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3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1小时前
一、缺乏信心有些孩子拖拉磨蹭不是因为懒,而是由于自我效能感低,对要做的事情缺乏信心。
心理上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于是缺乏行动的动力,害怕没做好就要承受自己或父母的责怪和失望。如果生活中父母喜欢打击否定孩子,一犯点错就批评个不停,比如检查孩子作业发现错误时,就朝孩子发脾气,那么这类孩子就很可能变得磨蹭,平时比较消极、被动。对于这类孩子,增强自信心是一方面,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一方面。首先,鼓励孩子树立一些小目标,让孩子在实际的行动中,看到自己可以很好地完成一些事,从而增强自信心。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收拾房间、帮妈妈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慢慢增加挑战和难度,获得做成某事的成功体验,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会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增强。还可通过增强运动锻炼、多接触大自然的方式,提高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获得自信心。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少一些挑剔、打击否定,在孩子犯错时不要肆意批评。多一点包容,情绪稳定、耐心地引导孩子;多一些温暖的鼓励,帮助孩子增强信心,从而逐渐改掉磨蹭的行为习惯。
二、能力不足有些孩子磨蹭,是由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想尽快完成,但是能力达不到。拿写作业来说,比较常见的是对于知识点概念没掌握清楚;字、词、文章记忆不清;题目训练不够多,熟练度不够;注意力欠缺······这些能力上的不足导致孩子缺乏积极性,很难高效率、快速地完成,只能选择磨磨蹭蹭拖延时间。对于这类孩子,家长要注意从提高孩子能力方面入手,夯实学习的基础,比如写作业前让孩子多温习几遍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多记忆、背诵需要掌握的生字词;通过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等方法训练孩子注意力。在生活技能方面,家长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学习,比如起床穿衣、刷牙等,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做法,孩子通过反复练习能力得到提高,行动自然会更快。
三、时间观念不足有些孩子磨蹭拖拉纯属认知上的不足,由于年龄小,大脑发育不足,或是日常生活中忽视了这方面的学习,导致孩子对时间的认识不够。也就是说,孩子不能认识到时间的长短、做事的缓急。对家长来说,早上催着孩子赶紧起床洗漱吃饭,然后去上学才能在规定时间到学校。但是孩子意识不到做完一件事后面很多事要做,所以他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家长“这么着急”,所以再怎么催也没用。因此,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特别是4岁前的孩子,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多给孩子一点时间慢慢来,不要总是以成人世界的节奏去要求孩子。如果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是磨磨蹭蹭,家长要思考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对孩子比较放任、随意,孩子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计划和管理。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平时和孩子一起规律作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大概花多长时间,认真执行,生活更有条理性,孩子也会通过这种切身的生活体验加强对时间的认知,学习自我管理。家长还可以通过孩子熟悉的事物多给孩子输入“时间”的概念。比如看一集某某动画片是15分钟,坐地铁每一站停3分钟,从家里到学校开车需要半个小时,坐高铁去奶奶家,需要1个小时,等等。
此外,让孩子在具体的事情中体验、认识到磨蹭的后果,比如早上起床、吃饭太慢了,就会影响到接下来去学校的时间,导致迟到。孩子的时间观念得到增强,做事时就会更加有分寸,分得清轻重缓急,不再磨蹭拖延,形成自己的生活节奏。
四、故意磨蹭,不愿配合有些孩子磨蹭是故意为之,父母越是让他快点,他越是慢,和父母作对。经常是因为家长控制太多、唠叨太多,孩子没有自己的自由,于是用“磨蹭拖延”来争夺权力,争取自主和自由的空间。在心理学上这种反抗称为被动攻击,行为表现就是“表面遵守制度,实际上消极抵抗”。比如家长给孩子什么事情都安排好,一切都按照自己的安排来让孩子执行;提醒催促过多,这会儿该干嘛了、等会又该做什么了,诸如此类,给孩子下命令。或是每次孩子写完作业,家长还有一堆额外的作业布置给他,孩子想着反正写完了也不能休息不能玩,那干脆就写慢一点。
热心网友 时间:1小时前
一、缺乏信心有些孩子拖拉磨蹭不是因为懒,而是由于自我效能感低,对要做的事情缺乏信心。
心理上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于是缺乏行动的动力,害怕没做好就要承受自己或父母的责怪和失望。如果生活中父母喜欢打击否定孩子,一犯点错就批评个不停,比如检查孩子作业发现错误时,就朝孩子发脾气,那么这类孩子就很可能变得磨蹭,平时比较消极、被动。对于这类孩子,增强自信心是一方面,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一方面。首先,鼓励孩子树立一些小目标,让孩子在实际的行动中,看到自己可以很好地完成一些事,从而增强自信心。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叠被子、收拾房间、帮妈妈做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慢慢增加挑战和难度,获得做成某事的成功体验,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会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增强。还可通过增强运动锻炼、多接触大自然的方式,提高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掌控感,获得自信心。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要少一些挑剔、打击否定,在孩子犯错时不要肆意批评。多一点包容,情绪稳定、耐心地引导孩子;多一些温暖的鼓励,帮助孩子增强信心,从而逐渐改掉磨蹭的行为习惯。
二、能力不足有些孩子磨蹭,是由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想尽快完成,但是能力达不到。拿写作业来说,比较常见的是对于知识点概念没掌握清楚;字、词、文章记忆不清;题目训练不够多,熟练度不够;注意力欠缺······这些能力上的不足导致孩子缺乏积极性,很难高效率、快速地完成,只能选择磨磨蹭蹭拖延时间。对于这类孩子,家长要注意从提高孩子能力方面入手,夯实学习的基础,比如写作业前让孩子多温习几遍今天学习的知识点,多记忆、背诵需要掌握的生字词;通过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等方法训练孩子注意力。在生活技能方面,家长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学习,比如起床穿衣、刷牙等,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做法,孩子通过反复练习能力得到提高,行动自然会更快。
三、时间观念不足有些孩子磨蹭拖拉纯属认知上的不足,由于年龄小,大脑发育不足,或是日常生活中忽视了这方面的学习,导致孩子对时间的认识不够。也就是说,孩子不能认识到时间的长短、做事的缓急。对家长来说,早上催着孩子赶紧起床洗漱吃饭,然后去上学才能在规定时间到学校。但是孩子意识不到做完一件事后面很多事要做,所以他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家长“这么着急”,所以再怎么催也没用。因此,对于年龄小的孩子,特别是4岁前的孩子,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多给孩子一点时间慢慢来,不要总是以成人世界的节奏去要求孩子。如果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是磨磨蹭蹭,家长要思考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否对孩子比较放任、随意,孩子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计划和管理。这种情况,建议家长平时和孩子一起规律作息,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大概花多长时间,认真执行,生活更有条理性,孩子也会通过这种切身的生活体验加强对时间的认知,学习自我管理。家长还可以通过孩子熟悉的事物多给孩子输入“时间”的概念。比如看一集某某动画片是15分钟,坐地铁每一站停3分钟,从家里到学校开车需要半个小时,坐高铁去奶奶家,需要1个小时,等等。
此外,让孩子在具体的事情中体验、认识到磨蹭的后果,比如早上起床、吃饭太慢了,就会影响到接下来去学校的时间,导致迟到。孩子的时间观念得到增强,做事时就会更加有分寸,分得清轻重缓急,不再磨蹭拖延,形成自己的生活节奏。
四、故意磨蹭,不愿配合有些孩子磨蹭是故意为之,父母越是让他快点,他越是慢,和父母作对。经常是因为家长控制太多、唠叨太多,孩子没有自己的自由,于是用“磨蹭拖延”来争夺权力,争取自主和自由的空间。在心理学上这种反抗称为被动攻击,行为表现就是“表面遵守制度,实际上消极抵抗”。比如家长给孩子什么事情都安排好,一切都按照自己的安排来让孩子执行;提醒催促过多,这会儿该干嘛了、等会又该做什么了,诸如此类,给孩子下命令。或是每次孩子写完作业,家长还有一堆额外的作业布置给他,孩子想着反正写完了也不能休息不能玩,那干脆就写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