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1:59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2:29
“上下五千年”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已经成固定格式了。
就像成语一般,人们一般不会去修改成语或者俗语。这样的问题,就如同以前是“光阴似箭”,现在为什么不改称“光阴似弹”?
本来这个俗语就起源于女娲神话,琅琅上口进而被传颂。实际上在考古学不发达的时代,谁也无法考证具体女娲补天是哪年的事情。所以,没有了起点,民间俗语也没有提出的年份,还怎么加上多出来的几百年呢?~
你这样的说法,让我想起一个笑话。博物馆一个管理员和游客说:“这个陶罐有15002年的历史”游客反问“你怎么知道那么精确?”管理员洋洋得意的说“两年前一个考古学家说它有1.5万年历史,所以现在就应该是15002年的历史~”追问这个俗语形成的时间是?
这和笑话有点区别,2年相对于15万年忽略不计,但几百年相对于5000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追答我也只是开个玩笑啦。俗语形成时间很难考证,我前面也说了因为形成时间无法考证所以没法加上几百年。而且这也是个较夸张的约数,类似于“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至于提出时间,我才疏学浅,我所知道的最早使用“上下五千年”的是梁启超。如果有哪位网友能找到更早的句子,希望尽可能将原文列出指正我。即使从梁启超算起,那时公认距离黄帝是四千年多一点(具体你可以百度一下“黄帝纪元”),所以约到五千年。现在加起来也还没超过五千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2:29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他是从考古学的角度推断中华文明发端的大致年代,不是从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史料推断。从考古学而言,中国的农业文明的确有很长的历史,甚至比五千年更长,但中国的文字史料的确是从商周开始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2:29
“上下五千年”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已经成固定格式了。
就像成语一般,人们一般不会去修改成语或者俗语。这样的问题,就如同以前是“光阴似箭”,现在为什么不改称“光阴似弹”?
本来这个俗语就起源于女娲神话,琅琅上口进而被传颂。实际上在考古学不发达的时代,谁也无法考证具体女娲补天是哪年的事情。所以,没有了起点,民间俗语也没有提出的年份,还怎么加上多出来的几百年呢?~
你这样的说法,让我想起一个笑话。博物馆一个管理员和游客说:“这个陶罐有15002年的历史”游客反问“你怎么知道那么精确?”管理员洋洋得意的说“两年前一个考古学家说它有1.5万年历史,所以现在就应该是15002年的历史~”追问这个俗语形成的时间是?
这和笑话有点区别,2年相对于15万年忽略不计,但几百年相对于5000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追答我也只是开个玩笑啦。俗语形成时间很难考证,我前面也说了因为形成时间无法考证所以没法加上几百年。而且这也是个较夸张的约数,类似于“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至于提出时间,我才疏学浅,我所知道的最早使用“上下五千年”的是梁启超。如果有哪位网友能找到更早的句子,希望尽可能将原文列出指正我。即使从梁启超算起,那时公认距离黄帝是四千年多一点(具体你可以百度一下“黄帝纪元”),所以约到五千年。现在加起来也还没超过五千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2:30
今年是夏历4713年,近5000年。是明崇祯年间中外学者制定的历法。目最仍基本延用,亦称:旧历,农历。始于大禹建夏……追问夏朝不是公元前2070?另外有这些“中”“外”学者的名字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2:29
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他是从考古学的角度推断中华文明发端的大致年代,不是从一般意义上的文字史料推断。从考古学而言,中国的农业文明的确有很长的历史,甚至比五千年更长,但中国的文字史料的确是从商周开始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8 02:30
今年是夏历4713年,近5000年。是明崇祯年间中外学者制定的历法。目最仍基本延用,亦称:旧历,农历。始于大禹建夏……追问夏朝不是公元前2070?另外有这些“中”“外”学者的名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