正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关 职院校必须十分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有关 外贸企业签订互惠互利、长期合作的“实训基地 协议书”,聘请基地负责人为学院国际贸易专业指 导委员会成员,聘请相关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等做 兼职教师,加强沟通联系。对学院而言,这些企业 系,以致在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课程设置的安排上, 未能摆脱普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模式,过分强调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使实践教学 的学时比例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即使在教学计划中 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 也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检查标准,导致不少 课程在实践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受诸多因素影响, 随意变更实践教学的学时、内容和实训要求的现象 较为严重。 1.3实践教学条件不充足 要加强实践教学,必须有基本的实践教学条件 作为基础。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普 遍表现为实践教学条件不充足。一是没有足够的资 金来源和对实践教学的投入,缺乏基本的实践教学 条件;二是没有足够的从事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教 师队伍,实践教学人员不稳定,专业水平不高,特 别是缺少具有国际贸易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 师;三是缺少充足的实践教学场地和实施实践教学 所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不仅数量无法满足实践教 学的需要,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1.4校企合作的实施不到位 学校要想真正培养出符合外贸企业要求的高素 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行 校企合作,让学生到外贸企业去实践。但是,真正 的校企合作在现实中却难以实现。从企业方面来 看,他们担心学生的参观或实习影响自己的工作效 率,再说接纳学生实习企业没有多少收益,积极性 不是很高。从学校方面来看,组织学生出外实习会 增加实习经费,而且责任重大,受外界制约的因素 较多,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的难度加大。 2解决实践教学环节现存问题的途径 2.1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培养提高学生实践 能力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具有 强劲生命力的发展方向。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 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职业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能 实现零距离上岗。而这一优势的取得,在一定程度 上要依赖于完备的、运行良好的实训基地,依赖于 学校通过各种途径营造的职业实践环境。为此,高 既是学生实践教学的场所,也是毕业生的就业基地 和教学改革的“实验室”。人才培养计划实行 “2.5+0.5”的模式,通过最后一学期在实训基 地顶岗实训参加外贸业务实践。实训基地对学生实 行员工式的管理,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得到全 方位的职业能力训练和体验,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 得到显著提高。 2.2启动“2+1”教学模式 “2+1”教学模式是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内学习 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实验实训,后一年到外贸企 业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 “2+1”模式中的“2”和“1”不完全是时 间概念,它的实际意义是研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 学,研究在学生毕业前就把知识转化成能力的问 题。“2+1”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积极 作用体现在:一是学生是在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 之后去外贸企业,能比较好地顶岗实习,且延长了 毕业顶岗锻炼的时间。大三将近10个月的顶岗实 习足以使学生了解、熟悉外贸岗位要求,提高就业 能力,为步入社会作准备。二是基地为学生提供了 综合能力锻炼的真实环境。校外实训基地是处于正 常运转的企业,学生所处的环境都是真实环境。不 仅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 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学生真刀真枪地进行职业 规范化训练,从思想上热爱本职工作,树立为事业 和企业献身的精神。 2.3试行“定单式”人才培养方案 定单式人才培养是指作为培养方的高职院校与 作为用人方的外贸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针对社 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 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以就业为导向,针对用人单位的需要确定培 养计划,利用学校和企业共同的教育资源,以培养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实行课堂教学 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定单式”培养 模式中,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学会基本技能,第三年在定点外贸企业通过工学交 替方式,开展专业理论学习、综合实训及岗位技能 培训,企业提供培养学生所需的实训实习带教师 资、实践环节教学内容、最先进的实习软硬件环境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验技术与管理 及学生在此期间的全部生活费用。校企双方共同进 行教学计划的修订、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专 业课程教材的选用。毕业生直接在相关外贸企业中 就业。企业接受教师到企业调研、培训、学习;企 业的有关人员也可以接受邀请来校开办讲座。 2.4全面推进“双证书”制度 同时,鼓励支持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和校外实 习、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践,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 术人员搞联合科研项目攻关等,实现专业技能提高 和知识结构的优化;二是对专业教师实行双证制, 要求所有专业教师都要参加相应的岗位资格培训和 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等级考核,取得相关的职 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指导培训;三是积极引进一批 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实行就业准人制度和职业 资格证书制度,大部分岗位都要求有相应的职业资 格证书才能就业。这就要求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必须 深化教学改革,实施新的人才培养和评价制度,真 正使教学和考评能为学生就业和发展铺就绿色通 道。为此,我们应针对技能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 培养特点,把考评学生专业技术操作能力作为核心 内容,把“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制度纳入人才评估建设轨道。“双证书”既是教学 效果的标志,又对整个教学实施过程起着导向作 用,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技能意识和教师的责任意 识,从而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学校应把双证书 制度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才评价制度。把职业资格的 课程内容与学历教育的课程相融合,更确切地说是 把部分有关的职业资格课程内容融入学历教育的课 程中去,促使学历教育改变脱离实际的毛病。要 不断增加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并积极争取上级 人事、教育和劳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成立相应的 职业技能鉴定站和有关学科的等级考点,为全面推 进双证书制度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 2.5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根本保 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关键是 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人才保 证。我们要结合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实际,根据“双 师型”教师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按照“接收引进、 按需培养、注重实践、训以致用”的原则,采取积 极有效的措施。 2.5.1建立和完善“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在取得教师技术职务资格的同时,积 极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或专业技能鉴定,取得相 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对于“双师型”教师,在晋 升、评优、竞聘上岗、高学历进修、承担教育教学 科研课题等方面,给予优先权,不断提高教师自我 培训、自我提高的积极性。 2.5.2拓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两条腿”走路的建设途 径。一是在支持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和各种培训的 既具有精湛的外贸业务技能,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 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专、兼职教师,充 实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5.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科研工作 积极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科研工 作,总结“双师型”教师培养及成长的规律,探索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培训模式,建立和完善“双 师型”教师的信息数据库,及时掌握师资队伍的具 体状况,做到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动态化、规范 化管理。 3结束语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 适应经济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从业人才。高职国际贸 易专业必须坚持突出高职教育的技能性,突出课程 教学体系的实用性,突出专业知识的通融性,这样 才能使得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 应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适应外贸企业用人的 需要,符合学生的就业需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朝庄.关于高职教育领域产学研结合的系统思考[J].教育 与职业,2006(30):13—14. [2]颜绍梅.谈高职教育产教结合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6(14):110—112. [3]徐昭,罗淑芬,熊青.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办学模式初探 [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3):74—76. [4]王云峰.“产学研紧密结合型”办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农业教育,2006(5):34—36. [5]刘守义.我国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分析[J].教育与职 业,2006(11):3—5. [6]奚立平.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J].高教论 坛,2006(5):193—195. [7]黄兴红.高职学院训练中心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技 术与管理,2006,23(2):118—120. [8]胡惠君,李五一,邹冰,等.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经验, 全面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训基地[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24(3):99—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