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2 10:58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15:40
传统教育认为,棍棒底下出人才,小孩子要打才能成才,我们这一辈多数小时候也是这样长大的,所以才会有人继续用打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我想问小时候被打过的父母们,是否真的因为挨打了就认识到了错误?胆小的孩子被父母“教育”后可能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但是从心底里却并不这么认为,随着年龄增长,逆反心理会逐渐膨胀;胆大的孩子就直接是三天两头挨打而不长记性了。所以说用“打”来教育孩子是最失败的方式。以暴制暴,只是告诉孩子暴力就能解决问题,暴力就是权威,我想没有做父母的想要传递给孩子这样的观念吧?
但是孩子犯错的时候,就是忍不住想要打他啊?能怎么样呢,忍住!!!但是忍住不是不管,是要第一时间告诉他他的行为是不对的。可以给予其他方式的惩罚,待平静下来再告诉他道理和正确的行为准则。婴幼儿时期,多数错误都不是恶性的,孩子不能分辨对错,父母在这个时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才能避免孩子长大犯恶性的错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15:41
从小挨打的孩子,伤的不仅是孩子的心,还有孩子的大脑!加拿大科学家研究发现,童年时期频繁的体罚,会导致孩子大脑前额叶中灰质的减少。而大脑灰质往往主导着人类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也包含感知能力、语言能力、肌肉控制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记忆功能。简单来说,平时你因为孩子学习差、记忆差而打孩子,殊不知正是因为你总是打孩子,才损伤了孩子的大脑,所以他的学习成绩才变差。
长期被体罚的孩子,缺乏自控力。长期经受体罚的孩子,不仅智商容易降低,自控力、判断力也会不足。孩子也很想做一个自律的好孩子,但无法自控是他的大脑。这就导致孩子该学习的时候无法专注、该做事的不能坚持,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想玩、想逃避的心。当老师向家长反应,孩子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讲,随便讲话下位时,如果家长采用打骂的方式处理,其结果只能是“越打越不听话”。
如果频繁挨打、挨骂,孩子大脑中的压力荷尔蒙就会持续走高,让大脑压力系统永久性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会增加成年后糖尿病、高血压、中风的患病概率,不正常的压力应激机制还会增强焦虑、恐惧、忧郁情绪,此类情绪会让人想借助酒精、毒品来逃避和发泄。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经常遭受虐待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毒品、酒精、网游上瘾的原因。
所以打骂教育早已经过时,对孩子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15:41
家庭教育,我反对体罚,因为家庭暴力对孩子性格的影响很大,短期易造成孩子模仿,长期会造成孩子性格的极端。从家长的角度,应该惩罚而不体罚,管教而不暴力,疼爱而不溺爱。但是在学校角度,在学生适当的年龄应该将这权力交给老师,但前提是在适当的年龄,且老师要会用。幼儿园和小学,不宜用体罚;但在中学,如果学生做了特别过分的事情,比如校园霸凌之类的,老师应当予以制止,必要的时候可以体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15:44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ElizabethGershoff发现,2岁是最容易学到攻击性的年龄,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而且这时的他们没法很好的控制自己。如果此时他父母经常用打和骂来管教他,那么他就会认为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攻击,从而也会越来越具有攻击性。所以,从小经常遭遇体罚的孩子,成为成年人以后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因为他自小观察到大人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暴力。所以作为父母,在看到孩子的行为后,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感受,找出隐藏在行为背后的需要,自然就知道怎么解决问题了。