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赶尸是怎样一回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11 01:59

我来回答

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1 03:28

其实赶尸不是什么巫术,赶尸人很辛苦!利用的是杠杆原理,当几具尸体时,要把几具尸体排成一排,两条胳膊分别平行绑在尸体腋下的竹杠上,前后距离,就是尸体平伸胳膊的距离,好似后面尸体双手塔在前面尸体的双肩上,然后分别在一串尸体左腿和右腿上,串联绑上一条绳子,扶尸人会按照领尸人给出的节奏,左右推动杠子,把一串尸体的重心有节奏地分别放在左腿或右腿上,前面的人会配合节奏,借势向前拉动另一条腿上的绳(说借势,是因为在向左向右和向前推动杠子过程中,在一条腿落地同时,另一条腿会靠惯性悠荡向前,这需要赶尸人娴熟的技术和有一定的速度,有一定的速度反而会省力,因此有些赶尸人一夜要赶尸行走几十公里的路),扶尸人接着向前推动杠子,这样一串尸体就一二一齐步向前走了!这是平路!如果遇到坡路,就要把一串“梯子”一样串起来的尸体变成翘翘板,压动一串尸体,看到一串向前齐步跳动的尸体了,如果遇陡峭路,就得背过去了!当然尸体是经过药水特殊处理过的,一是防腐,二是使下肢髋关节能够活动。由于赶尸都在下半夜夜深人静时进行,即使有赶夜路的也大都回避,很少有人看到,看到也很难看清,杠子是黑的,扶尸人与尸体很难辨分,但为了扶尸人看能够看清脚下路,赶上月黑夜,路两侧地面会放置微弱灯光,偶尔会有人看到绑在尸体腿上的绳子,即便有人问起,赶尸人也会解释为防止尸体逃走,路上住的又是专门的赶尸店,昼伏夜行,显得很神秘!过去在一些地区,还有背尸人,由于山路崎岖陡峭,要背尸送回故里!赶尸既是古老而神秘的文化,也是穷苦人民的辛酸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1 04:46

  赶尸的起源
  著名苗族作家沈从文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道:“经过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会赶尸。若眼福好,必有机会看到一群死尸在公路上行走,汽车近身时,还知道避让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样。” 说起赶尸的起源,民间有*载道:相传几千年以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苗语:公公)蚩尤率带兵在黄河边与敌对阵厮杀,直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打完仗要往后方撤退,士兵们把伤兵都抬走后,阿普蚩尤对身边的阿普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在这里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好弟兄回归故里如何?”阿普军管说:“好吧。你我改换一下装扮,你拿‘符节’在前面引路,我在后面督催。” 于是阿普军师装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样,站在战死的弟兄们的尸首中间,在一阵默念咒语、祷告神灵后,对着那些尸体大声呼喊:“死难之弟兄们,此处非尔安身毙命之所,尔今枉死实堪悲悼。故乡父母依闾企望,娇妻幼子盼尔回乡。尔魄尔魂勿须彷徨。急急如律令,起!”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一下子全都站了起来,跟在阿普蚩尤高擎的“符节”后面规规矩矩向南走。敌人的追兵来了,阿普蚩尤和阿普军师连手作法引来“五更大雾”,将敌人困在迷魂阵里……。因是阿普军师所“司”(实施、操作意)之法术让大家脱的险,大家自此又把他叫“老司”;又由于阿普老司最后所用的御敌之实乃“雾术”,而“雾” 笔画太多难写,于是改写成一个“巫”字取而代之。其实,这巫字也是个象形文字:上面一横代表天或者雾,下边一横则代表地,而中间的那一竖就表示“符节”了;竖的两边各有一个人字,右边那个代表阿普蚩尤,左边那个代表阿普老司,意思是要两个人联合起来才能作巫术。

  赶尸谜团
  “湘西赶尸”历来是一个谜团。一般的文学作品里和影视作品中对“湘西赶尸”的现象,往往是这样叙述的:“夜半……荒郊……小路……月亮透过乌云边缘,向地面撒出掺白的光线,一队白影在地上缓慢的移动着。仔细一看,像是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位衣料浑黑、宽衣大袍的老者,只见此人,左手持一双红绳铜铃,右手挥一三角杏黄令旗,铃声一起——呤……呤,旗帜随之一挥。老者身后还默默的跟随着一队行动怪异的人,说怪异,是因为这群人的行动,异常的一致,一致到如同是同一个人,而且一个个走起来都是同手同脚!看他们走路的力道,也有异与普通人,每一步都踩得相当生硬,似乎没有我们平时行路时,那种轻快、有弹性的步伐,再看到这群人的面孔,就更叫人感到惊异!苍白……苍白的面色中发出灰黑和铁青的混合色,还带有些许暗红的斑点,双目深深的陷在眼眶之中,深得找不到眼珠,只剩下两个黑黑的空洞。双颊也深陷进去,上面帖着黄纸,好象还划着符。各个身着白袍,双手平举向前生出,从白袍中,还不时渗出一滴滴混浊的东西,向周围的空气中发出阵阵恶臭。这群绝对不是‘人’,他们是僵尸!而那个黑袍老者就是——‘赶尸人’。” 赶尸,应该是确有其事的。清代中期,这种技术的出现,是用于把客死四川的湖南移民的尸体运送回家乡。尸体在最开始的运送过程中,是走的水路,并不需要“赶”的。但三峡这一段,水流湍急,旋涡暗礁密布,船只往往沉没。清代曾经有人在北京作官,闲时买书,必得是一式三本。待到年老书多,告老还乡之时,入川走的是水路,图书文籍,分装三船运回。最后还算幸运,沉没两船,还剩船复本。他是从下游往上游走,逆水行舟并不快捷,尚且要沉底,蜀道之难可见一斑了。所以行船放排,在长江中最是风险,要搭上身家性命的,古人又迷信,绝不愿意搭载死人走在险江之上,“赶尸”这个职业于是就产生了。 赶尸,就是在川东到湖南西部的那一段,几百公里的山路里的交易。前后的路程,都有船运或公路。只是这一段,山高林密,狼虎出没,运载棺木的牛车走不动,船家又不搭手,不得以只有托付给“赶尸人”了。丧主先得找到当地的“赶尸旅店”,一般是挑一面杏黄小旗,上书“祝尤科”三个大字的地方。那赶尸的人,自己是不会承认这个不好听名字的,你得称他“先生”,他自认为是“祝尤科”(古代的巫医专科)的大夫。丧主与“先生”谈好了价钱,交割了银两和尸首,交代完接尸的地点,就可以自己上船先走一步了。 在赶尸人的专业术语中,并没有“死尸”或“死人”的称谓,死人称为“喜神”(死人的谐音),每次赶尸,必须有两具以上的尸体,不然就不叫赶,叫“背”,找一个胆大的把死人背回去就得了。待到有了两具以上的尸体,到了傍晚,“先生”就开始作法了。设坛、点香,烧纸,对尸体如此这般的处理一下,便开始出发。他每摇一下铃,手上绳子一紧,尸队就向前走一步——慢慢的。他们走的都是人迹罕至的荒野小径,“先生”算好了路程,待到差不多要天亮了的时候,总能找到一个专为赶尸人服务的小旅店,打尖休息。至于那几个死人,也有停放的地方——这些小旅店无一例外向内开挺的、厚重、上黑漆的木质大门。这门背后,就是尸体呵呵站的地方。当地有忌讳小孩到门背后玩的习俗,应该就是源于此事。 “死人为什么会动”,这大概是读者最后的迷团,事实上赶尸人神秘的昼伏夜出,多半也是为了保守这个机密。我们知道,人死后会立即僵硬,称之为“尸僵状态”,过四十八小时后,肌体就会恢复一些柔软,然后就又是发硬。但这时大的关节,例如髋关节,在外力作用下,还是能有小幅(20度)的活动的,这就是死人行走的物理条件之一。把两个尸体,排好队,伸直前臂与地面平行,然后用长而细的竹竿顺着手臂用绳索固定,这两个尸体就连成一个立体的架子,不会翻倒了(这就是为什么要两个死人的原因)。这时候如果拿一个绳子连在第一具尸体上,然后在另一头用手轻微用力一拉,尸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就象提线木偶一样歪歪斜斜的直腿走起来啦。事实上这样还不如叫“拖”来得明白。从川边到湘西,地理条件是向下倾斜的,走的一般都是向下的斜坡,势能转化为动能,尸体架子就能走得方便些,而这些小路,都是赶尸人精心选择,上坡极少,真就是有了拖不过的上坡,也说不得只好一个个背上去了。这就是赶尸的最大奥妙。 湘西的古代赶尸 *之后,民智渐开。炸药的广泛使用排除了礁石,出现了现代公路和汽车,不信邪的汽船也开始搭载尸体。人们的乡土观念也淡化,入川的移民不再要求把尸体运回老家。就象火车的出现粉碎了保镖和绿林强盗联合制造的神话一样,“祝尤科”的赶尸人也被历史淘汰了快一百年了,保存在人们记忆里的,恐怕只有那伸直前臂、一跳一行的僵尸,和赶尸人的铃声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1 06:21

赶尸是传说中可以驱动尸体行走的法术,属于苗族蛊术的一种,是楚巫文化的一部分。蛊有黑巫术和白巫术之分,赶尸属于白巫术。

百度里有详细的说明。
但是至于赶尸人为什么一定要长得丑陋,我倒是不清楚。

希望能对你有一些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1 08:12

其实就是将尸体运回家乡入葬。赶尸体现的是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怀。

有几种尸体不赶:
年老自然病死的(因为其灵魂归于天命,故此没必要再赶回家乡)
遭雷击致死的(其灵魂万恶,遭遇天谴,故不能祸及乡里)
残尸且不能接驳完整的(无法下葬的尸体,故不赶)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1 10:20

就是控制尸体 让自己走回老家安葬, 有一句话叫 落叶归根 , 由于死者的尸体家乡在大山里 交通工具又进补去 道路又远 而一般也不会愿意 抬个尸体走上几天 所以就有了赶尸的职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11 12:45

【不是要长得丑陋,是没别的本事,丑人谁会用呢,只有当赶尸人,生活所迫】
赶尸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36028.htm?fr=ala0_1_1】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