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8:2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0:11
《丑石》读后感
都说不要以貌取人,可生活中我们还是会经常根据一个人的外观来推测、来评论一个人。可以说长相有时甚至掩盖了一个人的潜能,都说根据事实说话,长相便俨然直接成了一个人第一标签。丑石的离开,让“我”和奶奶感到后悔不已。或许,人就是这样,总是在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千里马即使没有伯乐,它仍然是一匹好马,而丑石却不同,对它来说,需要的或许只是理解与包容。
作者在最后说“我感到自己的可耻,也感到了丑石的伟大;我甚至怨恨它这么多年竟会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的生存的伟大。”我想这也是本文的真谛所在吧,丑石的伟大在于它的不屈,在于它的顽强。默默的忍受,默默的等待。就像那些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勤勤恳恳的人一样,在他们眼里,没有嫉妒,没有怨恨,有的只是顽强与不屈。或许常常让人感动的不是丰功伟绩,而是那些默默承受嘲讽的人,即使全世界都不理会仍能一笑相对。
不是每一个金子都能发光,也不是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会像泰戈尔所说的“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一样。丑不是错误,错误的是那些笑话“丑”的人,受到世俗的纷扰,他们戴着有色的眼镜去审视世界,过滤掉的眼中的丑陋,留下的所谓的“唯美”。转
也许我们无法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态度,改变对待“丑”的态度。用一颗平常的心面对生活,面对人生。同样,如果是一颗“丑石”,也不要自暴自弃,要始终坚信,美在自己心里,在自己的气质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0:12
丑石的价值
标签:丑石 贾平凹 读后感
同样的一块丑石,在“奶奶”、“伯父”、“石匠”、“孩子们”等“俗人”的眼里一无是处,而在天文学家的眼里却是无价之宝。
物的价值在不同的人眼中却时时变化各异的。但物本无贵贱,正是客观的条件,主观的需求,造成了所谓的贵贱。古时候,竹子在江南一带很常见,因而江南人斩竹而薪之,而北方的竹子很难存活,所以京师人不惜数千钱以购之。之后人们就习惯以一种思维定势去判断事物的贵贱。柳宗元的《哀溺》中,将溺死的人还不肯放弃身上背的钱,他没有意识到钱永远也无法换来生命。
石头难看,不实用,这确是事实。“奶奶”、“伯父”、“石匠”、“孩子们”等人的审美观念也不能说是完全错的。在庄子的《齐物论》中,啮缺问王倪知不知道万物有共同的标准。王倪回答说:“毛嫱和西施,是世人认为最美的;但是鱼见了却深深潜入水底,鸟见了就要高高远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就要急速逃离;人、鱼、鸟和麋鹿究竟谁才懂得天下真正的美色呢?” 世间万物,美与丑总是结伴而行,形影相吊,孰丑孰美,难以界定。事物的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那一面有它的是与非,这一面同样也有它的是与非,“是”的变化是没有穷尽的,“非”的变化也是没有穷尽的。所以说不如用明静的心境去观照事物的实况。
因此,我们要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不断探索和学习,提高分析能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心境,才能比较公正地对待事物的美丑和价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0:12
你查《女生日记》、《男生日记》、《窗边的小豆豆》、《爱的教育》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些书的读后感都很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20:13
八嘎 身为学生 应该知道自己干什么吃的 读后感 自己写 网上的读后感早被别人超过了 谁那么傻自己动手给你打字? 好好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