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宠物日常 宠物养护 宠物健康 宠物故事

企业投资的监督机制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2:0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17:22

企业实施ERP系统的动机中一旦掺杂了上级的行政行为,或者实施动机从获取商业利益、竞争地位的主动性变为应付领导、股东的“面子工程”的被动行为,对变革的抵制就会不仅表现在普通员工身上,还会体现在企业高层决策者的行动上,其“一把手工程”也就有可能仅停留在项目启动方面,至于高层领导的全程参与、全面理解则会大打折扣。为了能够避免管理者为了形象而进行盲目投资,可以把管理者与行政管理部门(或股东)之间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其中企业管理者为代理人,行政管理部门(或股东)为委托人,并且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多阶段的动态博弈。这种博弈的典型代表为“代理人声誉模型”,然而由于国内企业现有机制的*,代理人声誉模型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发挥效率,这里所构建的监督博弈模型(图2.8)则可以较好地解决现实中的这种问题。

图2.8 监督博弈模型

假定管理者的努力行为分为高(h)、低(l)两种情况,πh和πl分别代表‘高’努力(或称努力)和‘低’努力(或称不努力)情况下的企业收益,且有πh>πl;cm是监督成本,ch、cl分别是被监督人(管理人员)努力与不努力时的成本(ch>cl);s是被监督人的(固定)收入,s1是监督人(行政机构或股东)给予被监督人努力的奖励,s2是监督人给予被监督人不努力的惩罚,且有s2>s1>0,s2>cm

如果被监督人选择努力,监督者监督的效用为πh-cm-s1,不监督的效用为πh,监督者选择不监督;如果被监督人选择不努力,监督者监督的效用为πl-cm+s2,不监督的效用为πl,因为s2>cm,监督者选择监督,从而监督者不存在占优战略。同样分析,可以得出被监督人也不存在占优战略。可令监督者采取监督行为的概率p1和被监督人采取努力行为的概率p2,则监督者选择监督(p1=1)和不监督(p1=0)的收益分别为

E(1,p2)=p(2πh-cm-s1)+(1-p2)(πl-cm+s2

E(0,p2)=p(2πh)+(1-p2)(πl

令E(0,p2)=E(1,p2),可得:

p2=(s2-cm)/(s1+s2

被监督人选择努力(p2=1)和不努力(p2=0)的收益分别为

E(p1,1)=p1(s-ch+s1)+(1-p1)(s-ch

E(p1,0)=p1(s-cl-s2)+(1-p1)(s-cl

取E(p1,1)=E(p1,0),可得:

p1=(ch-cl)/(s1+s2

因此,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的结果是

。也就是说,如果被监督人努力的概率大于(s2-cm)/(s1+s2),那么监督者的占优战略就是不监督;如果被监督人努力的概率小于(s2-cm)/(s1+s2),被监督人的占优战略是监督。对于被监督人,如果监督者监督的概率大于(ch-cl)/(sl+s2),那么他的占优战略是努力;如果监督者监督的概率小于(ch-cl)/(s1+s2),他的占优战略是不努力。

=(s2-cm)/(s1+s2)可知,被监督人努力行为的选择与三个因素有关,即cm、s1和s2。如果要让被监督人选择努力的概率p2趋向于1,可行的办法是:①尽量降低监督成本;②被监督人因不努力行为受到的惩罚s2足够大。监督机制不仅可以用于企业的投资决策方面,也可以用于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对开发商的监督(相关内容将在下一章论述)。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