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2:3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8 21:16
3月,中国将进入“*时间”。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围绕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今年的全国*,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2月25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前经济形势和*展望分析会”。特邀8位光华学者进行了主题分享。
以下为观点摘要:
刘俏:“十四五”期间的重点任务
刘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金融系教授。教育*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获得者。
刘俏指出,十四五期间有如下重点任务:一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二是建立强大的国内市场,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三是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四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位置向上游迈进;五是提升研发强度,增加基础科学研发占比;六是推进市场化改革,提升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七是围绕“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点开始优化、重塑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
刘俏强调,未来增长动能要向“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倾斜,再工业化、新基建、大国工业、以及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将成为重点。此外,谈到接下来的发展蓝图,要注意一个表述,即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而提高居民收入是提高消费的关键,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又是提高居民收入的关键。
颜色:2021年宏观经济与*走向
颜色,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和参与过**财经领导小组、*、财政部、卫生部等国家部委的研究课题,获得国家领导批示和相关部委的表彰。
颜色教授表示,2021年出口是否可持续取决于海外疫情形势,可能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全年增长依然有望超过8%。GDP增速目标在当前依然重要,经济增长目标应当统筹兼顾,避免未来几年忽高忽低。
2021年应急性*应当逐步退出,逆周期调节*不用急于退出,后疫情时代的宏观经济*需要强化精准滴灌、提质增效,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后疫情时代下,特别国债、税收与社保优惠等应急性的财政*应逐步回归常态化,逆周期调节的财政*应稳妥渐进调整,专项债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货币*应当逐步实现常态化转向,避免*急转弯,更加关注广义通胀,防止泡沫产生。
周黎安:高标准市场体系与要素市场化
周黎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应用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本科/研究生项目主任,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教育*江学者特聘教授。
周黎安教授分析,今年1月底中办、国办发布《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进一步反映了我国立足从内部寻找增长动力、深入挖掘改革红利的应对战略与思路。新发展格局将建立在市场化改革的双重深化:从商品市场到要素市场的纵深拓展;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横向融合。
如何将行动方案具体落实?纵观中国过去四十年的改革历程,凡是撬动了地方竞争推动的改革,都相对容易达到目的。可以考虑将一些适合地方*主动推进的改革事项作为考核地方*的绩效指标,或对改革绩效进行排名,既给激励,也给压力;鼓励地方*创新,允许先行先试,先创新者先受益,同时给予地方*容错空间;先聚焦少数重点改革领域,率先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徐宪平:国内大循环与新型城镇化的*考量
徐宪平,*参事室参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国家*原副主任;湖南大学管理工程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访问学者;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徐宪平教授指出,居民消费率偏低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新型城镇化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目前进城的农民工有1.35亿人,在同一城镇居住10年以上的农民工有5200万。建议以“存量带增量”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城镇化仍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目前农民工年收入已超过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年收入的约3倍,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潜在对象。因此,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富裕农民才能扩大内需。
面向存量农民工核心需求,徐宪平教授提出三大*举措:举措之一,大力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举措之二,综合施策保障随迁子女教育;举措之三,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也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核心。
唐遥:“碳达峰”承诺对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唐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2009到2017年在美国的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任教并取得终身教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中国企业战略。
“十四五”规划中强调,我国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唐遥教授认为,这一目标可行,未来既要降低碳排放,还要建设碳捕获能力。
从行业来看,化石能源生产中的煤炭要先达峰;加速发展可再生的非核非化石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工业要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上游发展;加快促进服务业发展。从区域来看,能源生产向优势地区集中;调整传统能源大省的能源生产结构;技术、成本等缺乏优势的地区的能源产能要加速退出。
具体而言,要综合运用市场和*手段,一方面加快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为碳排放合理定价。另一方面通过*调整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安排财政资金支持绿色发展相关项目,研究碳减排相关税收制度,引导资金流向绿色发展领域,开发绿色金融产品。
张峥:从A股市场表现看资本市场改革
张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北大光华中国REITs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峥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金融市场与机构、不动产金融、资产管理。
张峥教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A股市场取得的成绩以及目前存在的短板:30年间A股市场发展迅速 ,但相对规模不高,未来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A股的投资回报中资本利得占比过高,缺乏高比例分红的权益型投资产品;从价格发现功能来看,A股仍有不少短板;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市场没有形成有效淘汰机制;个人短期投资和非理*易行为侵蚀投资收益,A股缺乏长期的资金;应理性看待A股注册制试点目前呈现出高首日涨幅、高平均市盈率、高换手率的特征,市场演进需要一个过程。
针对下一阶段的改革重点,他认为,首先,坚持注册制试点,完善常态化、多渠道退市制度安排;第二,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第三,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落地,形成示范效应。第四,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的改革及个人养老金账户*落地,优化中长期资金入市环境。
张庆华:城市群、城市协调发展和人均福利
张庆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她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城市经济学、公共财政、搜索与匹配以及应用计量经济学。
张庆华教授表示,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给定条件下,人均福利随着城市总人口规模的增大而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即倒U型关系。所以,每个城市有一个最优规模。
然而,2010年,约88%的地级城市的人口规模不到最优规模的40%。绝大多数城市人口不足和少数城市人口过多都造成了较大的福利损失。一半以上城市福利损失超过30%,有22%的城市福利损失甚至大于44%。
高质量的城市化亟需形成规模合理的城市系统。城市群和城市协调发展有望成为突破口。为更好发挥城市群的协同作用,一要完善要素市场,提升城市群内要素的配置效率;二要合理布局和协调城市群内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三要优化城市群内特大超大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陈玉宇: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两大挑战
陈玉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奖,并入选2016年度教育*江学者特聘教授。
陈玉宇教授认为,未来十五年,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面临的两大挑战是收入分配不平等和人口老龄化。
过去30-40年间,全球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这种差距扩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在扩大(排除中国因素);二是大部分国家内部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在急速扩大;三是不同收入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是不均匀的,特别是高收入群体和大众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明显。
此外,我们面临解决庞大人口养老问题的挑战。65岁老人占15岁到65岁人口比重,称之为“抚养比”,当前,这一比值为18%,到2035年将达到25%,意味着 4个劳动人口需要抚养1个老年人。
如何应对两大挑战?第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设计出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第二,发挥国有资产力量,调节收入分配结构;第三,推进教育的均等化与合理评估财政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8 21:17
今年我国*令全世界瞩目,我认为之所以今年的*会格外的重要,是因为今年的*是集天时,获地利,赢人和三个重大看点。另外,我国是去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而且我国会在*上具体公布未来五年如何实现新的目标,这就使得全球投资者密切关注着*!
天时,今年*适逢三个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百年梦想”开启之年、中国*党建党100周年。这三个历史时点的叠加使得今年的*更显得任重而道远。获地利,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模式战胜了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中国继续采取严格疫情防控措施,比如说全国*的大部分采访都将在线上进行,但这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议会没有因疫情而受到阻挠。赢人和,刚刚取得扶贫攻坚重大胜利的中国人民,对国家崛起与民族复兴的未来更加自信,以更饱满的信心与热情去迎接规划未来更美好图景的*召开。
在“*”上,我们还可以看到其“*工作报告”所传递出来的重要信号。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我们大家关注:
重申“积极考虑加入CPTPP”。中国一直在所有正式场合表示,希望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此次报告重申了这个立场,从其表述中,我们得知在对外开放上,中国有更大的决心。另外,CPTPP比REC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的标准更高、更严格,比如说在关税水平、国企地位、劳工权益、环保、知识产权等方面。如果我国决心加入,则必将在未来几年有更大力度改革。
宏观*的较大变化。对比2020年和2021年的货币和财政*,我们得知今年报告谈宏观*时候,提到了“处理好恢复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去年就没有。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今年宏观*的表述里,处处体现了“宏观*将常态化”的意思。你可能要问为什么会这样,但具体原因太复杂了,通过报告,我只能说2021年绝对不是满仓、重仓投资之年,而是逃顶之年。
最后,我认为我国的“十三五”取得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了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了坚实基础,给全国人民增强了必胜的信心,相信在中国*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所以在新的一年,我们将开启新的征程。而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应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精神,树立崇高理想、肩负时代重任,用个人梦激扬*,以新时代奋进之姿迎接中国*党成立100周年!与你一起,不负年少!2021,加油!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8 21:17
2021全国*调查热词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