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08:1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39
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是蔡元培。
(一)生平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近代*家、教育家、*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1928年至1940年专任*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二)主要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这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研究院院长等职。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39
如果问起谁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之父”?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哪位中国人,但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位白皮肤的外国人,而且还是一位传教士。他,就是美国*教北长老会来华传教士狄考文。
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年),国际学界及*教界公认的近代美国来华著名传教士、教育家、翻译家,是19世纪教会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所创立的文会馆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教会学校中具有一定典型性。
狄考文1836年1月9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坎伯兰县,但狄家不久就加入前往中西部拓荒的行列,因此他的童年是在不断迁徙与充满挑战中度过的;他的父母育有七个子女,狄考文是家中长子,帮助父母克服困难的机会最多,因此锻炼出他健壮的身体、倔强的个性、坚韧的毅力和凡事自己动手做的习惯,而这些素质都有助于他以后来华的传教生涯。后来他们兄妹长大后共有四位离开家乡远赴中国宣教。
狄考文进入大学和神学院读书时,在当时美国席卷全国的宗教复兴运动的感召下,他确定自己要做一名海外传教士,到异教国度去撒播*之爱。几经周折,他选定并最终达成了到中国的心愿,临行前,他向国内的同行们郑重宣告:“我已决定把一生献给中国;我期望住在那里,死在那里,葬在那里。”狄考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863年7月3日,他偕新婚半年的妻子狄邦就列,还有蜜月中的同工郭显德夫妇(参看我的文章:),在纽约登上了远赴中国的帆船,历经5个多月的漫长艰辛海上旅程,于是年12月16日抵达上海。稍作休整后,翌年1月到了山东登州(今蓬莱市),自此直到1908年9月28日于青岛福伯医院去世,狄考文在中国山东生活和工作了整整45个年头,死后葬在了烟台毓璜顶美国北长老会墓地,实现了他年轻时的诺言。
狄考文在中国生活的近半个世纪时间,恰恰也是中国社会经历痛苦蜕变的时期,他亲历了这一蜕变过程,也为这一蜕变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晚年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美好的未来。我很高兴有机会做我所能做的使她迈向美好未来的事情。”
狄考文年轻时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也信守誓言艰辛备尝兢兢业业忘我奋斗至生命的终点,那是从宗教信仰出发,决心向中国传布上帝之爱,引导中华归主,但在他给中国带来了*福音、上帝之爱的同时,他也给中国带来了合乎时代进步要求的现代文明。
狄考文不但是一位传教士,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于教育工作,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贡献尤大。
狄考文于18年创办的私立学校“蒙塾”,1876年改称“文会馆”,1881年开设大学预科,1882年纽约长老会总部批准以tengchow College(登州学院)为学校英文名称,以“文会馆”作为中文名称。是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是齐鲁大学的初创阶段,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型大学,传播和介绍西方近代科学,为中国早期高等学堂输送了大批师资力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39
陶行知
陶行知(1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重视农村教育,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并大力推动平民教育的普及;他一生以身立教,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屮国教育改造》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所进行对中国教育改革试验——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一周年之际自编的一本文集。本书反应了他对中国教育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反传统.反洋化,却不简单的拒绝中西文化.而是主张在教育改造过程中耍坚持“去”与“取”,不问“新”与“旧” “中"与“西”,只问“适”与“不适”。同时也反应了他在此信条下对教育理沦的倡导与实践,本书展示了陶行知的“所信” “所行” “所写”,是对20世纪中国教育影响至深至远的一本著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39
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是蔡元培。
(一)生平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近代*家、教育家、*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1928年至1940年专任*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二)主要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这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研究院院长等职。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39
如果问起谁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之父”?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哪位中国人,但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位白皮肤的外国人,而且还是一位传教士。他,就是美国*教北长老会来华传教士狄考文。
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年),国际学界及*教界公认的近代美国来华著名传教士、教育家、翻译家,是19世纪教会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所创立的文会馆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教会学校中具有一定典型性。
狄考文1836年1月9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坎伯兰县,但狄家不久就加入前往中西部拓荒的行列,因此他的童年是在不断迁徙与充满挑战中度过的;他的父母育有七个子女,狄考文是家中长子,帮助父母克服困难的机会最多,因此锻炼出他健壮的身体、倔强的个性、坚韧的毅力和凡事自己动手做的习惯,而这些素质都有助于他以后来华的传教生涯。后来他们兄妹长大后共有四位离开家乡远赴中国宣教。
狄考文进入大学和神学院读书时,在当时美国席卷全国的宗教复兴运动的感召下,他确定自己要做一名海外传教士,到异教国度去撒播*之爱。几经周折,他选定并最终达成了到中国的心愿,临行前,他向国内的同行们郑重宣告:“我已决定把一生献给中国;我期望住在那里,死在那里,葬在那里。”狄考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863年7月3日,他偕新婚半年的妻子狄邦就列,还有蜜月中的同工郭显德夫妇(参看我的文章:),在纽约登上了远赴中国的帆船,历经5个多月的漫长艰辛海上旅程,于是年12月16日抵达上海。稍作休整后,翌年1月到了山东登州(今蓬莱市),自此直到1908年9月28日于青岛福伯医院去世,狄考文在中国山东生活和工作了整整45个年头,死后葬在了烟台毓璜顶美国北长老会墓地,实现了他年轻时的诺言。
狄考文在中国生活的近半个世纪时间,恰恰也是中国社会经历痛苦蜕变的时期,他亲历了这一蜕变过程,也为这一蜕变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晚年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美好的未来。我很高兴有机会做我所能做的使她迈向美好未来的事情。”
狄考文年轻时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也信守誓言艰辛备尝兢兢业业忘我奋斗至生命的终点,那是从宗教信仰出发,决心向中国传布上帝之爱,引导中华归主,但在他给中国带来了*福音、上帝之爱的同时,他也给中国带来了合乎时代进步要求的现代文明。
狄考文不但是一位传教士,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于教育工作,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贡献尤大。
狄考文于18年创办的私立学校“蒙塾”,1876年改称“文会馆”,1881年开设大学预科,1882年纽约长老会总部批准以tengchow College(登州学院)为学校英文名称,以“文会馆”作为中文名称。是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是齐鲁大学的初创阶段,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型大学,传播和介绍西方近代科学,为中国早期高等学堂输送了大批师资力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40
陶行知
陶行知(1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重视农村教育,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并大力推动平民教育的普及;他一生以身立教,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屮国教育改造》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所进行对中国教育改革试验——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一周年之际自编的一本文集。本书反应了他对中国教育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反传统.反洋化,却不简单的拒绝中西文化.而是主张在教育改造过程中耍坚持“去”与“取”,不问“新”与“旧” “中"与“西”,只问“适”与“不适”。同时也反应了他在此信条下对教育理沦的倡导与实践,本书展示了陶行知的“所信” “所行” “所写”,是对20世纪中国教育影响至深至远的一本著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39
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是蔡元培。
(一)生平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近代*家、教育家、*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1928年至1940年专任*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二)主要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这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研究院院长等职。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39
如果问起谁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之父”?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哪位中国人,但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位白皮肤的外国人,而且还是一位传教士。他,就是美国*教北长老会来华传教士狄考文。
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年),国际学界及*教界公认的近代美国来华著名传教士、教育家、翻译家,是19世纪教会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所创立的文会馆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教会学校中具有一定典型性。
狄考文1836年1月9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坎伯兰县,但狄家不久就加入前往中西部拓荒的行列,因此他的童年是在不断迁徙与充满挑战中度过的;他的父母育有七个子女,狄考文是家中长子,帮助父母克服困难的机会最多,因此锻炼出他健壮的身体、倔强的个性、坚韧的毅力和凡事自己动手做的习惯,而这些素质都有助于他以后来华的传教生涯。后来他们兄妹长大后共有四位离开家乡远赴中国宣教。
狄考文进入大学和神学院读书时,在当时美国席卷全国的宗教复兴运动的感召下,他确定自己要做一名海外传教士,到异教国度去撒播*之爱。几经周折,他选定并最终达成了到中国的心愿,临行前,他向国内的同行们郑重宣告:“我已决定把一生献给中国;我期望住在那里,死在那里,葬在那里。”狄考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863年7月3日,他偕新婚半年的妻子狄邦就列,还有蜜月中的同工郭显德夫妇(参看我的文章:),在纽约登上了远赴中国的帆船,历经5个多月的漫长艰辛海上旅程,于是年12月16日抵达上海。稍作休整后,翌年1月到了山东登州(今蓬莱市),自此直到1908年9月28日于青岛福伯医院去世,狄考文在中国山东生活和工作了整整45个年头,死后葬在了烟台毓璜顶美国北长老会墓地,实现了他年轻时的诺言。
狄考文在中国生活的近半个世纪时间,恰恰也是中国社会经历痛苦蜕变的时期,他亲历了这一蜕变过程,也为这一蜕变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晚年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美好的未来。我很高兴有机会做我所能做的使她迈向美好未来的事情。”
狄考文年轻时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也信守誓言艰辛备尝兢兢业业忘我奋斗至生命的终点,那是从宗教信仰出发,决心向中国传布上帝之爱,引导中华归主,但在他给中国带来了*福音、上帝之爱的同时,他也给中国带来了合乎时代进步要求的现代文明。
狄考文不但是一位传教士,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于教育工作,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贡献尤大。
狄考文于18年创办的私立学校“蒙塾”,1876年改称“文会馆”,1881年开设大学预科,1882年纽约长老会总部批准以tengchow College(登州学院)为学校英文名称,以“文会馆”作为中文名称。是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是齐鲁大学的初创阶段,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型大学,传播和介绍西方近代科学,为中国早期高等学堂输送了大批师资力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40
陶行知
陶行知(1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重视农村教育,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并大力推动平民教育的普及;他一生以身立教,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屮国教育改造》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所进行对中国教育改革试验——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一周年之际自编的一本文集。本书反应了他对中国教育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反传统.反洋化,却不简单的拒绝中西文化.而是主张在教育改造过程中耍坚持“去”与“取”,不问“新”与“旧” “中"与“西”,只问“适”与“不适”。同时也反应了他在此信条下对教育理沦的倡导与实践,本书展示了陶行知的“所信” “所行” “所写”,是对20世纪中国教育影响至深至远的一本著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39
中国现代教育之父是蔡元培。
(一)生平简介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近代*家、教育家、*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中华*首任教育总长。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1928年至1940年专任*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
(二)主要的教育思想
蔡元培数度赴德国和法国留学、考察,研究哲学、文学、美学、心理学和文化史,这为他致力于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人学院院长、*研究院院长等职。
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他试图通过贫儿院的试验和推广,逐步以学前儿童公共教育替代当时的家庭教育,最终实现学前儿童公育的理想。他是中国近现代美育的倡导者,主张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实施美育,设想通过胎教院、育婴院、幼稚园*机构实施学前儿童美育:把胎教作为美育的起点;让婴儿及其母亲生活在由自然美和艺术美构成的环境之中;认为幼稚园的美育一方面通过舞蹈、唱歌、手工等“美育的专题”进行,另一方面则要充分利用其他课内涵的美育因素,如“计算、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它们的美感,不可枯燥的算法与语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39
如果问起谁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之父”?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是哪位中国人,但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一位白皮肤的外国人,而且还是一位传教士。他,就是美国*教北长老会来华传教士狄考文。
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年),国际学界及*教界公认的近代美国来华著名传教士、教育家、翻译家,是19世纪教会教育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所创立的文会馆的课程设置模式在教会学校中具有一定典型性。
狄考文1836年1月9日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坎伯兰县,但狄家不久就加入前往中西部拓荒的行列,因此他的童年是在不断迁徙与充满挑战中度过的;他的父母育有七个子女,狄考文是家中长子,帮助父母克服困难的机会最多,因此锻炼出他健壮的身体、倔强的个性、坚韧的毅力和凡事自己动手做的习惯,而这些素质都有助于他以后来华的传教生涯。后来他们兄妹长大后共有四位离开家乡远赴中国宣教。
狄考文进入大学和神学院读书时,在当时美国席卷全国的宗教复兴运动的感召下,他确定自己要做一名海外传教士,到异教国度去撒播*之爱。几经周折,他选定并最终达成了到中国的心愿,临行前,他向国内的同行们郑重宣告:“我已决定把一生献给中国;我期望住在那里,死在那里,葬在那里。”狄考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863年7月3日,他偕新婚半年的妻子狄邦就列,还有蜜月中的同工郭显德夫妇(参看我的文章:),在纽约登上了远赴中国的帆船,历经5个多月的漫长艰辛海上旅程,于是年12月16日抵达上海。稍作休整后,翌年1月到了山东登州(今蓬莱市),自此直到1908年9月28日于青岛福伯医院去世,狄考文在中国山东生活和工作了整整45个年头,死后葬在了烟台毓璜顶美国北长老会墓地,实现了他年轻时的诺言。
狄考文在中国生活的近半个世纪时间,恰恰也是中国社会经历痛苦蜕变的时期,他亲历了这一蜕变过程,也为这一蜕变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晚年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美好的未来。我很高兴有机会做我所能做的使她迈向美好未来的事情。”
狄考文年轻时立志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中国,也信守誓言艰辛备尝兢兢业业忘我奋斗至生命的终点,那是从宗教信仰出发,决心向中国传布上帝之爱,引导中华归主,但在他给中国带来了*福音、上帝之爱的同时,他也给中国带来了合乎时代进步要求的现代文明。
狄考文不但是一位传教士,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于教育工作,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贡献尤大。
狄考文于18年创办的私立学校“蒙塾”,1876年改称“文会馆”,1881年开设大学预科,1882年纽约长老会总部批准以tengchow College(登州学院)为学校英文名称,以“文会馆”作为中文名称。是中国第一所教会大学,是齐鲁大学的初创阶段,是中国最早的现代型大学,传播和介绍西方近代科学,为中国早期高等学堂输送了大批师资力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3:39
陶行知
陶行知(1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他重视农村教育,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并大力推动平民教育的普及;他一生以身立教,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屮国教育改造》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他所进行对中国教育改革试验——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创办一周年之际自编的一本文集。本书反应了他对中国教育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反传统.反洋化,却不简单的拒绝中西文化.而是主张在教育改造过程中耍坚持“去”与“取”,不问“新”与“旧” “中"与“西”,只问“适”与“不适”。同时也反应了他在此信条下对教育理沦的倡导与实践,本书展示了陶行知的“所信” “所行” “所写”,是对20世纪中国教育影响至深至远的一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