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词,按照一定的句法规则造出字词通顺、意思完整、符合逻辑的句子。依据现代语文学科特征,可延伸为写段、作文的基础,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来源清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纤巧胜。” 夏丏尊叶圣陶《文心雕龙》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乐华 用铅笔记录下来。”
下面为您提供关于【正中下怀造句】内容,供您参考。
1、听说你要请我吃饭,正中下怀,我很高兴。
2、我正想设法使他暂时离开一会儿,怎知他却想独自到外面散步,真是正中下怀,因此你到来时才没有碰着他。
3、爸爸是个钓鱼迷,闲来无事,恰好有人相约,对于他,可谓正中下怀。
4、宝马司机立即下车与孙队长理论,没想到正中下怀。
5、拆伙的提议,正中下怀,我还会犹疑不决吗?
6、我们听了他的意见,正中下怀,忙说很好。
7、这种安排对于他正中下怀,难怪会露出一脸微笑。
8、你说的这话,正中下怀,看来咱们的意见没有什么分歧。
9、这话对于他正中下怀,难怪他会毫不迟疑地答应。
10、不想他那里来请,正中下怀。
11、感谢你给我们的礼物,这是正中下怀。
12、这事对我们来说是正中下怀。
13、你是觉得正中下怀呢,还是对她表示同情?
14、哥哥的提议对他来说正中下怀。
15、李四:你不是一直希望能在那里工作吗?真的是正中下怀,恭喜你了。
16、公司待久了,难免生厌,一听外调,正中下怀,乐不可支。
17、小君:你说的正中下怀,莉莎。在盐湖城我不能喝的还不只是咖啡而已。
18、因此,苍蝇得以最终发现那个正中下怀的出口,并因此获得自由和新生。
19、上当受骗,不要怪骗子高明,是你心中空虚,正中下怀。
20、听到这儿,一位专家试探着向李区长推荐信托产品,谁知正中下怀,双方不谋而合。
21、对于雷德克纳普那种结合欧洲大陆风格和英式足球的打法来说,他可能正中下怀。
22、不过对于准备好尝试不同体验的人来说,独特的海滩假期才可能正中下怀!
23、我时常想到海滨城市大连观光,这次暑假,老师恰好安排我参加夏令营,去大连造船厂进行社会调查,真是正中下怀,我高兴极了。
24、上当受骗,不要怪骗子高明,是你心中空虚,正中下怀。回头一想,其实莫不是太急于求成,又或者不够爱自己,怎会被那些轻浮的把戏勾走了心魂?十二。
25、在这个单薄的阵线上,现在只有几个微小的人物在坚持与奋斗着,可是却赢不了多数人的赞赏与掌声,张柏芝一句"猫哭耗子假慈悲"正中下怀专针对某个人,是啊!
26、楚凡正坐得浑身不自在,闻言正中下怀,心中没有因为被排斥而有丝毫不爽,一脸轻松地答了句好的,杨姐。
27、该说的表述更加直接,它以加害人做出行为的时候是否达到了社会一般主体对危害结果的注意程度为标准来确定原因,这不仅对这个逻辑矛盾没有丝毫的解救,反而更加正中下怀。
28、这群人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对于高总价的房子承受能力较弱,而小户型房子,总价比较低,正中下怀。
29、我一听,这不是正中下怀嘛,省的郭啸刚这鬼人出师无名,“好的,一言为定”。
30、这里面很明显的有相当圆滑的原因:奥巴马的胜利将带来"改变",这对卡梅伦来说正中下怀。
31、他里里外外看了半个钟头,地段和几间主要的房间都很中他的意,加上房东又把那幢房子大大赞美了一番,那番话对他也是正中下怀,于是他就当场租了下来。
32、我正想设法使他离开一会儿,怎知他却想独自到外面散步,真是正中下怀,因此你到来时才没有碰着他。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在分析并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二、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或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三、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强烈的对比能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四、用比拟词造句,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五、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比如用“尽管……可是……”造句:“尽管今天天气很糟,但是大家都没有迟到。” 这就需要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六、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随着信息新媒体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继报纸、收音机、电视之后的主流媒体,并有将其整合的趋势。网民数量的激增使得网络话题的热议和网络语言迅速成为流行语。出现了很多新现象:网络造句——当某一新闻事件在网络迅速流传之后,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网友们的推广下,成为造句的主体,并迅速在网络流行展开。比如李刚事件中,我爸叫李刚成为流行语,以它进行的造句活动在网络铺开。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刚;给我一个李刚,我能撑起整个地球等。而在360与腾讯的3Q网络大战之后,一句“我很艰难的做出决定”也迅速流行。这类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将已有的诗句、文章等进行改变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