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08: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14:11
竹林,薄雾缭绕,迎风摆动,雨水滴嗒在青翠的竹叶间,清澈灵秀,超然洒脱。是风舞、竹舞,还是心灵在舞?竹境,温婉而缠绵,恬静而优雅。此时快乐变得轻盈,忧伤也消散为空灵。
雨后竹笋,一下子可剑拔十寻,枝摩苍天。竹,风过不折,雨过不污,不畏严寒,不惧炎热,四季常绿;盛夏寒冬,更彰显出竹的青翠挺拔。竹,以特有的神姿仙态,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令人心驰神往。竹,更以虚而有节、疏疏淡淡、不慕荣华、不争艳丽、不媚不谄的品质吻合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志远”之情操。竹在中国人眼中,象征着高雅、纯洁、虚心、有节,为人做官做事当如竹。竹被中国文人誉为“四君子”、“岁寒三友”之一,是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诗作文绘画最常见的题材。竹,被儒家、文人看作是“君子、丈夫、英雄”精神品质的体现,寓以正直长青之意,祟高景仰之情。
竹,没有玫瑰、牡丹那样的娇艳俏丽,也无铃兰、茉莉那样的葱郁芳馨;竹美而不俗,淡中有雅。托物言志,历代文人黑客常常借竹来体现自己的气节、操守与骨气。清代文人郑板桥,可称之为竹文化的一代宗师。他一生历经坎坷,饱尝酸甜苦辣,为仕时关心民情,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在赞美竹石坚定顽强的精神中,隐寓自己强劲的风骨、高操的志节。
竹子是空心的,常被人寓意为虚心自持,高风亮节,作为君子人格的写照。白居易在《养竹记》一文中,更是以竹喻人生,晓以树德修身处世之道:“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竹被喻为全德君子,则“居有竹”便成为文人雅士追求住所的最高境界,精神上一大享受。竹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广泛推崇,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风骨与生机,其“未出土时已有节,待到凌云更虚心”的气节与谦逊,竹便越来越人格化为一种高风亮节的精神符号,成为一种刚直清正、谦逊有节的人品载体,成为谦谦君子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