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5:1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05:40
这出于一句古语,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受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卫、郑、陈、晋等地碰壁后,在蔡国闲居,孔子与弟子们谈起自己的经历,说他从30岁开始立志弘道,到现在快七十岁没能推销出仁政,感慨万千,宰予立即过来安慰孔子。
〖词目〗而立之年
〖拼音〗ér lì zhī nián
〖解释〗 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译文〗:“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示例〗鲁迅《导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拘了。”
〖译文〗:凡是认为自己懂得人生道路的人,一般都过了30岁,略显成熟的老态。
相关年龄
四十不惑——人到了40岁就没有什么可以顾虑、疑惑的了。(有一种没有选择和后退的心理)
五十知命——50岁就不得不认命了,已经无法抗拒了。(另一种解释:看清事物的*,自然的繁衍事实;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孔子),并非是一种对自己生命妥协的负面心态,而是对追寻学问、获得人生经验而总结出来的大道)
六十花甲——60在阴历来算,已经天干地支一个轮回了,要认老了。
六十耳顺——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按照现代人的观点,是指:清楚看明白各人观点不同、*不同、处境不同、心态、情绪等的不同,言语表态等等都能够释然,容纳了,但不等于接受了。耳顺,而没有写心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而立之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06:58
三十岁是“而立之年”是孔子说的,所以我们现在一直这么说。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不过这只是孔子根据他自身的情况而下的判断,到了当今社会,而立之年我们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说是20岁,或者40岁,50岁。并无不可,不用拘泥于古人的。(但如果是考试,就恐怕只能是胶柱鼓瑟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08:33
人到三十岁是可以自立的年龄,后来成为了三十岁的代称。孔子认为,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是不断提高的。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五十岁到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外界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则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而为一的阶段,这个阶段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最高的境界。从中可以看出,三十而立是指在学习阶段从被动接受到主观认知、获得知识了,是该学有所成的时候了,并有了自己的思想看法,是走向四十不惑的必经之路,也是第一阶段走向成熟的转折性标志。一般说一个人到了而立之年,是指这个人是应该具有了人格、思想的时候。而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这个词指一个人的自立和应该成家立业的年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5 10:24
这是《论语*为政》中孔子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以大家把30岁称为而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