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4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6:49
汗是从汗孔排出的人体内的水液。当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紧张,以及活动、饮食时出汗增多,一般属于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反之,如果出汗过多,而且不为上述原因所激发,则称为汗症,在多种病变中都可以出现。 自汗是指因不用发汗药或因气候炎热、衣被过厚、剧烈活动等其他刺激因素而昼夜稍动则自然出汗者, 如果造成出汗的原因停止了,或根本没有原因的出汗,或因为某些疾病造成的出汗不止,这时应该属于有病的自汗。 盗汗亦称“寝汗”,睡时出汗,醒后即止。一般盗汗多因阴虚热扰,心液不能敛藏所致。但是我们所见到的是入睡不久,头、胸、背等处出许多汗,常浸湿枕巾、睡衣等。这是因为刚入睡体温上升,此时爱出汗的孩子盗汗就很明显,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比较爱出汗的大多在三四月份或11月份出现盗汗。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盗汗只是在夜里12点前(就是前半夜)出汗,到后半夜汗会自动地没有了。中医认为阳气旺盛,前半夜阴气尚未到最盛之时,在前半夜就会出汗,到了后半夜阴气渐盛而抑制了孩子体内的阳气外越,所以到了后半夜,汗自然就收回去了。一般来说,不要害怕,如果不放心就到医院检查一下。 就医之外还要注意饮食调理 因为疾病而兼见出汗的症状时,除了请医生检查、治疗外,在家还可以选择合适的饮食调理的方法。 在家里时,家长如果还分不清孩子出汗应该属于哪方面的症候,就可以按照自汗多为阳虚,盗汗多为阴虚。所以在饮食调理上就可以按自汗调补阳气,吃健脾益气的食品;盗汗就可以用滋补阴虚,养阴生津的食品。 自汗时,要注意是否有平时精神萎靡,容易疲劳,面色淡白,活动时爱出汗,易患感冒,语声低等。对于这样要注意忌口,平时不要吃生冷冰镇的食品,坚硬不宜消化的食物。而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这些既能健脾益气,又能和胃,可以煮粥食用。 盗汗时,要注意在睡觉时出汗,醒时汗止,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无泽,两颧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黄,烦躁不宁等,属于阴虚表现。要忌口不吃煎、炸、烤、熏、油腻不化的食物,如油饼、炸羊肉串、烤鸭,膨化食品等;辛辣食物,如辣椒、芥末、干姜、胡椒、羊肉、狗肉及肥肉等也在忌口范围。 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养阴生津的食物,如小米、麦粉及各种杂粮和豆制品;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水果、蔬菜应多吃,特别是苹果、甘蔗、香蕉、葡萄、山楂、西瓜等含维生素多的果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8:07
请让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人体出汗是为了散热的需要。天热时,人体为了保护自己,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散热。
1、直接散热: 当人体表面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时候,人体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散失到外界环境中:一种是以热射线的形式将热量直接向外界放射,这叫辐射散热;第二种是热量直接传给跟人体接触的较冷的物体,这叫传导散热。第二种是热量被体表周围的冷空气带走,这叫对流散热。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除炎热的夏季外,外界环境的温度一般低于体表温度,因此,通过上述三种方式散失的热量约占人体总散热量的85%。人体通过皮肤直接散失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改变流经皮肤的血液量来加以控制。皮肤内血管舒张,血液流量大,则体表温度高;皮肤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小,则体表温度低。所以人体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舒缩状态,可以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改变人体的散热状况。
(2)蒸发散热 :蒸发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蒸发需要热,在室温下,1 g水从皮肤表面蒸发要从体内吸收2.43 kJ热量,所以蒸发是非常有效的散热方式。蒸发的总量取决于体表面积,皮肤温度,气温和空气的流动。空气流动不仅加速对流散热,更重要的是由于气流将皮肤附近的水蒸气带走,从而促进水的蒸发,导致更大的散热。这就是出汗的道理。汗水随时全部蒸发,呈隐性出汗;蒸发速度慢,水珠聚集成水滴,则为显性出汗。
湿度的作用则相反,湿度越高,蒸发量减少。当气温和周围物体的温度接近体温时,辐射和对流都失去作用,这时散热全靠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