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6:3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18:38
《风筝》是鲁迅先生写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一篇散文。它以丰富而*的思想内涵而倍受中外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其中闪现的“儿童教育”、“自我解剖”、“亲情温馨”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等思想光芒,即使在今天仍不失其深刻的教育意义。而先生文中的映衬艺术,也堪称匠心独运,值得细细品味。
以“寒威”与“温和”相映衬。在文章开头的第1、2小节中,“我”由眼前“四面都还是肃杀”,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似乎看到了“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春光明媚的图画:天空,抬眼看见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耳边听见的是沙沙的风轮声;地上,杨柳已经吐芽,山桃也多吐蕾。这就使现实中严冬的“寒威”与回想中春日的“温和”互相映衬,既增添了往事回忆哀婉动人的力量,又使文章带上了一丝明丽的色彩;既是以小兄弟为代表的儿童们天真无瑕的心灵的折射,又是“我”触于景,感于事,引动自责反思之情的触媒;既是作者追求美的*的一种表现,又是小兄弟追求美的*的一种反映。
以“胜利”与“绝望”相映衬。眼前一二风筝的浮动,使“我”想起了曾对小兄弟的“精神虐杀”事件。在这一事件的描写中,作者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两个呼之欲出的人物:秘密被发现后,“我”因为“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偷做风筝,便“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而小兄弟他只能“很惊惶地站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后来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里,一个由于病态的偏见与封建长幼尊卑的伦理的威力戕害美的心灵而“傲然”地“胜利”得意;一个追求美的心灵却被扼杀而“绝望”无告。这两种心境互为映衬,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冲击力,足使人们的心灵为之震颤。
以“补过”与“忘却”相映衬。当“我”步入中年,“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决计“补过”。于是,作者极力渲染补过的方法:“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或“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但是,方法一因“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胡子了”而不得实施;方法二因他的“忘却”(“有过这样的事吗?”)而只能让心沉重着。其中,“补过”的设想与结果间形成了反衬,因为时过境迁,一切都无从追回了,结果只能加重“我”怅惘、悔恨的情感。此外,严于自责,恳求宽恕自己的过失与幼稚纯真,全然忘却别人的错处,这两种美好心灵之间也恰似红花与绿叶,“相映成趣”。倘若我们的人际关系中能具有这样的人情美,世界不就变成美好的人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