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1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42
鳌拜
康熙时期的大臣鳌拜,身为顺治钦定的"辅政四大臣"之一,身份高贵。然而世人对其最深刻的印象却是"智擒鳌拜"中那嚣张跋扈、目中无人的身影,却往往忘记其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和忠肝义胆。
一代名臣悲惨落幕
公元1669年,一代名臣鳌拜病死狱中,这位满清开国功臣经历过硝烟四起的战场,体验过权倾朝野的盛气凌人,最后却在疾病交加中在昏暗的牢狱中死去,令人叹惋。
对于鳌拜的评价,世人普遍的看法是骄横跋扈,把持朝政误国误民。但是这往往是人们只看到了他在康熙年间的所作所为而得出的结论,过于片面。其实,历史上真实的鳌拜,嚣张跋扈只是他在晚年时期的表现,在其青年时期,倒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忠臣,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康熙
从军生涯功勋显著
鳌拜的战功大都集中在其跟随皇太极和顺治征战期间,即清军入关前和入关初期。而鳌拜首战是在一处叫皮岛的地方,即今天的朝鲜半岛,这次战事不仅打出了鳌拜的名声,并且使鳌拜获得了爵位。可以说,这次战争作为鳌拜从军的首战,是极其成功的。
在皮岛战役中,鳌拜针对军情,主动请缨到战争前线,并大胆的提出了声东击西的战术。果然,敌军在鳌拜所率清军的重重迷惑下,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溃不成军,金军乘胜追击并一举攻下皮岛。战后鳌拜凭借此功被皇太极封三等男爵,并赐号"巴图鲁",意为"勇敢的猛士",可见鳌拜在当时在皇太极心目中的印象。
电视剧中的鳌拜形象
不仅如此,鳌拜还为清军入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打下这基础的战事便是松锦会战,交战的双方是金军和明军。在此战中,鳌拜跟随济尔哈朗进攻锦州,在鳌拜的带领下大败明军。此战过后,明军败局已定,已经无力和金军对抗,此战为清军入关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鳌拜凭借此战晋升护军首领,成为金军中响当当的人物。
而在清军入关后,鳌拜更是愈发勇猛,前后总共征战13次,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打击李自成和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顺治元年,鳌拜率军追击李自成的农民军,并将其重创,进而致使李自成在九宫山灭亡。而后又在顺治三年再次率军阻击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一举打败敌军并杀死了首领张献忠。
李自成
经过这两次对农民军的打击,爱新觉罗氏在关内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清军入关前还是入关后,鳌拜都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功臣。他在皇太极和顺治心目中的分量,不亚于徐达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对皇太极忠心耿耿
鳌拜不仅在军事上功勋显著,在*上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忠肝义胆之人,对皇太极忠心不二。在皇太极死后,全力帮助他的儿子福临登基,并稳固皇位,这期间最著名的就是他和摄政王多尔衮之间的恩恩怨怨。
皇太极
崇德八年皇太极驾崩后,他的长子豪格与他的弟弟多尔衮开始了对皇位的激烈争夺。在这时,鳌拜以一句"共立盟誓,死生一处",力主由皇太极之子豪格继位。鳌拜率领武装力量守在崇政殿外,对多尔衮,怒斥到:"吃穿先帝之衣饭,蒙受先帝深恩,不立先帝之子,吾等愿随先帝而去"。后来在豪格和孝庄太后的重压之下,多尔衮妥协了,最后年仅6岁的福临继位为帝。
可以说,顺治能够坐上皇位,除了有孝庄太后的大力支持外,鳌拜也是功不可没,如果没了鳌拜牵制多尔衮,给了他巨大的压力,单凭豪格是根本不足以抗衡多尔衮,也就不会有顺治的登基,更别说后来的康乾盛世了。
顺治
康熙为什么一定要杀鳌拜
顺治登基后,鳌拜尽心尽力,成为了顺治的心腹大臣,而在顺治逝世后,年仅8岁的玄烨继承了皇位,鳌拜也由于失去了制衡而变得嚣张跋扈,但最终让康熙下定决心除掉鳌拜的是因为鳌拜做了两件事,使得他感到皇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这第一件是鳌拜担任辅政大臣时,利用职权将费扬古及其子处死。事情的起因费扬古父子是在出巡时擅自乘坐御马,这本来是一件小事,最多处罚一下便可,但是鳌拜借机将事情无限放大化,上升到费扬古对大清朝不忠的层面上,结果费扬古及其两个儿子最后都被处死。
费扬古
第二件事是"换地"。顺治为了报答开国功臣立下的汗马功劳,给诸位大臣特批了圈地,其中鳌拜的圈地在定兴一带。但鳌拜不满,便想利用职权,换来京城东边的圈地。但不料遭到苏纳海、朱昌祚的极力反对并上疏孝庄太后,最后被驳回了。鳌拜为此心生忌恨,不顾满朝大臣和康熙的强烈反对,捏造罪名陷害两人并最终私自处死。
不仅如此,因为京城东边一带的圈地属于正白旗,而旗主是苏哈克萨,鳌拜便一不做二不休,罗织了20余条罪状,向康熙进言欲要处置苏哈克萨。面对着莫须有的罪名,康熙自然不肯同意,但是鳌拜竟接连上奏数日,并对康熙实施人身威胁。最终,在鳌拜的胡搅蛮缠下,苏克萨哈被处死。
这两件事看似是鳌拜利用自己的权势陷害他人,但是在康熙心里,这是对皇权的挑战和漠视,康熙也明白,要想独揽大权,鳌拜必须除掉,康熙已经把鳌拜列入了必杀名单之中。但无奈当时康熙还年幼,没有亲信,虽有心但力不足,只得韬光养晦,在暗中积蓄力量。
孝庄太后
这也是鳌拜留给世人普遍的印象,但他为何与年轻时候的鳌拜判若两人,是什么原因导致鳌拜由一个忠肝义胆的开国功臣转变成一个骄横跋扈的权臣?
导致鳌拜转变的原因
其实不难猜想,历史上许多大功之臣都在后期居功自傲而引得皇帝不满,最终落得凄惨下场,鳌拜也不例外,但细数下来,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鳌拜的出身决定的,作为武将出身的他,在思考问题的方面上远不及那些文官,这导致了鳌拜给人一种"大老粗"的感觉。说白了就是鳌拜是一个头脑比较简单,心里率直的人,说话做事不考虑后果,这样的性格导致了他为人处世常常刚愎自用、狂妄自大。
智擒鳌拜
第二个方面是他的累累战功给了他骄傲的资本,这也是许多功臣的通病,鳌拜也没能幸免。在这样的战功下,加上他那刚愎自用的性格,自然会骄横跋扈,气量狭隘。
第三个方面也是最关键的一个方面,在四位辅政大臣中,索尼早已经去世,苏哈克萨被鳌拜陷害至死,遏必隆又对鳌拜马首是瞻。在这样的环境下,无人能够制衡鳌拜,加之康熙此时还未成年,导致了鳌拜自然会目中无人,竟敢篡改圣旨,欺下瞒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43
鳌拜一生战功显赫,对于清朝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轮到索尼死亡之后他成为首辅。在这个时候,鳌拜开始得意忘形,对于朝廷命令多有自己的心思,在各地滥用私法,自己的权利和*达到了穷奢极欲的地步。康熙皇帝不能忍受鳌拜恶行,率领少年和勇士将鳌拜捕捉入狱。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43
是的,在他年轻的时候,对于皇太极的忠心那是不二的,无论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忠肝义胆名臣,但到了晚年却变了一个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44
是的。鳌拜是当年的辅政大臣之一。他虽然刚愎自用,但是对清朝确实是忠心耿耿。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9:44
是,其忠心护主,办事干练,是顺治帝的得力手下之一,起先是皇太极的亲卫,后效忠于顺治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