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06
共4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4 20:23
隋唐五代多神崇拜风俗——神树·狐仙·乌鬼·鹊喜
山川河流之外,动植物也是人们崇拜和祭祀的对象。张籍曾作《古树》诗:“古树枝柯少,枯来复几春。露根堪系马,空腹定藏人。蠹节莓苔老,烧痕霹雷新。若当江浦上,行客祭为神。”[1]凡是古拙奇异的老树,都有可能被当作祭拜的对象,成为神树。
王建在《神树词》中;描写了一个普通农家对院落中的海棠树的崇拜:“我家家西老棠树,须晴即晴雨即雨。四时八节上杯盘,愿神莫离神处所。男不着丁女在舍,官事上下无言语。老身长健树婆婆,万岁千年作神主。”[2]这户人家每年四时八节都要为老棠树上供,棠树有灵,祈晴即晴,祷雨即雨,农家希望依附在棠树上的神灵不要离开,保佑合家男女平安,官衙不要来找麻烦。
据说在江南的山里,有一种“枫木人”,“于枫树下生,似人形,长三四尺,夜雷雨,即长与树齐,见人即缩依旧。”这种枫木人特别奇异,“旱时欲雨,以竹束其头,楔之即雨。”人们将枫木人取来作式盘,式占特别灵验,这种式盘叫做“枫木枣地”[3]。这时还有崇拜紫荆树的风俗,将紫荆树称为“紫相公”,这种神“主一方菜蔬之属”,如果种蔬菜的人家虔诚祭祀,则可“年年获收”[4]。
在动物崇拜中,在当时最为普遍,对后代影响最大的,当局对狐仙的祟拜。据记载:“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思,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5]在《任氏传》中,狐仙不但利用法术帮助韦金追求到美女,而且能帮他经商营利[6]。唐将贺兰进明家的野狐,将各种物品弄回家中,“家人有就求漆背金花镜者,人人家偷镜挂项,缘墙行,为主人家击杀。”袁嘉祚宅中的老狐能预知休咎,并能预知主人历任官职[7]。类似这些记载都可帮助了解当时“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思”的风俗。
与其他役使鬼神的法术相似,这时的术士也可以通过法术来“役使”狐仙。据称,唐初侍御史王义方去职之后,在魏州(治贵乡县,今河北大名东北)以讲授为业。乡人郭无为有役使野狐的法术,“教义方使野狐。义方虽呼得之,不伏使,却被群狐竞来恼,每掷砖瓦以击义方。或正诵读,即裂其书碎。闻空中有声云:‘有何神术,而欲使我乎!’义方竞不能禁止,无何而卒。”[8]法术不精,反而自取其辱。
禽鸟也会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唐朝末年,义胜军节度使董昌欲自立为帝,谋士倪德儒对董昌说:“咸通(公元860—873年)末,《越中秘记》言:‘有罗平鸟,主越祸福。’中和(公元881—885年)时,鸟见吴越,四日而三足,其鸣曰‘罗平天册’,民把以攘难。今大王署名,文与鸟类。”董昌大喜,于是在乾宁二年(公元5年)自立为帝,国号大越罗平,建元天册。”[9]从这段记载可知,当时吴越一带确实是以这种“罗平鸟”为崇拜对象,“祀以攘难”,而董昌则利用民间信仰,来为自己称帝制造。
在岭南地区,以鸺鹠(即猫头鹰)为不祥之鸟。认为这种鸟昼伏夜出,是“鬼车之属”。“或好食人爪甲,则知吉凶,凶者辄鸣于屋上,其将有咎耳。故人除指甲,埋之户内,盖忌此也。”除了预知吉凶之外,鸺鹠又名夜行游女,能“与婴儿作祟”,所以人们在晚上都不将婴儿的衣物放在露天,以防中祟[10]。
这时南方还盛行拜乌的风俗。杜甫在夔州时,作诗描述当地风俗称:“异俗吁可怪,斯人难并居。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11]元稹在江陵时作诗摹状南方风俗,也有“病赛乌称鬼”的描写,并解释称“南人染病,竞赛乌鬼”[12]。所谓“养乌鬼”或“赛乌鬼”。就是指南方民间盛行的乌崇拜风俗。
事乌人家,将乌作为家神奉祀。元稹诗“乡味尤珍蛤,家神爱事乌”就是指此。[13]
据说,三国魏何晏在狱中时,有两只乌落在屋顶上,女儿说:“乌有喜声,父必免。”何晏果然被释。[14]又有一种传说称,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被废,“妓妾夜闻乌啼,扣斋阁云:‘明日应有赦。’”[15]乌的这种祥瑞之鸟的形象,也留传到了唐朝。皇甫冉诗“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16]钱起“飞上危樯立,啼乌报好音。”[17]都是其例。但是在这一时期,报道喜讯的祥鸟主要并不是乌,而是鹊。有一则故事称,孔温裕因进言被贬为郴州司马,得到堂兄的书信,告诉他有消息要调他回京任职,引领仁候,但迟迟不见正式救书。一天,忽然有喜鹊落在了庭院里,“直若语状”。小孙儿“拜且祝云:‘愿早得官。’鹊既飞去,坠下方寸纸,有‘补阙’二字。”没过几天,果然调任补阙[18]。这时人们以喜鹊的鸣叫声为喜庆的征兆,称为“灵鹊报喜”[19]。
喜鹊还能报道远方亲人归来的喜讯。“神鹊神鹊好言语,行人早回多利赂。我今庭中栽好树,与汝作巢当报汝。”[20]人们祝祷喜鹊带来行人平安归来的消息,并许愿栽树筑巢,作为报答。“乌鹊语千回,黄昏不见来。漫教脂粉匣,闭了又重开。“[21]喜鹊已经叽叽喳喳地叫了许多遍,开镜理妆,倚门远望,心上人却还是不见踪影。李绅也以喜鹊报归来描写远方游于思乡的心绪,“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22]芳草离离,野花点点,寒食已经快到了,家乡的亲人必定在祈祝喜鹊带去游子归来的消息。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7:31
隋唐五代是中国节令风俗划时代的大变革时期。节令的特性发生了重大
变化,自汉魏以来的以禁忌、迷信、祓禊、禳除为主要特征的节令风俗,开
始转变为娱乐型和礼仪型,成为名符其实的“佳节良辰”。随着这一特性的
转变,节令风俗的许多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元旦,爆竹的驱鬼之意渐趋淡
漠,而成为人们除旧岁庆新年的娱乐喜庆活动。击鼓驱鬼除瘟疫的祭祀形式
——驱傩,虽然仍含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娱乐的成分大大加强,成为一种
“娱神又娱人”的歌舞。元宵节祭神灯火变成了人们游观的花灯。上巳节的
祓禊已为踏青游春所替代。中秋节的拜月礼仪变成了文人墨客玩月、赏月的
消遣。每逢佳节,宫廷中大摆宴席,歌舞通宵彻夜,欢度良宵美景。民间则
是“士女如云,车马塞路”。《隋书·柳彧传》说:隋文帝时,京城及外州,
每正月望夜,“高棚跨路,广幕陵云,袨服靓妆,车马填噎。肴醑肆陈,丝
竹繁会,竭赀破产,竞此一时”。这段文字反映了隋代长安元宵之夜的盛况,
也体现了节令习俗在性质上的转变。
这一时期,不仅节令风俗中原有的内容向娱乐型转变,而且产生出许多
新的风俗,极大地丰富了古代节令风俗的内容。比如,大量的娱乐活动出现
在节令风俗中,荡秋千、放风筝、打马球、步打、拔河、射箭、走马、斗鸡、
斗百草、乞巧等等,形式各种各样,内容绚丽多彩。这些娱乐活动在不同季
节、不同的节日中进行,具有鲜明的季节性,极大地增加了当时节令习俗中
的娱乐性因素。
唐代还产生了一些新的节日,如千秋节、中和节等。此外,将元宵赏灯
的时间正式定为正月十五。晦日送穷、清明扫墓、改“端五”为“端午”、
中秋赏月、重阳正式定为节日等都始于隋唐时代。
隋唐五代时期,有关节日的神话传说故事,不再笼罩在一片神秘的迷雾
中,原来充满妖异、灾变、吉凶、忌讳、卜筮等迷信色彩的内容开始被具有
人情味和浪漫气息的内容所代替,体现了节令的愈加生活化。比如,唐代出
现了钟馗捉鬼的传说故事,并迅速在民间广泛传播,于是到晚唐五代时,滑
稽有趣的钟馗取代了汉魏时的凶神神荼、郁垒,成为家家户户驱鬼避邪的门
神。再如,起源于自然崇拜的拜月习俗,演变为赏月、玩月等娱乐活动。人
们仰望皓洁的月亮,产生出无穷的憧憬和遐想,于是便产生了吴刚砍桂树、
唐玄宗夜游月宫等美丽的传说。这都反映了这一时期中秋节赏月习俗的盛
况,同时也反映了隋唐五代时期人们丰富的生活情趣和节令风俗的新面貌。
中国节令风俗的特点之一,就是礼俗与风俗紧密结合。这一特点在隋唐
五代时期表现得很充分。比如,清明祭扫本是民间习俗,到唐玄宗时列入礼
典,就变成了礼俗。在隋唐两朝的礼典中,元旦时举行迎春、迎神之仪,社
日的祭社神,上巳日的春禊,千秋节的庆典,改换年号,册立太子,公主出
嫁及吉兆等国家大喜庆,举行的大酺等都是重要的礼俗,同时,这些又是节
令风俗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下面就隋唐五代节令风俗中的新内容分别加以论述。
门神钟馗 “门神”一词,始见于《礼记·丧大记》郑玄注:“君释菜,
礼门神”。古代祀典中有五祀之说,所谓“五祀”,即祭祀门、户、井、灶、
土地等五神。门神就是其中之一。周朝时,门神无名又无姓,虽然《礼记》
中已有门神的记载,但此时门神并无具体物象可指。到战国、两汉时,才逐
渐形象化,出现了图绘的司门之神——神荼和郁垒。
大约到晚唐及五代时候,门神由神荼、郁垒换成了钟馗。宋代沈括《补
笔谈》卷三引吴道子的钟馗画上唐人题记及高承《事物纪原》说:开元年间,
唐玄宗从骊山校场回来,忽然得了恶性疟疾,巫师们用尽了心计,忙活了一
个多月也未能治好。一天深夜,玄宗梦见一大一小两个鬼,小鬼身穿绛色衣,
一脚着靴,一脚赤足,腰间挂着一靴,来盗窃杨贵妃的紫香囊和玄宗皇帝的
玉笛。这时一大鬼“戴帽,衣蓝裳,袒一臂,鞹双足,乃捉其小者,刳其目,
然后擘而啖之。”唐玄宗惊问道:“你是谁?”大鬼回答:“臣钟馗氏,即
武举不捷之进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玄宗大梦醒来,病一下好
了。于是召大画家吴道子,告诉他梦中所见形象。吴道子不愧为一代画坛大
师,听完后挥洒丹青,一会便画成了。玄宗皇帝瞠视很久,说道:“真想不
到与我梦里的形象一样!”赏给吴道子百金,并题诗一首。
这虽是一则传说故事,但它是有史实根据的。唐代吴道子确实画过钟馗
像。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说:“吴道子有《十指钟旭》传于代”。
“钟旭”当是“钟馗”。宋人黄休复《益州名画录》记载,吴道子的钟馗图
在唐亡以后,曾被蜀后主王衍所得。吴道子画钟馗图之后,唐玄宗下令将钟
馗像“因图异状,颁显有司”,使钟馗开始成为辟邪驱鬼的门神。这一点还
可以从张说《谢赐钟馗及历日表》、刘禹锡《为李中丞谢赐钟馗历日表》、
《为淮南杜相公谢赐钟馗历日表》等文中得到印证。当时,每逢新年,唐朝
皇帝便将钟馗像和新历日赐给近臣,而赐予钟馗像的目的是“图写威神,驱
除群厉,++增门户之贵。”可见,钟馗已经具有门神的职能了。
唐代敦煌流行一种六言体歌谣,称作《儿郎伟驱傩》,是每年十二月民
间驱傩时所唱。在敦煌石室遗书中有一首《儿郎伟》,题目是《除夕钟馗驱
傩文》。傩文唱道:“亲主岁领十万,熊罴爪硬,铜头银额,魂(浑)身总
着豹皮,尽使朱砂染赤,感称我是钟馗,捉取江游浪鬼。”唐代除夕的驱傩
仪式中,钟馗作为驱鬼的神而受到尊重,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钟馗在唐代民
间的流行程度。
总之,钟馗从唐代确立门神地位,经过几百年,至宋代才广泛流传开来。
唐代敦煌春联 春联,又名对联、楹联、门对。它也源于古代的桃符。最
初,人们在桃符上画门神或写神荼和郁垒四字,后来,人们又在桃符上写一
些驱灾避邪、保佑平安的词。关于中国最早春联的记载很不一致。据黄休复
《茅亭客话》记载:五代后蜀每到除岁,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一般都写“元、
亨、利、贞”四字。当时蜀太子长于文词,在本宫策勋府桃符上题了“天垂
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字,“以为词翰之美”。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最早的一
副春联。据《蜀梼杌》和《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记载:后蜀孟昶在归宋的
前一年,乾德元年(963 年)岁除日,自命笔题桃符,其辞为: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后*都认为“楹帖始于桃符,蜀孟昶
‘余庆、长春’一联最古。”①后*都认为春联源于五代时的后蜀。
本世纪40 年代,在莫高窟藏经洞里的敦煌遗书中,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春
联。卷号是斯坦因0610,录文如下:
岁日: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福庆初新,寿禄延长。
又三阳□始,四序来祥。
福延新日,庆寿无疆。
立春日:铜浑初庆垫,王律始调阳。
五福除三祸,万古□(殓)百殃。
宝鸡能辟恶,瑞燕解呈祥。
立春□(著)户上,富贵子孙昌。
又三阳始布,四孟初开。
□□故往,逐吉新来。
年年多庆,月月无灾。
鸡□辟恶,燕复宜财。
门神护卫,厉鬼藏埋。
书门左右,吾傥康哉!①
以上文句从内容、形式上分析确为春联无疑。首先,时间上吻合。“岁
日”、“立春日”正是我国春节书写春联的时候。第二,文句对偶,为联句
格式。春联源于对偶句,经汉魏时代的骈体文、隋唐律诗的长期影响,逐渐
形成以文句对偶对仗为特征的春联文体。敦煌春联大部联句工对,名词、副
词与动词对偶相当,符合春联的文体。第三,内容多为祈福禳灾之言。对偶
句、联语起源很早,但不能算做春联,这是因为它们没有新春喜庆的内容。
而敦煌春联中“福庆初新,寿禄延长”“年年多庆,月月无灾”等内容都反
映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第四,敦煌春联最后明确指出:“书门左右,
吾傥康哉!”表明这些文句是写于门之左右的,所以,当为春联无疑。
敦煌春联写在斯0610 卷的背面,前后均无题记,其正面是《启颜录》的
抄本,尾题:“开元十一年捌月五日写了,刘丘子投二舅。”这可以确定春
联的年代,在开元十一年(723 年)左右,比孟昶写春联早240 年。这样,
我们可以说敦煌春联是迄今为止,得以保存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春联。
晦日送穷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日,叫“晦”,其中正月的“晦日”被视为
一年的开始,所以受到古人的重视,形成节日,称作“晦节”。
在唐代的晦日风俗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送穷。随着唐代社会生产
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矛盾的进一步激化;人们希冀能摆脱贫穷
困苦的生活,过上美满富裕的日子,所以,送穷习俗应运而生。
送穷习俗源于有关“穷神”(穷鬼)的传说。《唐四时宝鉴》记载:“高
阳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祝于巷,曰除贫
也。”高阳氏,即传说中炎黄联盟的首领颛顼。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
三“号穷子”条引《文宗备问》云:“昔颛帝时,宫中生一子,性不著完衣,
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宫中号为穷子。其后以正月晦日死,宫人
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也’。”可见,传说中的“穷神”是颛顼的儿
子,生性喜穿破烂衣服,喝稀饭,即使做了新衣服给他,也要用火烧破了才
肯穿,人们叫他“穷子”。后来,“穷子”在正月晦日死去。人们祭祀他,
逐渐相承成俗,称之为“送穷子”、“除贫”。
送穷的具体日期,有说是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前一天;有说是正月二
十九(称“穷九”);但多数说法是在正月晦日,因为唐人记载“穷神”死
于该日。送穷的习俗反映了古代人民希望在年节交关、辞旧迎新之际,送
旧日岁月的贫穷、辛酸和苦难,迎来幸福美好生活的心态。正如唐代诗人姚
合《晦日送穷三首》中所描述的那样:“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
门看,无人不送穷。”每年的晦日,家家户户都要在街中洒酒祭送穷神,希
望给自家带来富裕。但是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现实,使“穷神”只光顾贫苦
的劳动人民。因此,年年送穷神,却年年送不走。姚合以辛辣的笔锋揭示了
这一现实。他在诗中说:“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今日官家宅,淹留又
几时。古人皆恨别,此别恨消魂。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
送穷的具体做法,是把“送穷”和“洒扫庭除”结合在一起。据《唐四
时宝鉴》所记,当时的人们根据“穷子”“好衣弊食糜”的特点,于正月晦
日这一天“作糜,弃破衣”,“糜”就是粥。《唐六典》膳部有“节日食料”
一节,云:“晦日,膏糜。”“膏糜”就是现在的肉粥。“弃破衣”是将陈
旧破烂的衣物弃掉,表示送别穷困。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十分注意对当时世俗
民风的记述,他写了一首《送穷文》,真实地记述了唐代送穷这一岁时风俗。
他说:“元和六年(811 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缚草为船,
载糗与粻,牛系轭下,引帆上樯。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曰矣’。”
①送穷还要为穷鬼上路准备“交通工具”,即用柳条、青草编缚的车船,而“粮”
(干粮)和“粻”(米)便是给穷神路上食用的“干粮点心”了。经过一番
拜祭后,烧掉车船,表示送去了“穷神”。
晦日送穷的习俗一直流传到明清,成为正月里的一项重要习俗。
中和节 农历二月初一的中和节是唐代中叶时才出现的节日。它的出现很
有趣。唐中叶以前,人们重视三月三日上巳节和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唐德宗
贞元元年(785 年)九月二日下诏,以“方今边隅无事,烝庶小康”为由,
定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为“三令节”。每逢三令节,都要举行盛
大的宴会,皇帝与百官同乐。到贞元五年(7 年),德宗又决定另置新的
节日。据《李蘩邺侯家传》记载:贞元五年的一天,德宗对宰相李泌说:以
往上巳和重阳都有宴会,但上巳往往与寒食节的时间相近,而春季没有节日
可以宴饮一番,想在二月创置一节,哪天合适呢?李泌回答道:二月十五日
以后,虽然春暖花开,但与寒食节相近。二月初一桃李花开,又与晦日相近。
晦日,名字不佳,不宜为节。所以,我请以二月初一日为中和节。德宗十分
赞成,下诏以二月初一日为中和节,取代晦日,内外*休假一日,并举行
宴会。“三令节”改由中和节、三月三日上巳节和九月九日重阳节组成。
为祝贺德宗皇帝御置中和节,皇帝在曲江池大摆宴席,宴请百官。席间,
君臣饮酒赋诗,同庆佳节。德宗《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诗曰:“东风变
梅柳,万汇生春光。中和纪月令,方与天地长。”描绘了中和节春暖花开的
景象。李泌等诸臣也纷纷赋诗奉和。李泌《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寮》诗
云:“风俗时有变,中和节惟新。轩车双阙下,宴会曲江滨。”吕渭《皇帝
移晦日为中和节》诗写得最为精彩,诗云:“皇心不向晦,改节号中和。淑
气同风景,嘉名别咏歌。湔裙移旧俗,赐尺下新科。历象千年正,酺醵四海
多。花随春令发,鸿度岁阳过。天地齐休庆,欢声欲荡波。”诗中的“赐尺
下新科”、“酺醵四海多”两句说的是中和节时的“赐尺”和“酿中和酒”
的风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三引《唐书》记载:“以是日,进农书,
司农献穜稑;王公戚里上春服,士庶以刀尺相遗;村社作中和酒,祭勾芒,
聚会宴乐,名为享勾芒,祈年谷。”每逢中和节,朝廷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仪
式,百官进献农书,负责管理农田水利事务的司农寺进献穜稑(禾名),以
表示务农之意。而皇帝则要举行耕种仪式,并象征性地赐给人民百谷果实,
以示劝民努力从事耕织。同时,将刀尺、中和酒赐给臣下,以示恩宠。《新
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泌渭:“废正月晦,以二月朔为中和节,因
赐大臣戚里尺,谓之裁度。”皇帝将尺赐给臣下的用意是希望臣子裁断自己
的言行是否正确。皇帝所赐的尺是由掌郊祀圭璧及天子器玩、后妃服饰等事
务的中尚署负责提供,有“镂牙尺及木画柴檀尺”。在民间,人门则互相以
刀尺相送。
制作和饮用中和酒,也是中和节主要的风俗之一。中和酒,又名宜春酒,
有许多种。在贞元六年(790 年)百官庆贺中和节的曲江宴上,大臣权德舆
作《奉和圣制中和节赐百官宴集因示所怀》诗,中有“赓歌武弁侧,永荷玄
化醇”句。玄化醇是唐代官宴上所饮的一种中和酒。
中和节之所以能够设立,除了唐德宗的个人因素外,还与农历二月春分
自古就有祭祀勾芒神的风俗有关。勾芒,是传说中的日神和春神。日神勾芒
之所以也兼作春季之神,这是由于上古时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春夏为阳、
为天、为日,秋季为阴、为地、为月。所以日神又兼作春季之神了。孔颖达
注《礼记·月令篇》说:“其神勾芒者,谓自古以来主春立功之臣,其祀以
为神。是勾芒者,主木之官,木初生之时,勾屈而有芒角,故言勾芒。”可
见,勾芒一名,是带有物候意义的名词,是春季作物初生的象征。
隋唐五代时期祭勾芒的具体方法,由于缺乏资料,难于表述。据后代的
习俗,推想当时的祭勾芒的活动是制作太阳糕,并用以祭日。太阳糕的制作
方法是:用江米制成糕,在糕上用米面做一只一寸长的小鸡,或在糕上印戳
象征鸡的图形。太阳糕采用鸡的形象是根源于古人相信日中有三足鸟(金鸡)
的观念。民间在祭太阳日神勾祭时,除供太阳糕,还要诵读《太阳星君经》,
*中有关农业的内容,说明了中和节与农业的关系,表明唐代创置“中和
节”实为祈求农作物丰收的节日。
赐火、扫墓之俗 寒食和清明是农历三月里的两个节日。寒食节期间只能
吃凉东西,故又称“冷节”。又因有禁火的习俗,也称“禁烟节”。禁火习
俗传到唐代更加盛行,而且十分严格。唐玄宗天宝十载(751 年)三月诏敕,
严申寒食禁火。当时官府执行禁火甚严,每到此节,村社的里正用鸡毛翎到
各家灶灰中去扫掠,如果毛翎变焦了,就要治罪,可见唐人对寒食节的重视。
虽然如此,如经皇帝特许,豪门权贵在寒食节的晚上即可燃火。韩翃《寒
食》诗借古喻今,讽刺了这种不公。诗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
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在唐代的寒食、清明风俗中,除禁烟更加严格之外,又产生出一种新的
风俗,即在清明这一天,重新钻木取火,称作“取新火”。据《唐辇下岁时
记》载:“长安每岁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上进者,
赐绢三匹,金碗一口。”皇帝每年清明日要举行隆重的赐火仪式,把新的火
种赐给群臣,以示皇恩浩荡。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七引《迂叟诗话》
云:“唐时唯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戚里之家。”唐诗中对禁火赐火的
景况有真实的描绘。韩溶《清明日赐百僚新火》诗云:“朱骑传红烛,天厨
赐近臣,火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荣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王濯《清
明日赐百僚新火》诗亦云:“御火传香殿,华光及侍臣。星流中使马,烛耀
九衢人。”在清明节,能得到皇帝所赐新火是很荣幸的,所以得到新火的近
臣无不感激涕零,特别那些小官。唐代宗时,溧水(今属江苏)县令窦叔向
忽然得到皇帝赐给的新火,使他倍感荣耀。他作《寒食日恩赐火》诗:“恩
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
贫。”从这些诗中看出,唐朝皇帝除了把新火赐给身旁的近臣外,还常派宦
官(中使)用蜡烛将新火送到外地赐给地方官,以示勉励和恩宠。得到新火
的*用柳条接得中使传来的新火,插在门前,以炫耀于人。后来人们争相
仿效,相沿成俗,每逢寒食、清明,便在家门前插有杨柳枝条。
扫墓祭坟是寒食、清明节期间的重要活动。虽然这种扫墓风俗起源甚早,
但在寒食、清明节时进行扫墓则开始于唐代。据《旧唐书·玄宗纪》载:开
元二十年(732 年)四月二十九日,唐玄宗鉴于当时“寒食上墓,礼经无文,
近代相传,浸以成俗”的现状,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
为常式”。自此,寒食扫墓用诏令形式正式确定下来,并列入五礼中。值得
注意的是唐代的寒食节和清明节已逐渐合二为一,所以,在这两个节日都有
扫墓的活动,到宋代时,扫墓主要在清明节里进行。
唐代的扫墓之风很盛。每逢寒食、清明节到来,“田野道路,士女遍满,
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①远在他乡的人,时遇寒食也要想办法赶回家
乡为祖辈扫墓。刘禹锡贬为永州司马后,无法回家扫墓,他感叹道:“先墓
在城南,++近世礼重拜扫,今阙者四年矣,每遇寒食,则北向长号。”到
唐中期以后,朝廷更主动地为*寒食上墓提供方便。如长庆三年(823 年)
规定“文武百官有墓茔在城外并京畿内者,任往拜扫。”在外州者,“任准
令贰年限请假”,并可“衔恩乘驿”,前往祭扫。①
扫墓,包括为墓加土、剪除杂草、修整树木、在墓前焚纸祭祖等。扫墓
是对死者的怀念,亲人亡故,生离死别,心情总是悲痛的,因此,扫墓总是
带有伤感的情怀。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清明扫墓的凄凉情景。诗
写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
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
去。”从诗中可以看出唐代在扫墓上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同时也表明当时
扫墓已有制纸钱和烧纸钱的习俗,这种纸钱是特制的,又叫“冥钱”或“瘗
钱”,是送给鬼神或死人在冥世间使用的。先秦时代多用实际流通的帛布,
到汉代则用按流通钱币铸制的“瘗钱”,到唐代才开始有剪纸为钱的习俗。
《旧唐书·王屿传》说:“汉以来,葬者皆有瘗钱,后俚俗稍以纸剪钱为鬼
事。”关于扫墓烧纸钱的习俗,唐诗中也多有涉及。王建《寒食行》云:“三
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张籍《北邙行》亦云:“寒食家家送纸
钱,鸱鸢作窠衔上树。”到五代时,烧纸钱不仅十分普遍,而且进入了宫廷,
成为皇家礼乐的内容。《新五代史》卷九,记载了天福八年(943 年),晋
出帝“寒食,望祭显陵于南庄,焚御衣、纸钱。”注曰:“焚衣野祭之类,
皆间巷之事也,用之天子,见礼乐坏甚。”《清异录》亦记载:“周世宗发
引之日,金银钱宝皆寓以形,而楮帛大如盏口,其印文为:黄曰‘帛台上宝’,
白曰‘冥游亚宝’。”可见,焚纸钱之俗已被皇家接受,而且纸钱的花样形
制也日益增多。
唐代出现的烧纸钱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成为清明扫墓的主要内容之一,
而纸钱风俗实质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事死如生的观念。
千秋节与帝王生日节 中国帝王以生日为节始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
年)设置的“千秋节”。《唐会要》卷二十九记载: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
尚书左丞相乾曜、右丞相张说率文武百官上表,请以玄宗生日八月五日为“千
秋节”。玄宗同意,并布告天下。天宝二年(743 年)改“千秋节”为“天
长节”。自玄宗起,唐、五代皇帝除代宗至穆宗及文宗未专起节日名称外,
都有自己的生日节名称。现列简表如下:
帝王姓名生 日节日名称
唐玄宗李隆基八月五日千秋节(天长节)
唐肃宗李亨九月三日天成地平节
唐敬宗 李湛十月十日庆成节
唐武宗李炎六月一日庆阳节
唐宣宗李忱六月二十二日寿昌节
唐懿宗李漼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
唐僖宗 李儇五月八日应天节
唐昭宗 李晔三月二十二日嘉会节
唐哀帝李柷九月三日乾和节
后梁太祖朱温十月二十一日大明节
后梁末帝 朱瑱九月十二日明圣节
后唐庄宗李存勖十月九日万寿节
后唐明宗李嗣源九月九日应圣节
后唐末帝李从珂正月二十三日千春节
后晋高祖石敬瑭二月二十八日天和节
后晋出帝石重贵六月二十七日启圣节
后汉高祖刘知远二月四日圣寿节
后汉隐帝刘承祐三月九日嘉庆节
后周太祖郭威七月二十八日/永寿节
后周世宗柴荣九月二十四日天清节
后周恭帝柴宗训八月四日天寿节
每逢皇帝生日,全国休假三日,举行盛大庆祝活动,“朝野同欢”。在
宫廷,群臣向皇帝祝寿,献上甘露、醇酎和“万岁寿酒”。此外,王公、外
戚、士庶等都奉献寿礼,各道节度使为博得皇帝欢心,也进献大量的珍物宝
玩。永泰二年(766 年),代宗生日,“诸道节度使进献珍玩、衣服、名马
二十余万计。”①大和四年(830 年),盐铁使王涯进降诞绫罗锦彩等共14800
匹,银器100 件。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群臣上寿时,一般由侍中代
表群臣跪奏:“称千秋令节,臣等不胜上庆,谨上千万岁寿。”皇帝则举酒
答道:“得卿等所献寿酒,与卿等内外同庆。”然后,皇帝按等级赏给王公
大臣金镜、珠囊、缣彩、绢帛、银器等,并且赐宴百官,观赏歌舞百戏。酒
酣之时,君臣们纷纷赋诗助兴。唐代诗人郑嵎作有一首长诗《津阳门诗》,
描写了唐玄宗过“千秋节”的盛况。诗中云:“千秋御节在八月,会同万国
朝华夷。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都卢寻橦诚龌龊,公孙剑伎方
神奇。马知舞彻下床榻,人惜曲终更羽衣。”诗人注解说:“上始以诞圣日
为千秋节。每大酺会,必于勤政楼下使华夷纵观。有公孙大娘舞剑,当时号
为雄妙。又设连塌,令马舞其上。++又令宫妓梳九骑仙髻,衣孔雀翠衣,
佩七宝璎珞,为霓裳羽衣之类。”②由此可窥见唐代帝王过诞圣日的盛况。在
民间,百姓们要作“寿酒宴”,并配以名叫“赛白帝”、“报田神”的乐曲,
然后相对欢饮。唐玄宗《千秋宴》诗中:“处处祠田祖,年年宴杖乡”之句
就反映了民间过千秋节的风俗。
唐朝五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所以其影响更加广泛而深刻。佛教节
日很多,其中以“佛诞日”为盛。唐玄宗开始以生日作为节日,恐与佛教的
影响有关系。这一点从帝王生日节带有浓重的佛教色彩也可以反映出来。从
代宗大历四年(769 年),“降诞日,百僚于章敬寺修斋、行香、陈乐大会。”
起,后代的皇帝在生日这天,都要“广集缁黄,多为法会”,文武百官,各
道进奉官,沙门道士齐赴寺庙内修斋行香,讲道论佛。皇帝本人还经常邀请
沙门道士进宫讲论儒、佛、道三教的异同或讲论佛道经典。如后唐明宗“应
圣节”,百官于敬爱寺设僧斋,召缁黄众于中兴殿论难经义。在诞圣日内皇
帝大多下令禁止屠宰牲畜,只能吃素或肉干和肉酱(古代分别叫“脯”和
“醢”),目的是宣扬佛教“不杀生”的教义。此外,皇帝诞圣日这天还剃
度僧尼,如大历八年(773 年)代宗生日,曾“度僧尼凡二百余人”。
唐玄宗始置的帝王生日节对后代影响很大。宋代皇帝及一部分掌权参政
的皇太后都将生日命名为某某节。明清两朝,皇帝、皇太后生日统统叫“圣
寿节”或“万寿节”,皇后、皇太子生日则称“千秋节”,不再单起节日名
称。
帝王生日节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是中国封建*统治的产物,但它也
丰富了中国节令风俗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节令风俗受到统治阶级影响的特
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18:49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诗中登高,插茱萸等都是重阳节的习俗。
王安石的《元日》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写的是元旦。元旦这一天有祭神,贴桃符的旧俗。
朱淑真《生查子·元夕》中: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写的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古代习俗在这一天张灯为戏,故这一天也称灯节。
杜牧《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
苏轼《守岁》中: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写的是除夕夜守岁的习俗。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体现的是中秋节把酒赏月的习俗。
其实古诗中的习俗还有很多,像寒食,社日,端午,七夕等,我挑比较有代表性的说了说。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4 20:24
杜牧《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