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7:14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7-01 09:27
1、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
2、其中,前两句写所见
3、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
4、后两句写所想。
5、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
6、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
7、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
1.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2.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3.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4.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5.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6.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7.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1 20:58
原诗内容为: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自《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翻译: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如果要想遍览千里风景,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1 20:58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
我最早认识王之涣,那是因为背诵《登鹳雀楼》这首五言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我上小学那会儿,这首诗被选录在语文课本里。现在课本里还没有没有,我没有查过。这首小诗前两句写景,苍凉辽阔,后两句说理,意味无穷。整首诗通俗浅显,但是让人读后回味无穷。“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经常被人引用。这首诗的流传度和李白的《静夜思》不相上下。
王之涣字季凌,并州(山西太原)人,具体生平不详,只知道他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他虽然气节高,但是官运不畅,曾长期游历各地名山大川。他的最后官职是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站在鹳雀楼上,诗人遥望着落日沿着连绵起伏的群山下落,看到了奔腾咆哮的黄河滚滚而来,又在远处折回向东,流归大海,视野已经相当开阔,看见的都是祖国大地的壮丽胜景,但诗人竟然仍不满足,还要再上一层楼,想要看到更远处,可见诗人心气之高。
前两句,已然是站在高处,将祖国山河尽收眼底,已够雄伟阔远。后两句又用余力推波助澜,平稳收住,使其达到顶点,将空阔变得无所不在,无以复加。有了前两句的铺陈,结语的说理浑然天成。《登鹳雀楼》由王之涣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寥寥数语,把景色写得浩瀚壮阔,气魄雄浑,放眼宇宙之无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诗的两联皆用对仗,而且对得顺乎自然,气势充沛,浩大无边,浑然天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被作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铭,遗芳千古。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726年,王之涣上任冀州衡水主簿,写出了诗词《宴词》、《送别》。但是也是在这一年,王之涣因为受到别人的诽谤,愤而辞官,从此开始了自己赋闲十五年的清贫生活。在此期间,王之涣写出了《登鹳雀楼》和《凉州词》。742年,王之涣再次入仕,成为了文安郡文安县尉,同年2月24日,王之涣在官舍被因病去世,享年55岁。743年,王之涣被安葬在洛阳的北原。此诗虽然只有寥寥二十字,却以千钧巨椽绘下了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
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登鹳雀楼》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特别是后二句,常常被引用,借以表达积极探索和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王之涣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其诗用词十分朴实,然造境极为深远,令人裹身诗中,回味无穷。
王之涣的两首诗极负盛名。一首是《登鹳雀楼》,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千百年来,人人皆知的名言警句,在中国连三岁的孩子都能背诵,也成就了千古名楼鹳雀楼。他的另一首《凉州词》,短短28个字,诗景恢弘广阔,诗风慷慨激昂,沉雄浑厚,壮观苍凉,流传甚广。
王之涣的诗在当时可以说是将唐朝大壮丽山河都描绘了出来,但是现在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就只有6首,收录在《全唐诗》中。王之涣一生没有走科举之路,而且他做官时双亲已经去世了,辞去衡水主薄的官职后,在家闲居15年,在亲朋好友的劝说下他再次入仕,以清官著称,很受当地老百姓称道,但是在文安县染病,从此卧床不起。
这首诗却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全诗皆对,却不显雕琢呆板。原因就在于第二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但意义却不是并列而是贯通的,所以没有对仗的痕迹。可见,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十分成熟。当然,这首诗的魅力不在于表面的技巧,而在于诗中那种阔大的人生境界。诗人由外界广阔雄浑的景致进入包容万物的心胸,再提升到开阔进取的人生体悟,这种面对天地万物时阔大的人生境界,才是这首诗千百年在震撼人心的内在力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1 20:59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赏析
这首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追答本解答由【谁染兰色凉薄意】的【忆染年似凉城】友情提供!若有不足之处望谅解,希望本次解答对您有帮助!
助人为乐也不易,万分期待您的【采纳】。若有疑问请继续追问,在此表示谢谢!有缘下次再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1 20:59
精读《唐诗三百首》023:王之涣《登鹳雀楼》
文| 谢小楼
01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耳熟能详的诗,诗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句,常用激励人积极进取,*远瞩。
这首诗,想必已是人人能诵,也人人能懂,这还有精读的必要吗?
有,好的诗,懂了,还需经常诵读,细细体味,将已经懂了的东西内化成自己的生命体验。所以,我不妨赘言,再与大家细细品味一遍这首诗。
02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音贯)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鹊栖其上而得名,其故址在永济市境内古蒲州城外西南的黄河岸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太阳。依:依傍。尽:消失。
太阳依傍西山渐渐下落,黄河东向大海滔滔奔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穷:尽,使达到极点。千里目:眼界宽阔。更:再。
相要想看到更远千里之外风景,就要再登上一层高楼。
鹳鹊楼
03
这首诗一眼看来,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写法,全篇使用对仗。对仗在绝句中本来是很少用的,因为绝句只有四句,四句之中要起承转合,而对仗通常两句的意义是并列的,用了对仗就不利于收束诗意。
不过,这首诗却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全诗皆对,却不显雕琢呆板。原因就在于第二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但意义却不是并列而是贯通的,所以没有对仗的痕迹。可见,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十分成熟。
当然,这首诗的魅力不在于表面的技巧,而在于诗中那种阔大的人生境界。
诗人由外界广阔雄浑的景致进入包容万物的心胸,再提升到开阔进取的人生体悟,这种面对天地万物时阔大的人生境界,才是这首诗千百年在震撼人心的内在力量。
04
这首诗,最后两句成了名句,哲理都在最后两句里,似乎前两句写景,只是引出最后两句的哲理,所以,很多人会想,我们记住后面两句就可以了,我们品味后面两句就可以了。
韩寒电影《后会无期》里有两句很装*的话: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
因为道理不是明白了就行,而是要成为一个人的生命体验,要内化成你人生的一部分才有用。
像这首诗,我们一看就知道它在说什么道理,但是它本质是一首写景诗,哲理是内化在写景的过程中的,如果你只看到一个抽象出来的道理,那你是明白了,但你没有体会到。
这就是我们的教学,读一篇文章,就问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就问这篇文章表达了出了什么道理,却不会去体会文章细节中带来的生命体验。
扯这么多,回到这首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阳落山,是在西方,黄河入海,是在东方,诗人由西方望到东方,是想将世间所有的景致都览于目下。
“黄河入海流”,诗人站在鹳雀楼上能看到黄河入海吗?显然不能,他只能看到鹳雀楼下滚滚的黄河,“入海流”已经不是眼前的实景,而是胸中的虚景。这一句浑然不觉间由现实的景致进入了诗人内心的气象,诗人不紧目尽天涯,而且胸含天下。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眼前是茫茫的天地,胸中激荡着广阔的宇宙。那么诗人满足了吗?
显然没有,越是眼界开阔胸襟浩大的人,就越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美好的景致我们没有看到,还有太多奇妙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所以,诗人还想看到更多的东西,因此只有不断地再上一层楼。
再一解。
“白日依山尽”,夕阳西下,一天即将过去,这是时间的流逝,任何个体都如同这一天,都会消亡。“黄河入海流”,但黄河自古而今,都在奔流,这是时间的永恒。个体生命在人类历史中不过一瞬,人的一生在时间的长河中不过一朵浪花。
那么,个体如何对抗世界?瞬间如何面对永恒?
就惟有这不断阔进取的精神,不断地去看更大的世界,不断地去欣赏更美好的景致。用自己积极进取的精神去对抗时间的流逝,去面对世界的浩大。对抗不是为了输赢,而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境界更阔大。
三才者,天地人,人为什么对与天地并立,不就是因为人内心蕴藏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么?
(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1 21:00
在唐代,有一些地方,是诗人们比拼才气的地方。
这就好比武林中的华山,八方来战,定要有个胜负之分。
其中最有意思,最有名的当属鹳雀楼事件。
注意,是鹳雀楼,不是黄鹤楼。
黄鹤楼也有个有趣的小故事,下次有空再说。
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
唐宋之际文人雅士便争相登楼赏景互相写诗比拼才能。
话说有一天,,鹳雀楼来了一个大诗人,名叫李益。
是不是没听过这个诗人的名字?没听说过不要紧,只要知道他是唐代诗坛的一个高手就行了。
他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眺望着这壮丽景色,李益很感慨,那是文思泉涌啊!当即挥毫泼墨,写下了八句诗: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看着那挥洒淋漓的墨渍,李益嘴边浮现了微笑。
他知道,这首《同崔邠登鹳雀楼》会流芳千古。
果然,这首诗被当时的人们争相传诵:哇塞,写的好棒哦!
一首诗写出了寥廓江天,叹尽了古今茫茫,真不愧是高手。
然而,它没有成为鹳雀楼上最牛的诗,也没有流传千古。
甚至连第二都排不上。
这不怪李益,要怪只怪唐代的大神实在太多了。
这时另一个人来到了鹳雀楼。他叫畅当。
是不是也不太熟悉他的名字?
没关系,只要知道他是当时一个颇有诗名的大官就可以了。
话说那畅当读了其他楼上诗人的作品后,仰天长笑。
“看来这场比拼应该由我来结束了。”
然后他写下了一首诗,只有四句: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整首诗歌意境壮阔,抒怀励志。不但被许多人认为压过了李益那首,更是让成百上千写鹳雀楼的牛人们没了脾气。
可以想象畅当的心情:老子天下第一!鹳雀楼的诗,我这一首已经写绝了吧?还能比这景色更壮阔吗?还能比这心胸更宏大吗?
但是这首诗仍然不是鹳雀楼上的第一名。
因为有一个更牛的人飘然而来,登上这座楼。
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那个人就是——王之涣。
没错,就是那个存诗六首,就撑起盛唐一片天的王之涣。
上了鹳雀楼的王之涣发现,前人已留下了很多的诗歌,这些诗歌之中许多都才华熠熠,霸气十足,犹如铜墙铁壁,封住了他的出路。
他必须再辟蹊径,再造高峰!
他思考,他沉默......
他眺望着眼前的苍茫落日、滚滚黄河......
拿起笔来,写下了四句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就这样,一首流传最广的《登鹳雀楼》就这样出现了。
想现在,有多少个启蒙学唐诗的小孩子背的就是这首诗?
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在我看来,这三首《登鹳雀楼》各有千秋。
但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最为脍炙人口。
畅当的诗境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畅当之诗终输一筹,没有王诗有韵律、有*。故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不知大家喜欢的是哪一首呢?
欢迎评论里积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