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11: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4 03:47
昨天新闻出来后,确实有人误将黎巴嫩与巴黎混淆。原因在于一些人可能对地理知识不够了解。但“黎巴嫩”与“巴黎”显然是不同地点,即使对地理知识再无知,也能辨认出二者不属同一国家。因此,更合理的解释是误读或看错。
这种混淆现象,可以用心理语言学的成果来解释。对于熟练的阅读者,单词中的字母乱序对于文本的理解影响甚微。比如,一段文本中的单词中间字母乱序,阅读者仍能理解其意义。同理,在汉语中,人们在快速阅读时,往往只抓住关键词,忽略语序等因素。
汉语阅读中,视觉获取文字信息时,人们通常会快速反应出一个意思,忽略了一些细节,如语序。例如,人们看到“割”字,可能会快速反应出“割包皮”,而忽略后面实际上是“皮包”倒序。另一个例子中,读者可能在看到“割包皮”时,脑中已预设了最后一句话,只注意到“我认他作爹”,忽略了之前的倒序。
巴黎因其知名度和与灾难事件的关联,容易在一些人的意识中形成信息单元。因此,当新闻中出现与巴黎相关的关键词,如“黎巴嫩”和“贝鲁特”,容易被误读为巴黎。这种混淆机制与读取“割包皮”时忽视语序的机制类似。
如果我们以英文Lebanon或只提及城市“贝鲁特”而非“黎巴嫩”,相信出现巴黎混淆的网友会大幅减少。但可能会出现误以为是“秘鲁”的网友。生活中,类似混淆现象很常见,如近期杭州来女士被害案告破的消息,就有人在不仔细阅读时出现偏差。
通常,再看第二眼后,这类错误会被自然修正。然而,由于信息的快速流转,许多人可能并未有足够时间进行第二轮确认,就划过了错误信息。但若同一内容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出现,人们有更大的机会发现并纠正错误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