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相信很多小孩子都喜欢做事磨磨蹭蹭,拖拖拉拉。即使父母在旁边焦急催促,他们也当无事发生,继续毫不紧张,慢吞吞地做自己的事。
明明是半小时就能完成的家庭作业,孩子硬是在桌椅上呆了两个小时。
早上要上幼儿园,但是孩子一直赖床,死活都叫不起来,导致多次迟到。
晚上已经到了睡觉的时间点,让孩子赶快去刷牙洗脸,他还在装糊涂,继续呆在客厅看电视。
......
以上这些都是家长们常遇到的场景,有些家长会说,唉小孩子嘛,动作肯定慢一点,而且他们也还不懂得时间观念,很正常的。但他们殊不知,做事拖拉,很可能是"拖延症"的前兆。
(一)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二)拖延症除了做事延缓,很容易拖事情的截止日期外,还有容易自我否定、借口太多、焦虑,情绪不稳定、犹豫不决选择困难等表现。
拖延症孩子群体中愈发表现得明显,但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负责人,当孩子出现有拖延症的这种嫌疑,应在第一时间出面制止并引导他。拖延症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习惯,所以要是孩子有了拖延症,严重的话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若是不能及时从小制止,拖延症就会难以被改掉。那么孩子究竟为什么会经常拖延?父母又该怎样帮他们纠正?相信这一定是很多父母最头疼心烦的问题,所以下面我们就来为父母一一解答孩子拖延的原因及纠正孩子拖延症的方法。
孩子还没有时间观念,这是造成他们拖延的直接原因。他们不在意一直流逝的时间,也不会在脑里制定自己要做的事情的计划,很多事都随着自己单纯的想法,散懒地去做。所以父母应从小就注意给孩子灌输时间观念,多让他们认识时间,深深感受时间的存在。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有一定的惰性,所以这就和家长的督促有关,有时候家长监督不到位,而懒散点的孩子就会出现"能拖一天就多一天"的情况。孩子的惰性是需要被长辈帮助改正的,需要父母的督促,让他们养成及时做事,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就算大人面对*都容易动摇,更别说是小孩子了。当孩子在完成幼儿园老师布置的作业时,父母在一旁玩着手机或是吃着东西,再或者是耳边传来楼下小孩们打闹玩耍的嬉笑声,他都容易因此而心不在焉,集中不住注意力,导致会拖拖拉拉磨磨蹭蹭地写。孩子的拖延行为与环境因素很有关系,特别是和来自娱乐方面的*有关。他们往往因为难以抵制这些容易动摇想法、影响心思的*,导致了拖延行为。
当事情的难易程度相对较大时,孩子就会更容易拖延。特别是当他们认为他们做不好这件事、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或是做这件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太大,他们通常就会采用拖延的方式推迟或逃避。另外,要是孩子对这件事不感兴趣,而且也没有任何奖赏惩罚去激发他做好这件事的热情心,他就很可能会故意拖拉磨蹭以回避或推迟面对。
以上便是孩子会做事拖延的主要几个原因。那么了解了孩子拖拉的原因,家长们就应对症下药,及时纠正孩子的这种坏习惯。
第一步:先反省自己
孩子的拖延习惯和父母分不开。孩子不仅容易模仿大人的行为,还容易被大人的教育方式影响。父母在家经常拖延,拖延做饭洗碗,拖延带孩子出去上学或是玩耍,他们的孩子就也很可能养成拖延的习惯。再或者,孩子常常被父母严格要求,时间安排得很紧迫,那么在这类父母的要求下,孩子好不容易完成一件事情后,并没有成就感、满足感,而是一种"脱罪"感,且完成这件事后还有下一件事,已无心欢喜。这样忽略孩子的真正需要而只按自己的意愿催促孩子,这样久了孩子会慢慢产生拖延现象。
所以,不要总是不停强制和催促孩子完成自己所定的目标,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很可能就会产生一种"我斗不过你,但是可以拖"的心理。应该多给孩子选择的空间,并在他们完成事情鼓励表扬,让他们体会到做好事情的成就感。另外,对于孩子做事拖拉,家长心急发脾气是于事无补的,反而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使孩子不知所措,做事的速度变得更慢了。
第二步: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责任心
孩子说不过父母,那么当面对不想做的事情,他们就会把"拖拉"当武器。那么父母要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意识和责任心。这种责任感的培养,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有很多选择,但每一种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你必须自己去承担"。孩子有了选择,才能进一步地培养他们的自主管理意识还有对自己负责的责任心,
让孩子自己承担做不完事情的后果,意识到拖拉磨蹭带来的坏处,学会对自己负责,这样他们下次才会想去把事情做好,从而有了自我意识。
第三步:采用"计时法"
首先,将时间规则化,就比如说,按考试的那种要求做完今天的作业,其余时间就可以让孩子们自由安排。规定好"考试"的时间,让孩子在做作业时有一种紧迫感。也可将作业分段,各规定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完成,完成的好的话就有奖励,以此提供动机。
另外,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时间工作表,并平等地和孩子一起遵守。比方说,规定几点必须起床、几点必须吃完饭,然后父母和孩子一起实践,给孩子做一个表率,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并比比看谁做得快;再或者,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限定好每项事情的时间,然后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去做,完成得好就有奖励,反之就会被惩罚。久而久之,不用父母的督促,孩子也已经不会再拖延做事了。
因此,孩子做事拖拉,要小心养成拖延症哦,父母赶紧用上述"计时法"补救吧。
热心网友
是拖延症的前兆。此时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做事,让孩子养成不拖拉的习惯,如果孩子完成了,就给孩子一定的奖励。
热心网友
就是不积极,和懒差不多,应该大人做好榜样,带她一起动手劳动,正确引导他做好每件事。
热心网友
可能是拖延症的前兆。家长应当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有些事情,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