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1:3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2:28
读《游褒禅山记》
胡念贻
写游记,除了在记叙所见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风俗外,当然还可以写作者的感触,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在游记中带一些抒情成分比较常见;借着记游发许多议论,而不失去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这却需要工夫。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到了这样,它在千百年来是深深地为读者所喜爱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本来以写议论文见长。在这篇游记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不多写景物,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在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文字虽然不多,但它却给读者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它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院到华山洞的远近距离。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四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较多。“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几句,写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幽深。作者写他游“后洞”时,“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一方面是叙述当日的游踪,一方面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莫测。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补叙出“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补叙出“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补叙出他们出来以后,“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这都是记的游褒禅山的事,也可以说是本篇的正文。文字虽简短,描绘却较细。我们好象跟着作者从山中的禅院出来,行过一块仆在路旁的碑,游览了前洞和后洞。他在游前洞时,看到许多游客在那里记下了名字,知道到过的人很多。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洞。游后洞时,要持火把进去,越往深处越难走,见到的景物也越奇。虽然作者没有具体描写它怎样奇,然而这却深深地吸引了读者。通过对洞中探寻的迫切心情,给了读者充分想象的余地。后洞的奇,他还有十分之九没有见到,留下一片懊悔。记游的事已经写完,如果文章到此为止,也未尝不可。但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他的打算就是要从这件游览的憾事中总结出一点教训来。
“于是予有叹焉”一句,陡然一转,引起了后半篇的一番大议论。
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学者观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虫鱼鸟兽,往往能得到一些东西,完全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处盘桓,像游山的*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样。他们不愿走到艰险和深远的地方去,可是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总是在“险远”的、人迹罕到的地方。要到“险远”的地方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有了能力,还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像游后洞时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样。不要在能力还够使的时候就停了下来,徒然让人讥讪和遗下无穷后悔。
这是作者在这次游山后所悟出的一段做学问的道理。这段道理不仅由于通过他的亲身经历说了出来,具有生动的形象性;而且语言也写得饶有韵味,委宛动人。这段文字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多,曲折多。“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是一个总的论述,是这一段文字的纲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几句具体结合到了这次游山的经历,然而这还是概述,是承上文而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是一转。“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这里又一转。“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最后归结到作者在思想上的收获。句子的变化和转折那么多,是为了层层推进地发挥要说的道理。但它转得毫不费力。它在转折的地方都能巧妙地运用虚字,因此是那样圆转流利,挥洒自如。然而它又是风骨遒劲,笔力挺拔。这段文字和上面的记游文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语言上的运用得好是分不开的。
作者在发完这些议论后,又回顾前面看到仆碑一事,最后还写了几句:“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哉!”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又和学问的道理有关,因此紧接着写:“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样的收束,显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余波荡漾之妙。
这篇文章把记游和论学结合得这样好,使人百读不厌。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艺术手法也是有独特之处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2:29
读《游褒禅山记》
刘鹏燕
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
列宁曾经说过:“人没有理想就成了动物,理想推动着进步。”由此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志向,取得成功。有一位作家就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奋斗的意义远大于成功。
而王安石提出的“尽志”不就是指在通向成功之路上的“奋斗”吗?
是的,成功源于奋斗。但是,奋斗并不都一定成功。有些奋斗者历尽艰难困苦却与成功无缘,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看到成功,但他们的奋斗为后继者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他们的奋斗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历史不会单凭成败论英雄。就像提出“尽志可以无悔”的王安石,他试图变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用尽了一些方法,努力奋斗过,但最终没有成功。他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可以问心无愧。我们后代也同样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视他为一个*的失败者。他竭力争取的过程不同样值得我们钦佩吗?
人生正如一条曲线,转折多变,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一条直线那样一帆风顺,然而,却时常事与愿违,曲线的人生需要经受许多磨练。尽了力不能获得成功的事在这样的人生中屡见不鲜。如果只是因为尽了力却不能成功而一蹶不振,那怎能获得成功?所以,失败了并不要紧,只要你认为在这条路上尽了力,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只要生命不止,就奋斗不息;只要没有成功,就继续努力,就算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是不需要觉得悔恨的,因为“尽志可以无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2:29
通过读同学们有关《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与改革关系的一些看法,我发现他们更加侧重于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由此,我想通过改革者与改革的关系来表达一些智者对事物的思维方式所产生的意义。不妨可以假设这是一场失败的改革,对于改革者,我想用二个阶段来表示他们的心理活动。首先,作为改革者,不容置疑,对改革是努力促成,信念能够产生动力,于是他不断想在改革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改革的进度。但是,在改革之中,如果反对的人是一些有权或有势力的人物,改革最终是否成功,过程定会让改革者付出血的代价,甚至顽固不朽而权势横行的人物还会令改革者有被杀的危险,这是何等可怕!因为他们的反对,会是改革最终失败的可能性的主要原因。这时,倡导改革的人面对困境,他必须做出选择:放弃与否。我可以将论据投入到改革者的内心世界,这一时期他对改革是否还要继续进行的思考更多是联想到:不敢经历过程的障碍,又如何取得成功!古人创业何其艰难,然而他们靠心中有追求的目标而执着去奋斗,最终才能有成功的机会。如果改革者是一位自信、面对困难而表现出一种我要征服困难的积极人生观,那么,积极的心理因素是促成事物进行的一大动因,所以,改革者在经过思考后会决定:继续改革。但是,人生之路本来就是一波三折,何况在四面伏敌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坚持着改革。并不是改革者重新收拾整理一下内心的矛盾,得出一个要勇敢直前的信念,改革就会因为他有着积极的信念而成功。看看周围的形势,在改革过程中得利的人与利益被侵犯的人,他们都各有什么反应,改革最终是否成功要看这一股主流是被谁所操纵。如果最终改革成功了,说明有志者事竟成,改革者把握了改革的力量。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事实上改革便是中止了,或是失败了。改革者在这一场失败的变革中,尤其是做出第二阶段的选择时,我相信他们更多是从自身思考,尽管他们不是完人,他们做出的选择也许并不明智,但是,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智者,因为他们在这一生中,有了对自己生命进行审视的时期,他们在联系自身所包含的一种或是有*家的色彩,或是有文学家浪漫主义或幻想主义的色彩,或是有哲学家的冷静分析事物的能力。他们的决定隐约透露出不同人不同的特点,尽管从他们的决定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自身的一些不足,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知道“学会认识自己”。我认为不论是平民小卒,还是大人物,他们内心世界往往更能反应他们的生活态度,特别是一些这样的人物:苏轼、屈原、王安石、拿破仑、希特勒、袁世凯、鲁迅……,他们当中有好人和坏人,但这种区分只是对于人类发展起不同作用的表现,带给后人的影响,但是更多地我们可以探求一个问题:各是什么力量支持他们一步步向布满荆棘的道路行进?这是我的一些感想和观点,我也相信人们应该思考生活,许多生命本质的东西常常被一些人总结出来,所得的结果并不新奇,只不过这结论人们难以去把握和认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2:30
游褒禅山记-人若要完成一件事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强壮的体魄·还要有人辅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2:28
读《游褒禅山记》
胡念贻
写游记,除了在记叙所见到的山川景物、人情风俗外,当然还可以写作者的感触,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说来,在游记中带一些抒情成分比较常见;借着记游发许多议论,而不失去游记体裁的文学意味,这却需要工夫。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作到了这样,它在千百年来是深深地为读者所喜爱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古文家,本来以写议论文见长。在这篇游记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不多写景物,而是尽量就他游览后的感触大发议论。在这篇六、七百字的文章中,记游的部分和发议论的部分约各占一半。而在记游的部分中,几乎处处是为后面所发议论立下根基。后面发议论的部分,都是回应前面。文章的结构很严密,通篇显出作者的精心安排。
前半篇记游,文字虽然不多,但它却给读者清晰地描绘出了褒禅山的特殊风貌。它可以分为三个小部分。第一个小部分写褒禅山的环境和它的历史。它写了褒禅山的得名,写到褒禅山的禅院,写到华山洞,还写出了从禅院到华山洞的远近距离。禅院与华山洞之间,“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作者根据碑文考订了华山洞应作“花山洞”,显出了作者笔墨的闲暇。第二个小部分写华山洞的“前洞”,只写了四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第三个小部分写“后洞”,这是褒禅山奇险的所在,是它最值得游览的地方,描写比较多。“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几句,写出了它的不同寻常的幽深。作者写他游“后洞”时,“予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这一方面是叙述当日的游踪,一方面也是反衬了后洞的奇险莫测。以下对他当日的游踪还作了几句补叙。补叙出他们一行游后洞到过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补叙出“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补叙出“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补叙出他们出来以后,“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这都是记的游褒禅山的事,也可以说是本篇的正文。文字虽简短,描绘却较细。我们好象跟着作者从山中的禅院出来,行过一块仆在路旁的碑,游览了前洞和后洞。他在游前洞时,看到许多游客在那里记下了名字,知道到过的人很多。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洞。游后洞时,要持火把进去,越往深处越难走,见到的景物也越奇。虽然作者没有具体描写它怎样奇,然而这却深深地吸引了读者。通过对洞中探寻的迫切心情,给了读者充分想象的余地。后洞的奇,他还有十分之九没有见到,留下一片懊悔。记游的事已经写完,如果文章到此为止,也未尝不可。但是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他的打算就是要从这件游览的憾事中总结出一点教训来。
“于是予有叹焉”一句,陡然一转,引起了后半篇的一番大议论。
作者因此想到古代的学者观察天地山川和草木虫鱼鸟兽,往往能得到一些东西,完全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一般人只想走平坦的道路,只在近处盘桓,像游山的*都只在前洞看看一样。他们不愿走到艰险和深远的地方去,可是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总是在“险远”的、人迹罕到的地方。要到“险远”的地方见识那些“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要立定志向;立定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有了能力,还要有毅力;在“幽暗昏惑”的地方,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像游后洞时需要有火光照明一样。不要在能力还够使的时候就停了下来,徒然让人讥讪和遗下无穷后悔。
这是作者在这次游山后所悟出的一段做学问的道理。这段道理不仅由于通过他的亲身经历说了出来,具有生动的形象性;而且语言也写得饶有韵味,委宛动人。这段文字的一个特点就是变化多,曲折多。“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是一个总的论述,是这一段文字的纲领。“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几句具体结合到了这次游山的经历,然而这还是概述,是承上文而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是一转。“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一转。“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这里又一转。“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最后归结到作者在思想上的收获。句子的变化和转折那么多,是为了层层推进地发挥要说的道理。但它转得毫不费力。它在转折的地方都能巧妙地运用虚字,因此是那样圆转流利,挥洒自如。然而它又是风骨遒劲,笔力挺拔。这段文字和上面的记游文字相得益彰,和它在语言上的运用得好是分不开的。
作者在发完这些议论后,又回顾前面看到仆碑一事,最后还写了几句:“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哉!”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但又和学问的道理有关,因此紧接着写:“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样的收束,显出作者在一路思考。它在文章中,亦有余波荡漾之妙。
这篇文章把记游和论学结合得这样好,使人百读不厌。它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是深刻的,散文上的艺术手法也是有独特之处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2:29
读《游褒禅山记》
刘鹏燕
一代大文豪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这篇文章中提出了“尽志可以无悔”这个观点。我十分认同。
列宁曾经说过:“人没有理想就成了动物,理想推动着进步。”由此看来,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志向。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志向,取得成功。有一位作家就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这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奋斗的意义远大于成功。
而王安石提出的“尽志”不就是指在通向成功之路上的“奋斗”吗?
是的,成功源于奋斗。但是,奋斗并不都一定成功。有些奋斗者历尽艰难困苦却与成功无缘,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看到成功,但他们的奋斗为后继者开辟了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他们的奋斗仍具有重大的意义。历史不会单凭成败论英雄。就像提出“尽志可以无悔”的王安石,他试图变法,改善百姓的生活,他用尽了一些方法,努力奋斗过,但最终没有成功。他尽了他最大的努力,他可以问心无愧。我们后代也同样不会因为他的失败而视他为一个*的失败者。他竭力争取的过程不同样值得我们钦佩吗?
人生正如一条曲线,转折多变,人们总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像一条直线那样一帆风顺,然而,却时常事与愿违,曲线的人生需要经受许多磨练。尽了力不能获得成功的事在这样的人生中屡见不鲜。如果只是因为尽了力却不能成功而一蹶不振,那怎能获得成功?所以,失败了并不要紧,只要你认为在这条路上尽了力,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
只要生命不止,就奋斗不息;只要没有成功,就继续努力,就算最终与成功失之交臂,也是不需要觉得悔恨的,因为“尽志可以无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2:29
通过读同学们有关《游褒禅山记》中王安石与改革关系的一些看法,我发现他们更加侧重于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由此,我想通过改革者与改革的关系来表达一些智者对事物的思维方式所产生的意义。不妨可以假设这是一场失败的改革,对于改革者,我想用二个阶段来表示他们的心理活动。首先,作为改革者,不容置疑,对改革是努力促成,信念能够产生动力,于是他不断想在改革的过程中一步步完善改革的进度。但是,在改革之中,如果反对的人是一些有权或有势力的人物,改革最终是否成功,过程定会让改革者付出血的代价,甚至顽固不朽而权势横行的人物还会令改革者有被杀的危险,这是何等可怕!因为他们的反对,会是改革最终失败的可能性的主要原因。这时,倡导改革的人面对困境,他必须做出选择:放弃与否。我可以将论据投入到改革者的内心世界,这一时期他对改革是否还要继续进行的思考更多是联想到:不敢经历过程的障碍,又如何取得成功!古人创业何其艰难,然而他们靠心中有追求的目标而执着去奋斗,最终才能有成功的机会。如果改革者是一位自信、面对困难而表现出一种我要征服困难的积极人生观,那么,积极的心理因素是促成事物进行的一大动因,所以,改革者在经过思考后会决定:继续改革。但是,人生之路本来就是一波三折,何况在四面伏敌的情况下还要继续坚持着改革。并不是改革者重新收拾整理一下内心的矛盾,得出一个要勇敢直前的信念,改革就会因为他有着积极的信念而成功。看看周围的形势,在改革过程中得利的人与利益被侵犯的人,他们都各有什么反应,改革最终是否成功要看这一股主流是被谁所操纵。如果最终改革成功了,说明有志者事竟成,改革者把握了改革的力量。无论做出怎样的决定,事实上改革便是中止了,或是失败了。改革者在这一场失败的变革中,尤其是做出第二阶段的选择时,我相信他们更多是从自身思考,尽管他们不是完人,他们做出的选择也许并不明智,但是,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智者,因为他们在这一生中,有了对自己生命进行审视的时期,他们在联系自身所包含的一种或是有*家的色彩,或是有文学家浪漫主义或幻想主义的色彩,或是有哲学家的冷静分析事物的能力。他们的决定隐约透露出不同人不同的特点,尽管从他们的决定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自身的一些不足,但是我们更应该清楚的知道“学会认识自己”。我认为不论是平民小卒,还是大人物,他们内心世界往往更能反应他们的生活态度,特别是一些这样的人物:苏轼、屈原、王安石、拿破仑、希特勒、袁世凯、鲁迅……,他们当中有好人和坏人,但这种区分只是对于人类发展起不同作用的表现,带给后人的影响,但是更多地我们可以探求一个问题:各是什么力量支持他们一步步向布满荆棘的道路行进?这是我的一些感想和观点,我也相信人们应该思考生活,许多生命本质的东西常常被一些人总结出来,所得的结果并不新奇,只不过这结论人们难以去把握和认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02:30
游褒禅山记-人若要完成一件事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强壮的体魄·还要有人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