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0:07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8-14 16:14
沂蒙山小调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脚下的临沂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沂蒙山小调》歌词: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高粱那个红来哎豆花香,万担那个谷子哎堆满场。咱们的党哎领导好,沂蒙山的人民哎喜洋洋。”沂蒙山的民歌,沂蒙山的历史和文化,悠远而古老。走进沂蒙山区,这首沂蒙山小调在山里,在田间,四处回荡,这首歌沂蒙山的百姓已经传唱了六十年,六十年里《 沂蒙山小调》已经成了沂蒙山的代名词,人们认识沂蒙山,就是从听了这首沂蒙山小调开始的。
在沂蒙山,老百姓个个都能唱上几句民歌,姑娘们聚在一起,最快乐的事就是唱上几首歌,歌词既有祖辈上传下来的,也有现编现唱的。沂蒙山里的歌,真实记录了百姓的劳动和生活。
懂视网 时间:2022-12-30 17:37
1、《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省的经典民歌,诞生于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文工团团员李林和阮若珊等人采集创作的《反对黄沙会》。
2、《沂蒙山小调》源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1953年秋,山东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副团长李广宗、研究组组长王印泉、乐队队长李锐云重新修改记谱,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家乡的主题,后面又续加了两段歌词,定名为《沂蒙山小调》,从此沂蒙山小调正式版本诞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3 06:56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沂蒙山地区,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破坏抗日根据地。为扫除抗日障碍,我费东工委和行署,向黄沙会会员做下大量艰苦细致的*教育工作,但由于反动派的严密控制,都未能奏效。最终,我军不得不决定使用武力解决。
1940年6月上旬,根据上级命令,抗大一分校于山东临沂地区的垛庄南山一带参加了反顽战役。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团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在费县白石屋村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沂蒙山小调》的前身)。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来自渤海区的*文艺战士为《沂蒙山小调》续词定谱,使之定型。以渤海人民文工团和渤海军政文工团为代表的渤海*文艺战士深入群众,对包括民间歌曲、民间戏曲和民间器乐曲在内的渤海民间音乐,进行了广泛搜集,其中包括沂蒙山小调的前身在内的众多民间小调。
1950年5月,渤海区被撤销以后,原渤海军政文工团李广宗、李锐云、王印泉、王音旋等人,则被调山东军区文工团工作。他们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与民间音乐打交道,并对《沂蒙山小调》的定型传唱与走红,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临沂市文旅局——红色文旅·沂蒙红歌丨《沂蒙山小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03 06:56
诞生于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沂蒙山小调》源于沂蒙山区的花鼓调,1953年秋,山东军区*部文工团的副团长李广宗、研究组组长王印泉、乐队队长李锐云重新修改记谱,将原来歌词中的抗日主题,改为歌颂家乡的主题,后面又续加了两段歌词,定名为《沂蒙山小调》,从此沂蒙山小调正式版本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