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11: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3 22:17
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构件,其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古发现,斗栱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如四川省绵阳县平杨镇的汉代石阙一斗三升斗拱和雅安后汉高颐墓阙的斗拱。这种结构后来传播至日本,如法隆寺的建筑中可见其身影。
到了北魏时期,云岗石窟的斗栱继承了汉代的风格,多采用一斗三升形式,但增添了人字形补间铺作,如云岗第9窟所示。北齐的天龙山石窟斗拱虽大体相似,但人字铺作的边角有所变化,呈现上弯曲线。辽代佛宫寺释迦塔的转角铺作,融合了唐代特点,中国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入口处,可以看到唐代斗拱的典型代表,如黑大理石雕的佛殿。
五代十国时期,斗栱在吴越国的建筑中尤为常见,如杭州保俶塔、灵隐寺石塔以及江苏省丹徒县甘露寺的铁塔。辽代的斗栱实物,如义县大奉国寺大雄宝殿和山西的佛宫寺、上华严寺佛殿,展示了斗栱在这一时期的广泛应用。
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将斗栱纳入规范,将其标准化为大木作的一部分,并在清代《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被正式命名为斗栱。斗栱的发展历程中,其排布和结构的比例逐渐变化,从装饰性逐渐增强,反映了礼制的严格要求和建筑尺度的标准化。斗栱的设计理念和技艺也影响了周边的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地的建筑艺术。
斗栱,又称斗科、欂栌,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结构的关键性部件,在横粱和立柱之间挑出以承重,将屋檐的荷载经斗栱传递到立柱。斗栱又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是中国古典建筑显著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