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6:4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42
2、第二种:书家——邢慈静。
邢慈静传世的作品国内外博物馆多有收藏,其《行书临帖》、《行书四言诗》等书法作品大多章草笔意,灵秀古劲。清人评价她的《莲花观音》、《白描大士图》等道:“用笔如玉台腻发、春日游丝”。“笔法超凡、墨痕愈细,神气如生”。
3、第三种:书家——徐伯清。
徐伯清幼承庭训,初学颜体和汉隶,稍长攻小楷。所作小楷寓刚劲于婀娜之中,点画带有隶意,捺趯近乎颜体,笔断意连,挺拔处有瘦金书味,且能作真如草,气势足,韵味浓。50年代起致力于行草,出入晋唐,取法“二王”,旁涉张旭、怀素行以己意,恣肆汪洋,风貌目具。
草书分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
扩展资料
“几”字行书写法:
1、第一种:书家——杜牧。
《张好好诗》是杜牧仅存的书诗墨迹,也是杜牧自撰诗歌并书的艺术作品。全篇书法笔势放纵,风格雄健,转折处有孙过庭《书谱》之神韵,很有魏、晋书法的古朴风度。
2、第二种:书家——米芾。
米芾的用笔特点,主要是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沉着痛快的风格。字的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捺笔的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
3、第三种:书家——赵孟頫。
赵孟頫擅长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43
“是”字的草书写法如下:
是 [ shì ]
基本字义:
1.对;正确(跟“非”相对)。
2.认为正确。
3.表示答应的词。
4.姓。
5.指示代词。这;这个。
6.联系两种事物,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
7.与“的”字配合使用,有分类的作用。
8.联系两种事物,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
9.表示存在,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是”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
10.“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不能混淆。
11.在上半句里“是”前后用相同的名词、形容词或动词,表示让步,含有“虽然”的意思。
12.用在句首,加重语气。
13.用在名词前面,含有“凡是”的意思。
14.用在名词前面,含有“适合”的意思。
15.用在选择问句、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
组词:
正是、总是、要是、是非、可是、不是、但是、就是、只是、于是、还是、若是、是否、是凡、自以为是、头头是道、口是心非、是非曲直、浑身是胆、共商国是、比比皆是、实事求是、各行其是、谁是谁非、马首是瞻、是非分明、似是而非、是是非非、物是人非、大是大非、不是味儿、颠倒是非。
字形演变:
“是”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文言版《说文解字》: 是,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
白话版《说文解字》: 是,正、直。字形由“日、正”会义。所有与是相关的字,都采用“是”作边旁。
词语解释:
1、于是 [ yú shì ]
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接着前一事,有时表示因果关系。
2、自以为是 [ zì yǐ wéi shì ]
释义: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3、是非曲直 [ shì fēi qū zhí ]
释义:正确和错误,对和不对。
4、马首是瞻 [ mǎ shǒu shì zhān ]
释义:士兵看着将帅马头的方向而进退。后比喻追随别人来定行止。
5、大是大非 [ dà shì dà fēi ]
释义:指原则性的是非问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43
[几]字历代名家名帖的草书写法。
如图所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0:44
如图(名家手迹29款,点击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