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7: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0:28
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一、教学目标的科学确立是成功教学的前提;目标是灵魂,制定目标类似旅游地点定位,定位得准就;还要兼顾到以后的人生需求,“怎样摘到更好的果子”;教学目标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课;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二、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
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育教学的方向和目的,是教师实施教学的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石。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普遍采用的是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注重了信息素养的提升。教学目标从预设到生成是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燃烧,能力在教学过程形成,精彩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知识目标最终要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能力目标着力于解决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情感目标培养的应该是让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兴趣,教育学生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现象,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的科学确立是成功教学的前提
目标是灵魂,制定目标类似旅游地点定位,定位得准就容易实现,否则将走向另一面。作为一门学科的信息技术课程,其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坚持“准、实、细、远”的原则。准,即准确有度,出游首先要选所去远近适宜、适合自己的景点,教学目标不能定得太高、太大,也不能定得太低、太小,高大不易实现,低小不易产生动力,要考虑全面,依据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定位恰当准确;实,即实事求是,出游景点的确定要根据个人的爱好和一些实际情况来确定,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自然要结合学科实际、学生学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细,即具体明确,体现不同的侧重点,从三个维度去展开,过程与方法是策略,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升华;远,即可持续性发展,设计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成长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目标既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方能摘到果子”,
还要兼顾到以后的人生需求,“怎样摘到更好的果子”,以保持可持续性地发展。
教学目标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能力基础和现有学习水平,结合教学实情,做到以生为本、提升信息素养,从三个维度确定教学目标。
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是预设,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类似于自家出游的路线图,有目标、有环节、有时序等。
二、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
教学过程类似旅游,对应“景点、导游和游客”三个基本元素为“学科内容、教师和学生”,有效实施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学习内容、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目标达成后就有了结果,结果是通过过程来实现的。在实施教学中,既重视结果,更关注过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1.落实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扎实的理*底
知识目标一般都是属于对一些概念的掌握,这些概念一般包括名词解释、算法描述、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计算机常识,属于学生应知的内容。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们各自有不同的方法,多数老师采用课程结束前复习提问小结的方法,也有的教师则是发放统计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如实填写掌握情况。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复习提问小结的不足在于只能掌握个别同学的学习情况,不能关注全体;而统计调查表虽然可以体现体同学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但也不能兼顾个体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调查表方法把希望寄予了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的自觉性和对知识点理解的偏差都会造成调查表统计结果的不准确性。基于以上论断,对知识目标掌握情况的检验比较适宜采用在线小测验的方法,可以根据学习的进度组卷,每个孩子被赋于一个测试帐户,登录后可以看到自己以往的测试成绩,并参加
新的测试。每个孩子的考卷是随机抽取的,这样就提高了测验的客观性和测评结果的科学性。
2.落实基本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能力目标属于操作范畴,它是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提出了要求。对能力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操作是否正确、熟练。但是学生要从不会操作到操作的正确和熟练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技能目标的达成也是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修正对学生的技能的评价,继而激励学生努力掌握操作技能。比如学生的汉字打字训练。常规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一到两种输入法,然后课上找篇文章让学生打几遍,根据学生的打字速度给出成绩。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中必须要通过打字技能关,它是今后学生后续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而打字能力的提升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培养过程的,仅仅靠课上这种抱佛脚的方式就判断学生的打字能力并给出分数,说这节课学生已经完成了技能目标其实是个幌子,实质上是教师完成了这节课的技能培训任务。
3.落实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都遇到过这样令人辛酸的场景:某教师要求学生为班级制作电子板报,或者为某个研究性学习制作一个电子幻灯片。学生的热情度很高,但是当他们真的坐在计算机面前的时候,却表现出了一脸茫然。尽管相关的软件知识老师已教过,甚至于已经考试过,但学生活用这些软件的能力却显得极为低下,制作的作品即使是外行人看来也很一般。在新课程标准中反复强调,要提高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培养机器的奴隶,而是要培养机器的主人和驾驭者,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人,学生只有具有了这种能力,才会将信息能力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所以说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我们培养学生技能目标的高级阶段,落实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摆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标是航标,师生要以目标为导向,一起享受教与学过程。过程重在体验,学生调动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以阳光的心态启动学习,朝着目标奋进;过程关注创造,在基于真实的前提下由学生主动建构并不断超越预设目标而重新生成和创造,以自信的心态创新学习;过程体现交互,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丰富性,学习目标的*性,更适合学生与学习信息、计算机、教师、伙伴之间的多元交互、和谐共进,以主动探究的心态深刻学习;过程蕴含道德教育,教学中最核心的因素是人,学习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教学过程是从学生出发、以生为本的,让学生以先*后成才的心态面对学习;过程注重效益,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生成性如何,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让学生以科学求是、不断超越的心态去追求过程的精彩。
任何学科的教学,从最理想角度看我们往往是可以站在人类的发展需求角度来看问题的,在此发展需求的视野下产生的生活需求、工作需求、学习需求以及情感需求等,都是一项项技术得以创新、发展的根本。因为技术的目的就是发展人、人、保护人,所以我们教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之前,都要引导他们逐渐认识到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技术,学习这些技术有什么价值与意义。然后,才是学习这些技术应掌握哪些软件功能和操作技巧。如果我们细细地品味,就不难发现作为需求的定位是针对“实际”的需要,它不是问题假设而是真实应用,它不是情景设计而是过程所用。任何学科的教学,不论教授什么内容,也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只要在课堂上就要有学习的目标。至少,目前的课堂教学效益仍然依赖于目标的预设和相应的过程的设计。有时,很多教师也在想,能不能大体给学习指定一个范围,学生愿意学什么就学什么?比如网络,需要开发网站就发展网站,愿意电子商务就电子商务,或者一堂课,或者几堂课,到时你能够拿出个真实的成果来,它所起到的效果是不是更好?但是,我们的课标不允许啊,因为教学的基本衡量由它来决定,目前商业化的竞争已经突破了上世纪中期那样人可以自由发展的原始状态。所以,我
们不得经常不放下理想面对现实,一步一环节地去追求“有效课堂”,由此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虽然有很多局限,但是它可以产生效益,能够让学生更快速、更大容量地掌握知识与技能,体验过程与方法。
总之,不论我们面对我们的现实课堂,不论发展我们的学科课程,我们都不要把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既不能丢下理想也不能过于超脱,我们至少不断追求两者的结合点,寻找更多个性化、人文化、人本化的学与教的方式方法,让学习技术也是发展人、人、保护人,而不是反而为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0:28
布卢姆反复强调 :“有效的教学 ,始于知道期望达到目标是什么。”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他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也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此 ,教师要以贯彻素质教育的要求为指导思想 ,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 ,并确定落实教学目标的对策。1 制定教学目标1 .1 明确教学目标的层次教学目标是从认知领域 ,情感和动作领域 3个方面进行分析的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必须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分类框架的同时 ,明确其掌握的层次。教学目标一般划分为识记、理解、掌握 3个层次。1 .1 .1 识记。识记是获取知识的高级阶段 ,表现为对知识的识别和了解 ,是对知识外在的特征的反映。1 .1 .2 理解。是获取知识的内化阶段 ,表现为对知识的转换 ,解释和推理。1 .1 .3 掌握。是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阶段 ,表现为对知识的实际应用。它又可以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级。1 .2 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教学大纲是教学活动的方向 ,对教学提出了终结性的要求。教材是提供达到终结性要求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