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03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23:05
中医医生(肿瘤科)姓 名:朴炳奎
学 历:大学
学 位:学士
导师类别:博士研究生导师
专 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朴炳奎,男,1937年1月出生。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特殊津贴。现任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肿瘤学会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学会副理事长、北京炎黄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八珍堂肿瘤科主任等。1990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硕士毕业生4名,博士毕业生10名(外籍2名),在读2名,博士后4名。主要研究方向为扶正培本法治疗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出版《建国40年中医科技成就》、《东洋医学入门》(日文版)、《中医诊疗常规》等学术论著10部,发表“中医药增强机体抗癌能力与抗转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成绩与展望”等学术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首都发展基金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工程多项科研课题。
在科研工作中,1975年~1976年在河北邯郸地区参加食管癌的普查及中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研究。1982年~1984年参加猪苓多糖注射液治疗肺癌的临床观察研究,此项课题获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奖。1986年~1990年他主持研究的国家七五攻关课题“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剂治疗晚期原发性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奖。并研制出专治晚期肺癌的新药“肺瘤平”膏(益肺清化颗粒前身)。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4 23:05
1937年1月4日生,吉林省梅河口市人。1959年8月毕业大连医学院医疗系,1979年至1981年赴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第二内科及东京国立癌中心学习。1986年至1997年,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广安门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研制出国家三类新药“益肺清化膏”。先后主持并参 与国家“六五”~“一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基金及首都发展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并多次获得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进步奖。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全国肿瘤医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特殊津贴;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抗癌基金中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中华肿瘤学会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抗癌学会副理事长、北京谦之堂医馆中医药肿瘤治疗中心特聘顾问。1990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大医至诚,虚怀若谷
朴炳奎虽然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名医,但是在业务上仍精益求精,从不骄傲自满,真正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其医疗作风实事求是,能治者全力以赴,不能治者,亦不大包大揽。而且他对其他医生非常尊重,从不贬谤他人,还时时向学生介绍各位医生的独到之处,勉其学习。他与很多知名的中医西医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经常交流学术见解,尽管在临床上各有特点,各有专长,但为了治病救人常在一起会诊,这种高尚的品质,是值得后辈学习的。
他看病十分认真,即使病人很多,也从不马虎,不存在中西门户之见,他是西医出身,又从事了一辈子中医,深知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主张一切以治疗病人为主,不但重视中医的四诊八纲,而且对来诊患者的化验单、影像学的片子及报告都逐一仔细查阅,并将异常及变化情况写在病历本上。他常告诫学生一定要看化验单,若碰见一些新的检验指标必嘱学生查阅资料交予他。经常是7点就开始出诊,下午一两点钟才结束。有时门诊刚结束,病房里的某些危重病人需要他会诊,也马上为之诊治。对外地远道而来的一些患者,在悉心诊完病后,为免患者长途跋涉之苦,常劝他们下次就在当地诊病,并亲自写信推荐给当地知名大夫,这种急人所难的行为,是十分难得的。
承前启后,创立新说
“正气内虚”、 “毒邪致癌”是恶性肿瘤的发病学基础。
朴老认为“正气内虚”是恶性肿瘤的发病学基础,强调“扶正培本”治则在防治恶性肿瘤中的主导地位,指出肿瘤之“虚”与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等的失衡密切相关。通过深入研究扶正培本治则,调节机能免疫的作用机制,他认为此治则应成为中西医结合肿瘤的防治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参与余桂清教授主持的“健脾益肾冲剂治疗Ⅲ期胃癌(术后)的研究”,“健脾益肾冲剂合并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术后)扶正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健脾益肾冲剂能提高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化疗对消化系统、骨髓造血系统的毒副反应,提高化疗效果,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期,证实了中医药在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延长生存期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这对我国此后开展的扶正培本治则防治恶性肿瘤大规模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成果分获1985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第四名)和1985年度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一等奖及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二等奖。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结合肿瘤发生的化学毒、环境毒及癌基因突变学说,朴老提出“毒邪致癌”的中医学发病机制,认为肿瘤发生乃由机体正气亏虚,虚邪留滞,脏腑机能失调,邪毒内生所致。他主持了国家七五攻关“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剂治疗晚期原发性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国家八五攻关“肺瘤平系列方药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与实验研究”,通过大量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证实益气养阴、清热解毒之剂(肺瘤平系列)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机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并可通过调节抗坏血酸自由基,提高SOD活性,清除自由基,发挥抗肿瘤、抗转移作用。成功地探索出一条扶正培本、解毒抗癌的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模式,成为继扶正培本之后,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领域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突破。该成果分获1990年度中国中医研究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96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自主研制的治疗晚期肺癌的国家Ⅲ类新药“益肺清化膏”已转由天津达仁堂制药公司生产,投放市场十余年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之后在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的基础上,对益肺清化膏进行了治则与组方的调整和优化,研制出肺瘤平Ⅱ号系列(院内制剂),多年来用之于抗肺癌转移与术后复发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有机结合是肿瘤个体化治疗的制胜法宝。
当前临床医学强调个体化医疗模式,这种模式的提出是基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分型和多核苷酸多态性)的发现以及新的医疗模式(生物心理一社会一环境一精神)。中医临床实践是最典型的个体化医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个体化诊疗是基于规范基础上的,而规范的制定需要建立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目前中医循证治疗肿瘤正处于探索阶段,基于循证医学基础上的中医临床指引,其本身的特点会与(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的指南有很大的不同。他倡导中医的规范的治疗应以中医治则治法为切入点,以最优的临床证据为制定的基础,涵盖辨证论治、扶正解毒在内的中医治疗肿瘤的基本理念并以符合循证医学的疗效评价为标准。
呕心沥血 培养人才
朴老认为辨病与辨证的实施需要经过较高水平专科训练的医师,而目前治疗肿瘤的中医师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医师没有经过肿瘤学的专业学习或培训,因此,他疾呼需加强中医肿瘤专业人才培养,对中医院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灌输肿瘤专业知识,中医肿瘤研究生需要注重临床研究,避免只搞基础研究缺乏临床经验的状况。他对自己的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讨论病例,不分中西,培养出了很多高徒,遍布全国各地,目前都是肿瘤界的骨干。
朴老为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是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早期重要的开拓与实践者之一。纵观其40余年漫长而艰辛的医学求索之路,他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无私的学术奉献精神、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宏大而深远的学科发展观,引领并见证了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事业迅猛发展的全程。他毕生倡导与不懈实践的“扶正培本”治则防治恶性肿瘤的应用与研究,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及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在当今中西医结合学术界赢得应有的地位。
朴炳奎,1937年1月4日生,吉林省梅河口市人。1959年8月毕业于大连医学院医疗系,1979年至1981年赴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第二内科及东京国立癌中心学习。1986年至1997年,担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广安门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的临床及科研工作,研制出国家三类新药“益肺清化膏”。先后主持并参与国家“六五”~“十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基金及首都发展基金等多项科研课题,并多次获得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