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5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2:49
火灾,作为一种人为灾害,是指火源失去控制蔓延发展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
火灾还是一种终极型灾害,任何其他灾害最后都可能导致火灾。
火灾能烧掉人类经过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使工厂、仓库、城镇、乡村和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化为灰烬,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火灾还污染了大气,破坏了生态环境。火灾不仅使一些人陷于困境,它还涂炭生灵,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消除的身心痛苦。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火,燃尽了茹毛饮血的历史;火,点燃了现代社会的辉煌。正如传说中所说的那样,火是具备双重性格的“神”。火给人类带来文明进步、光明和温暖。但是,有时它是人类的朋友,有时是人类的敌人。失去控制的火,就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火灾——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发生的一种氧化放热反应,通常伴有光、烟、或火焰。
燃烧的三要素: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对于有焰燃烧一定存在自由基的链式反应这一要素。
灭火的主要措施就是: 控制可燃物、减少氧气、降低温度,化学抑制(针对链式反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2:49
火灾对人类的危害
火灾每年要夺走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的活在经济损失可达整个社会生产总值的0.2%,我国的火灾次数和损失虽比发达国家要少,但损失也相当严重。统计表明,我国火灾每年直接经济损失:50年代平均为0.5 亿元;60年代平均为1.5亿元;70年代为2.5 亿元;80年代为3.2亿元;进入90年代,火灾的损失更为严重,前5年平均每年已达8.2亿元。根据国外的统计,火灾间接损失是直接损失的3倍左右,由此可见火灾造成的损失是非常惊人的。
防火基本原理:
(1) 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不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大。
(2) 闪燃。可燃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出的蒸气也越多。当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的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后,与着火源而发生一闪即灭(延续时间少于5s)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某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闪点。闪点越低,则火灾危险性越大。
(3) 着火。可燃物质与火源接触而能燃烧,并且在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称为着火,可燃物质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着火点或燃点。
建筑火灾产生条件及发展过程
建筑火灾产生条件
建筑火灾是指各类建筑中,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相互作用而引起,并危及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失控燃烧。设P表示所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集合,M表示所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因素的集合,则火灾产生的条件为:
P∩M{x ∣x∈P,M}∈A∩B∩C{ x∣x∈A、B、C}
式中A、B、C分别表示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
除地震起火是多出同时起火外,一般建筑内火灾均经历初始、成长、极盛和衰减(熄灭)四个阶段。
(1) 初起阶段。一般是电火花、未熄灭烟头等将室内易燃、可燃物点着,经过一段时间阴燃而变成明火,但范围很小。此时室内温度极不平衡,空气对流加剧,是燃烧温度缓慢升高。这一阶段持续一般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若能及时发现火情,很容易将火险扑灭在萌芽阶段。
(2) 成长阶段。此时可燃物的燃烧面积迅速扩大,室内温度上升很快,在短时间内室内燃烧由量变转化为质变而形成轰燃。轰燃是指可燃物受热分解出的可燃气体增多,其余空气混合达到轰燃点时,引发室内全部可燃物在瞬间全面燃烧起来。出现轰燃是成长阶段的重要特性。
(3) 极盛阶段。市内火势猛烈,处于全面燃烧章台,温度迅速上升。此时室内极大温度可达1000℃左右,室内温度出现极大值使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在这一阶段烈火冲出房门袭入通道,大火将席卷整幢大楼。极盛阶段持续时间长短出要取决于可燃物的数量、通风情况及围护结构材料的传热性能等。
(4) 衰减阶段。此时,室内约80%的可燃物已燃尽,热量大量向四周散失,室内温度开始下降。当可燃物已烧尽,室内温度降到200~300℃左右并较长时间保持这一温度范围,直到火势熄灭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